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三重境界(刀刃镵割手人言镵伤人)
心术三重境界(刀刃镵割手人言镵伤人)因为嗑瓜子留下的豁豁刀刃上还有一个豁牙子,像极了我的牙土豆丝改成了土豆条要稍微炖烂面一些家里的菜刀几年也不磨一回
我从前做饭时喜欢用快刀
土豆丝非得要切成细丝丝
炒出爽口的脆感
现在我做饭常用一把钝刀
土豆丝改成了土豆条
要稍微炖烂面一些
家里的菜刀几年也不磨一回
刀刃上还有一个豁牙子,像极了我的牙
因为嗑瓜子留下的豁豁
有朋友来家吃饭,人家想操刀做个大菜
结果碰到我家的豁牙刀无奈败下阵来
笑我一句“懒人家连菜刀都不镵”
下回自个儿背着自家的菜刀上门
倒也成了朋友间的一段佳话
新疆焉耆方言把刀具锋利叫“镵”
把说话刻薄词锋锐利叫“言镵”
我们今天就来谝一下这个“镵”
镵,焉耆方言音读为【cán】
本义指“刀具等锋利、快”,如:
“小刀磨得镵镵的,洋芋皮削得薄薄的”
“人馋了想吃肉,刀镵了要割手”
由“镵”的本义又引申而出
“麻利、利索”和“刻薄”之义
如“镵活”,指办事麻利
如“言镵”,指说话刻薄、词锋锐利
或者指“一说就中、一语成谶”
例如:“老王说话言镵得很
一点面子给人都不留”
“他是个言镵人,说祸就来祸”
镵,本音读为【chán】,其一指“锐器”
其二指“古代的一种犁头
又是一种挖草药的器具”
其三指“刺,凿”
《说文解字》释为:“镵,锐也”
《广韵》释为:“吴人云犁铁”
《玉篇》释为:“刺也,錾也”
“镵”在焉耆方言中的读音和用法
都源自关中方言
关中方言中把人“爱占便宜、寸利必得”
也称为“爪爪镵”
关中还有“笔头镵劐”、“笔头镵”的说法,
形容文章写得快又好
例:“这人笔头镵,写文章是一把好手”
“眼镵”指“眼锐利”
“手镵”指“手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