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京昌平草莓采摘园推荐(北京昌平区兴寿镇)

北京昌平草莓采摘园推荐(北京昌平区兴寿镇)2002年,昌平区政府拿出300万元作为扶持资金,奖励农户种植草莓。当年建设日光温室220栋,实现产量45万斤。2001年昌平区引进科技型企业,种植草莓成功,一栋草莓产草莓2000—3000斤,产值2至3万元引起了农民种植的欲望和各级领导的重视。2011年1-8月,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7.84亿元,同比增长10.1%;税收完成7784万元,同比增长55.09%;财政收入完成1655万元,同比增长16.88%;农民人均劳动所得完成7135.7元,同比增长8.8%。1.3 历史渊源昌平草莓的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分布在昌平区兴寿、崔村、南邵等镇。

北京昌平草莓采摘园推荐(北京昌平区兴寿镇)(1)

一、基本情况

1.1 兴寿镇

兴寿镇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北延长线上,是昌平区的东大门。南与小汤山毗邻、北与长陵相连,东和顺义接壤、西同崔村相依。镇域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3139人(2010年)。兴寿镇交通便捷,能源充足,市政设施齐备,地理环境优越。镇域内有桃峪口水库10.5平方公里市级旅游开发区、上、下苑艺术家集聚区、中关村未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兴寿镇是一个以种植草莓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山区乡镇。兴寿镇的地理位置属于自然形成的山前暖带小气候,这种位置和气候十分适合林果业的种植和发展,尤其适合草莓种植和生长。

北京昌平草莓采摘园推荐(北京昌平区兴寿镇)(2)

1.2 第一产业收入

2011年1-8月,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7.84亿元,同比增长10.1%;税收完成7784万元,同比增长55.09%;财政收入完成1655万元,同比增长16.88%;农民人均劳动所得完成7135.7元,同比增长8.8%。

1.3 历史渊源

昌平草莓的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分布在昌平区兴寿、崔村、南邵等镇。

2001年昌平区引进科技型企业,种植草莓成功,一栋草莓产草莓2000—3000斤,产值2至3万元引起了农民种植的欲望和各级领导的重视。

2002年,昌平区政府拿出300万元作为扶持资金,奖励农户种植草莓。当年建设日光温室220栋,实现产量45万斤。

2006年昌平草莓种植区,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第四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特别是2008年3月,在西班牙成功争办了2012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昌平区政府把大力发展“昌平草莓”写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开启了昌平草莓产业的迅速发展期。

昌平草莓产业自2008年发展开始,特别是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和两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成功举办,大幅提升了昌平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品牌影响。昌平区草莓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主要分布在东部兴寿、崔村、小汤山、百善、南邵五个镇,占地面积3万亩,建成草莓日光温室1万余栋。

1.4 生产情况

北京昌平草莓采摘园推荐(北京昌平区兴寿镇)(3)

2009年,昌平区草莓面积4500亩、日光温室近2000栋。年生产草莓250万千克,为农民增收4000万元,面积、产量占到了北京的2/3。

2012—2013生产季,昌平草莓总产量达到800万千克,产值突破4.5亿元。

2013—2014年,昌平草莓种植季,草莓总产量771万千克,总产值达到4.19亿元。

2014—2015年,昌平草莓种植季,草莓总产量900万千克,产值达到5亿元。

2017年,昌平区草莓总产量达到625万千克,栽培面积达到5200亩,实现总产值3.3亿元。

1.5 产品荣誉

2009年3月,昌平区承办“第四届中国草莓文化节”,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33个草莓品种的775个样品参加比赛,昌平草莓以色彩鲜艳、果型整齐、口感香甜等优势,获得奖牌82枚,占大会奖牌总数的58.6%。

2010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昌平草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1年03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平草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二、产业资源特点

“北京草莓看昌平,昌平草莓看兴寿”。有着“京郊草莓第一镇”美誉的兴寿镇坐落于昌平区东部,下辖21个行政村。目前,全镇草莓种植5300多栋,产量5500吨,产值2.1亿元。近年来,该镇着眼于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了酵素循环、环保大集、垃圾分类、绿地公园等多种产业和乡村发展方式,以高质量生态精心打造草莓这张产业名片。目前,全镇草莓种植5300多栋,产量5500吨,产值2.1亿元。近年来,该镇着眼于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了酵素循环、环保大集、垃圾分类、绿地公园等多种产业和乡村发展方式,以高质量生态精心打造草莓这张产业名片。

目前,“兴寿草莓”的品牌给

生产者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兴寿镇生产的草莓全部达到了无公害的标准,部分产品达到了绿色标准。截至目前,草莓产业带动种植专业户1300余户,解决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2018-2019年度全镇本地农户草莓温室种植规模为2580余栋,产量达到3734吨,草莓产值实现约1.52亿元,农户通过草莓种植每栋温室可获纯收入约2万元,草莓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绿色村庄 休闲观光”享生态从2016年6月开始,辛庄村开展了“净塑环保—垃圾不落地”活动,垃圾分门别类存放在标着“厨余、可再生、灰土、有害”的垃圾桶中,村里从垃圾遍地到垃圾不落地,变得越来越美丽。

三、发展模式

从2013年开始,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在昌平区兴寿镇草莓园举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创新的展览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互动项目显示,得到了消费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从那时起,北京农业嘉年华在春天都会给游客们奉献一场精彩的农业仪式。从第一届农业嘉年华召开到现在,已经成功连续举办了7届。农业嘉年华的召开成功地带动了兴寿镇草莓产业的发展,并对昌平区的旅游产业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到草莓园采摘新鲜草莓这种形式已经备受青,他们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吃到新鲜的水果,还能带家人一起体会采摘过程中带来的乐趣。这就促进了草莓采摘园的兴起,为兴寿镇草莓生产者带来了新的获益渠道。根据相关调研显示,兴寿镇的草莓采摘量占有昌平区23的比重,可以说兴寿镇的草莓产量占据了昌平区整体的绝大部分,所以兴寿镇大力发展草莓产业是正确的选择。同时,兴寿镇草莓产业也正在由单纯的草莓生产业向闲娱乐一体的新型农业转,这也顺应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总体来说,兴寿镇凭借其地理优势环境气候、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自身的配合和发展,使草莓产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为打响“兴寿草莓”的招牌,兴寿镇在品牌宣传推广上下了很大功夫。2015年以来,该镇实施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创建工作,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合力,以基地为载体共创产品品牌,用质量安全保护品牌,用文化创意包装品牌,以推介活动提升品牌,用产销对接开拓壮大品牌,形成了具有兴寿镇特色的品牌培育模式。现在,兴寿镇对每个村生产检测合格的草莓免费发放地标标识,销售时一个盒贴一个地标标识,极大提升了宣传效果。

北京昌平草莓采摘园推荐(北京昌平区兴寿镇)(4)

四、经验借鉴

4.1 根据自身自然资源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草莓产业

4.2 借助农业嘉年华的连续举办,带动草莓产业的发展

4.3 草莓生产向闲娱乐一体的新型农业转变,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4.4 注重品牌宣传,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工作。


中农大农业规划设计院

一村一品研究小组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服务平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