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南部避暑(在压力巨大的韩国)
韩国南部避暑(在压力巨大的韩国)Green Lab 的放空区域。图片:InstagramGreen Lab 以“望着森林发呆”而闻名。在茶馆里,禁止穿鞋,禁止讲话,手机必须调至静音状态,即使和熟人一起去,也要分开坐在各自的位子上。在里面,人们要做的,就是把身体倚在靠垫上向前看,望向窗外的“首尔森林”放空。韩国以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闻名。房价飙升,工作节奏紧张,加之疫情的冲击,韩国人的压力和抑郁水平在增加。成年人们不再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而是拼命寻求逃离现实压力的途径。《韩国先驱报》报道,根据首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柳明淳(Yoo Myung-soon)教授团队对1016名韩国人的调查,72.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感到压力,比2020年10月的调查增加了15.7%。在同一调查中,20多岁的受访者中,46.5%的人表示感到沮丧。由于像Green Lab这样的茶馆此前被当地媒体报道过,说它们可以为困于疫情的人们提供疗养和放空的空间,
放空是只有你才能为自己做的事情。
在韩国一个名为“首尔森林”的城市公园附近的一条小街上,隐藏着一家几乎只有10个座位的Green Lab茶馆。在那里,你不能说话,不能穿鞋,手机必须处于静音状态。
这些规则只为了一个目的——放松。在茶馆里,你只管放空。
随着韩国疫情进入“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新阶段,一些人正在通过寻访可以独处并无所事事的公共场所来缓解社会生活中的压力。
1韩国以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闻名。房价飙升,工作节奏紧张,加之疫情的冲击,韩国人的压力和抑郁水平在增加。成年人们不再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而是拼命寻求逃离现实压力的途径。
《韩国先驱报》报道,根据首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柳明淳(Yoo Myung-soon)教授团队对1016名韩国人的调查,72.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感到压力,比2020年10月的调查增加了15.7%。在同一调查中,20多岁的受访者中,46.5%的人表示感到沮丧。
由于像Green Lab这样的茶馆此前被当地媒体报道过,说它们可以为困于疫情的人们提供疗养和放空的空间,因此人们蜂拥而至。
Green Lab 以“望着森林发呆”而闻名。在茶馆里,禁止穿鞋,禁止讲话,手机必须调至静音状态,即使和熟人一起去,也要分开坐在各自的位子上。在里面,人们要做的,就是把身体倚在靠垫上向前看,望向窗外的“首尔森林”放空。
Green Lab 的放空区域。图片:Instagram
“放空”费用是一个半小时1.9万韩元(约102元人民币),包含一杯南瓜红豆茶或玫瑰茶等饮料和一本诗集或随笔集的租赁,以及迷你鲜花花束、信纸、鞋袋等的使用。顾客在放空中产生的想法,可以记在信纸上。
顾客们可以对着落地窗,靠在窗前的懒人沙发上,彼此之间被立柱隔开,窗外的景致只有树和天空。喝茶的同时,可以阅读、写诗、冥想,或只是盯着窗外放空。
Green Lab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刚开业,几个月前,顾客们还不习惯到店里来只是为了享受独处的时光。但现在,“每天提供的可预约的三个时间段很快就被抢光了,几乎没有空间留给直接上门的顾客”,店员白勋(Bae Hyun)说。
“在韩国,你很难找到可以完全无所事事的空间,” 白勋说,“人们似乎对此越来越感兴趣,尽管我们认为它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广泛流行。随着疫情逐渐常态化,人们对放空的概念更加熟悉了。”
最近的一个工作日下午,38岁的郑在焕(Jung Jae-hwan)带着一群同事来到这家店。作为一家护肤品公司的负责人,郑在焕说他一直在寻找方法,努力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寻找平静。他曾尝试过普拉提和瑜伽,但他真正想找的是一个什么事都不需要做的地方,最后他来到了Green Lab。
“我希望能按下暂停键,让自己喘息片刻,但始终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 郑在焕说,“在这个空间,规则就是必须什么都不做,这让大脑腾出了空间。我享受香薰的气味,看花,写诗,甚至读了一本书。我开始有了新的想法,一个接一个,这让我神清气爽。”
他的同事安雅琳(Ahn Areum)说,她听说过放空比赛,但不知道有Green Lab这种地方的存在。因为一直在寻找方法来应对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日常压力,所以她迫不及待想来体验下。
“我已经很累了,甚至没有时间放空下来。下班回家后,我得做家务,睡觉之前,能抽出30分钟到1小时给自己就很好了,而我通常把这些时间用来刷手机。”32岁的安雅琳坦言,“有了这样一个空间,我终于可以专心休息了。”
2在疫情之前,“放空”的概念早已在韩国出现——韩国艺术家WoopsYang2014年创办了放空比赛,作为对快节奏生活和高压社会的一种回击。此后,它被推广至国际上,在中国的北京和香港,以及荷兰都举办过。2020年的放空比赛是在线上举行的,在今年,它回归到了线下。
今年5月的放空比赛中,28名参赛者试图在济州岛南部的“疗养森林”中静坐,他们聚集在枝繁叶茂的树冠下,赢得比赛的前提很简单——在90分钟时间内,心率最低和最稳定者获胜。一位来自济州岛的发型师在90分钟内几乎一动不动,最终赢得了比赛。
彼时,40岁的餐厅老板朱贤国(Jwa Hyeon-guk)决定关店一天,来参加这场比赛。在疫情期间,他的餐厅改成了外卖店,从此,他每天必须花几个小时盯着手机,反复检查外卖软件上的顾客评价,往往一个差评就会牵动他的思绪,他必须猜测哪里出了什么问题,琢磨如何改进外卖包装等,他将这形容为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6月在济州岛举行的放空比赛。图片:The Washington Post
朱贤国说,餐厅失去了食客的喧嚣,他拥有了很多自己的时间,但又无法平静度过这些时间。他想尝试停止思考餐厅的生意,只想通过比赛,盯着虚空过一天。
“面对前所未有的病毒威胁,人们往往很难保持平静,会忧心下一步该采取什么行动,”首尔江北三星医院的临床精神病学家申东元(Shin Dong-won)说,“但是,恰恰是在这些不寻常的时期,大脑才更需要一个空间,进行放松,以摆脱焦虑的循环。”
“放空”在韩语里的表达是“hitting mung”,这是“멍”的俚语用法,用来描述大脑一片空白的状态。入秋之后,最流行的词语是“forest mung”(森林放空)和“foliage mung”(树叶放空),意思是看着树林或树叶发呆。类似的还有“fire mung”(看火放空)和“water mung”(水边放空)。
而今,“放空”的概念正在渗入韩国部分公共场所。
今年12月,韩国各地的影院首映了一部名为《飞行(Flight)》的电影,影片内容是模拟在云层上乘坐40分钟飞机的感受。该片由美嘉院线(Megabox)投资拍摄,票价不到6美元(约32元人民币),宣传语是“在蓬松的云朵中短暂休息一会儿”。
《飞行》是今年春天发行的一部电影《看火放空(Fire Mung)》的续集,后者的内容是持续31分钟的篝火燃烧镜头,在6月上映。整部片子的主角只有篝火,在银幕上噼啪作响,镜头也一动不动,即使观众从电影开场后进入,也可以推测出前后剧情。
韩国主流媒体《朝鲜日报》称,没有观众会想象木柴最终烧成灰烬的宿命,也没人会联想只需购买一捆柴火的制作费,他们只是忠实于挑选本片的目的——放空。在这里,他们从日常生活逃离,坐在影院里,看着单调的篝火燃烧影像,丢掉焦虑和烦忧。
CGV院线也从今年6月起开始出售供冥想的时间和空间。一小时的内容中,包括美丽风景的影像,平静的音乐和环境音,以及帮助冥想的解说词,没有什么新电影上映的影院就这样度过了青黄不接的时期。
《看火放空》海报。图片:edaily.co.kr
美嘉院线相关人士表示,“为了给因疫情而疲惫的国民提供短暂的日常休息和治愈,所以策划了这些内容。”虽然在全韩国美嘉影院观看《看火放空》的观众累计不到500人,但是观后反馈还是很友好的:“烧柴的声音非常适合发呆”“看的时候变得困乏,就像睡了一觉一样出来”……
3为了更多满足人们放空的需求,首尔之外,韩国其他地区也开设了类似Green Lab的空间。
在济州岛,有一家名为Goyose的咖啡馆,楼上的区域是通过预约指定给人们独处的空间。咖啡馆提供文具,顾客可以在喝咖啡和吃甜点的同时给自己写信。
釜山的一家名为“fursunes”的咖啡馆则提供了一个 “看火放空”区域,人们在那里盯着一个屏幕,上面播放着篝火的视频。两个长3米的屏幕连在一起,反复播放冬天篝火燃烧的画面,屏幕前有可以容下6-8人的桌椅。面向“篝火”,人们可以喝咖啡和啤酒,即使不向他人倾诉苦闷,也能感受到忧愁的减少。
在韩国西海岸的江华岛,一家名为Mung Hit的咖啡馆也提供了放空区。在这个区域,有一张面对镜子的单人椅,供任何想坐着发呆的人使用。咖啡厅内、池塘边或花园里有供人冥想、阅读、欣赏山景的角落——但宠物和小孩不能入内。
经理吉浩荣(Ji Ok-jung)说,咖啡馆于2019年4月开业,目的是提供一个“自我治疗的空间”,疫情爆发后,它吸引了许多游客。
釜山fursunes咖啡馆的“看火放空”区域。图片:.donga
“放空是一个清空你的心和大脑的概念,这样才可以用新的想法和思路来填补它们。我们想为人们创造一个空间来做到这一点,”吉浩荣说,“这是一个人们可以自我治愈的地方。放空是只有你才能为自己做的事情,我们想为每一个被现代生活的所累的人提供便利。”
32岁的金大贞(Ta Jung Kim)在网上发现了Mung Hit,最近,她为了远离城市生活而去了那里。店里不乏其他顾客,但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落。在那里,她可以独处,将与他人的接触减至最少,并让自己理清思绪。
她说:“当坐在隐蔽的角落,放松地欣赏风景和喝咖啡时,我不由自主地放空了。我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感觉自己的心打开了,脑海中日常充斥着的杂乱想法也消失了,我带着更积极的态度回来了。”
这类空间和体验目前还未进入主流,但研究人员说,它们迎合了在新冠疫情进入第二年后,人们日益增长的迷茫和孤独。
“要同时应对迷茫和孤独的感觉是很困难的,人们希望自己独处的空间是在家以外的其他地方,”消费趋势研究员、《趋势监测》年刊的作者之一尹德焕(Yoon Duk-hwan)预计,在疫情得到显著改善之前,这种放空(的需求)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