儿童 ai 机器人 课题(AI机器人邀你家孩子书写大美家乡)
儿童 ai 机器人 课题(AI机器人邀你家孩子书写大美家乡)此外,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重庆晨报作文版即将改版。改版后的作文版不仅将继续致力服务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和写作,也将成为重庆少年关注家乡发展交流的展示平台。后续还将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作文版的编辑将与同学们一起,走进学校,走进美丽乡村,走进智慧工厂,走进非遗传承地,与全市中小学生共同成长。从今日起,重庆晨报将在作文版,陆续刊登本次活动中挑选出的优秀作文。时间固定为10月—11月的每周一。同时,优秀作文和版面也会在微信公众号“重报都市传媒”中发布。目前,活动已收到全市多个区县的中小学生投稿。透过他们的眼睛,讲述近年来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乡下奶奶家门前泥泞的小路变成公路。公路织成的网连通每一个村,爸爸小时候困难的进城路再也不难了。”还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姥姥、姥爷小时候坐渡船过江;妈妈小时候坐索道过江;现在,我坐着轿车在跨江大桥上飞驰,只一两分钟便从江这边跑到江
重庆晨报携手科大讯飞举办“重庆少年书写大美家乡”优秀作文展示活动
为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关注家乡发展,感受重庆变迁,唤起对家乡的自豪感,培育乡土情怀,从今日起,重庆晨报特别推出“重庆少年书写大美家乡”优秀作文展示活动,以未来主人翁视角,看城乡巨变!
本次作文展示活动最大的亮点,首次引入AI机器人点评,以此增强孩子对作文的兴趣,对未来科技知识的探索。
本次活动为期两个月,征文主题是“感受时代变迁 书写大美重庆”,要求原创作品,体裁不限,主题鲜明、情感真挚、健康向上。字数在600字以内。
目前,活动已收到全市多个区县的中小学生投稿。透过他们的眼睛,讲述近年来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乡下奶奶家门前泥泞的小路变成公路。公路织成的网连通每一个村,爸爸小时候困难的进城路再也不难了。”还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姥姥、姥爷小时候坐渡船过江;妈妈小时候坐索道过江;现在,我坐着轿车在跨江大桥上飞驰,只一两分钟便从江这边跑到江那边。”作为城市未来的主人翁,同学们无不为自己能亲身经历这一时代巨变感到骄傲。
在本次优秀作文展示活动中,重庆晨报还邀请到科大讯飞AI机器人参与作文选评。机器人老师将为孩子指出作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优缺点,针对性地引导孩子改善学习方法,积累作文技巧。
你的家乡有多美?你的城市变化有多快?同学们,拿起笔,用透露着你们真情实感的作文,去打动AI机器人吧!面对孩子们的作文,具有高度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会被打动,给出高的评价吗?我们拭目以待吧。
从今日起,重庆晨报将在作文版,陆续刊登本次活动中挑选出的优秀作文。时间固定为10月—11月的每周一。同时,优秀作文和版面也会在微信公众号“重报都市传媒”中发布。
此外,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重庆晨报作文版即将改版。改版后的作文版不仅将继续致力服务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和写作,也将成为重庆少年关注家乡发展交流的展示平台。后续还将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作文版的编辑将与同学们一起,走进学校,走进美丽乡村,走进智慧工厂,走进非遗传承地,与全市中小学生共同成长。
欢迎全市青少年持续向本报投稿。投稿邮箱:2480979694@qq.com。查询作品是否刊登,可以关注公众号“重报都市传媒”。
都市传媒作文版
QQ:2480979694
重报都市传媒
渝北区大盛·我的家乡
渝北区大盛学校三年级 靳云惜 指导教师:刘行容
我的家乡在渝北区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是孕育我祖祖辈辈的摇篮。
听爷爷说,以前我的家乡交通很不方便。人们去镇上赶集或者走远处的亲戚,大多数都是步行。有时背着赶集买回的物品,烈日当空,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如果要去姨婆家,就要翻过一座高高的山,两三个小时才到,崎岖的山路让人疲惫不堪。不仅如此,连平时生活必需的水,也需要人们用肩一桶一桶往家里挑。
听爸爸说,小时候他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有好吃的,才有新衣服穿,才能尽情地玩儿。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住着石头垒起来的房子。如果白天不开灯,屋子里面就伸手不见五指。平日里,要是能吃上一顿肉就很满足了。放假在家,也要跟着大人们一起,上山背柴,到地里一起收稻谷,累得汗流浃背。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听!院子里鸡群咕咕,狗声阵阵,池塘里鸭群嘎嘎,应和着田野里收割机的轰鸣,应和着溪边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你看!一条条公路像蜘蛛网似的,把家家户户都连在了一起,汽车、摩托车、三轮车随处可见;你看!田野里,人们再也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机械化让春耕秋收更加方便快捷;你看!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户户通了天然气;你看!退耕还林让我的家乡山更绿,水更清;你看!一座座新楼房拔地而起,新农村建设让我的家乡风景更美,让人们的生活奔向了小康!
家乡的生活真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富裕。相信在祖国妈妈温柔的怀抱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家乡的山会更绿,水更清,人更美!
AI评语
内容:本文思想积极向上,作文内容切合标题,内容饱满。
表达:文中较多遣词造句达到高年级水准,用了感叹句型以突出语气,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该句型,使用了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等成语,标点符号运用合理。
总结:小朋友,玉不雕琢不成器,字不推敲无佳句呀!
渝北区茨竹·变化点燃新曙光
渝北区中央公园小学五年级 蒋雨辰 指导教师:陈正俐
我的家乡在茨竹。纵然歌里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可我们因为在外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几乎很少回去。一个清晨,大伯打电话邀请我们回老家看看。
一、一段泥泞的记忆
从我记事起,每次回老家都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村里的公路坑坑洼洼的,一脚踩去全是泥巴。好不容易走过了这段泥泞路,终于来到了爷爷奶奶家。一看,屋顶上,破旧的瓦片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周围焚烧的垃圾堆熏得人睁不开眼,让我最害怕的是上厕所,臭气熏天,我总是不自觉地憋着,因为这事爸爸没少打我屁股……
二、一条幸福的公路
正想着,爸爸打断了我的思绪。“快走吧,去看一看全新的家乡!”我虽然不情不愿,但还是跟了去。这一走,可刷新了我对家乡“泥泞的记忆”:坑坑洼洼的路面变成了平平坦坦的水泥路;破旧的土房变成了漂亮的小洋楼;臭气熏天的厕所变得跟城里的一样干净……爸爸拉着我沿着新公路继续走,边走边看,周围修建了美丽的公园,茵茵芳草,鸟语花香。赏心悦目之中,我们沿着家乡这条幸福路,一直往前走。
三、一片迷人的梨香
走着走着,一片沁人心脾的梨香迎面扑来。原来,我们来到了放牛坪的高山梨园,叔叔阿姨们在树下忙着采摘,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爸爸,我们的家乡怎么会焕然一新呀?”爸爸说,家乡的梨肉脆甜,品质极佳,通过新建厂房引进加工生产线等,解决了鲜果销路不畅的问题。一年下来,仅梨子产业这一项可创收近2500万元,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群策群力,建设家乡。我的家乡在叔叔阿姨的共同努力下,“改善环境,享受环境”,实现经济发展,达到了“在青山绿水中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目的,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倡导!
我爱我的家乡,爱她条条路路通达,爱她处处脆梨飘香,爱她人人各得其乐,爱她家家安居乐业……
家乡更添美,路平梨飘香。
家乡变化多,点燃新曙光。
渡江
巴南区巴渝小学五年级三班 杨瑷嘉
重庆,一个被两江环抱,被群山环绕,被恰如其分地称为“山水之城”的地方。
正是因为这两条江,重庆被分为了两江四岸。渡江,便成了重庆人的家常便饭。姥姥、姥爷小时候坐渡船过江,小小的渡船嘟嘟嘟地从江这边荡到江那边;妈妈小时候坐索道过江,四四方方的轿厢晃晃荡荡地在空中从江这边滑到江那边;现在,我坐着轿车在跨江大桥上飞驰,一两分钟便从江这边跑到江那边。
今天,我慢下脚步学着妈妈小时候的样子去渡江——坐一次长江索道,到江对岸去看看。
我从主城的中心——渝中半岛,长江的北岸开始这次索道渡江之旅。穿过挨挨挤挤的商店,密密麻麻的高楼间夹杂的一个广场,广场上人流交织如梭,长江索道的入口就静静地呆在那里,几十年如一日。登上长江索道,进入橙红的四方轿厢,轻轻地晃荡着轿厢向江对岸滑过去了。
轿厢滑到江面上,从透明的玻璃窗往外看去,东水门长江大桥横亘于长江之上,雪白的天梭形主塔,修长的红色吊索,平整的暗灰桥面,汽车在上面飞奔,轻轨在下面奔驰,带起阵阵疾风。桥的后面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山上是一片密集的绿,那是一片斑驳陆离的、深浅交错的绿,似乎正散发着草木的清香。更远的天边,是一轮红日,仿如烈火一般的赤红,它射出了无尽的光芒,把金辉铺于长江之上。许多艘大船停靠在江面,还有几艘小船在波浪中行驶……
轿厢渐渐地升高,安稳地驶入长江南岸的站台,从索道出口下来,转弯就是龙门浩老街中的小巷。一栋栋老屋、一条条深巷,老屋之间、深巷之中的石缝里滋生了一抹抹青苔的墨绿。时间似乎在这里停下了脚步,把重庆老城的最后一张影片,留在了龙门浩。我穿梭在这些小巷中,不禁想:在几十年前那已过去的时光里,是不是也有一个孩子像我这样在老街里,迎着阳光欢快地跑;是不是也会从这里渡江去到江的那一边;还是说他们会爬上屋门前那棵高大的树遥望天边的红日?
今天,我与他们走在同样的路上,在这巷子里,与过去的他们擦肩而过。中午,下了一场大雨,如注的雨滴透着一抹抹绿意,夹带着夏天的狂妄与生机。我看到一片片被雨洗净的绿叶,张扬着蓬勃的生机;墨绿的青苔,顶着颗颗饱满而圆润的露珠;坚硬的石板,折射着这座城市的一角……
索道、大桥,北岸、南岸,繁华、静谧……无不用它们自己的方式,诉说着重庆这座城市百年的变迁以及那蓬勃的生机……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 杨野 李凌
编辑|杨文钊 顾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