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亏不了你的,”高玉魁接着说道。“他要是亏了你,看我不抽他的老脸。”高玉魁的调侃劲头又上来了。郭老根嘿嘿地笑笑,刘伟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冲着郭老根点了点头。人们一阵笑声接着一阵笑声地玩笑着,畅快地吃着、喝着,沉浸在幸福的快乐中。  别看郭老根抠得很,他的生意人眼光倒还真是很敏锐,也很会用人,憨厚朴实的刘伟只要家中没什么大事便到铺子里来打理,铺子里的里里外外收拾得有条不紊。铺子开张后生意果然很好,半年下来,铺子赚了不少的钱,两家的特殊关系,加上刘伟的勤奋踏实,郭老根也不亏他,刘伟自然也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薪水。田里的活计也不耽误,在郭老根铺子那边还有固定的收入,刘伟本就殷实的家境,在何静的操持下,过得就更好了。刘伟妈像返老还童似的快乐生活着,时间这付良药渐渐弥合了她失去老伴的伤痛,一天天长大的小孙女给她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她与何静一道辛勤地操持着这个家,刘家子贤媳孝的家风得到了生生不息的自然传承

  在陈家庄这一带的中原农村,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被各级大大小小的政府有力地执行着。但是,三乡五里只要是有生育能力的人家,独生子女恐怕是连一个也找不出来,就是不能生育的夫妇也要花大价钱抱养一个男孩,以继自家香火,光耀门庭。如果第一胎是个男孩,隔上几年想方设法再要个女孩儿;如果第一胎是个女孩儿,那就想尽办法尽快再要个男孩儿。生两胎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是最理想的,两个男孩儿也可以勉强接受,如果是两个女孩儿,那麻烦可就大了,别管往后生几胎,没有男孩决不罢休。个别的人家为了能捞到一个男孩儿,生四五个女孩儿的也不鲜见。就连主管本村计划生育的专干秦彩花也生了三个女儿,如果不是丈夫另有新欢,再生出几个女孩儿也说不准。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1)

  像何静这样的情况现在几乎没有,那是计划经济时期农村集体劳动生产的产物。当时是集体生产,虽然大家都很贫穷,但是大家特别平等,集体生产劳动时,男女搭配也很合理,没有什么大的性别歧视,劳动成果也是按人头平均分配,显不出性别的差异来。再说,何守业夫妇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改天换地,移风易俗的时代,当时的人们刚从旧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对一切旧的思想观念全盘抛弃,人们似乎走进一个虚幻的乌托帮时代,冲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包括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念,人们狂热地不仅献出自己的劳动热情,也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政治激情,用劳动和意识紧跟着那个时代的脉搏。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的八十年代,随着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村集体生产被一家一户地分散种植经营所取代,没有了集体生产的男女分工,一家一户要进行所有种植作物的全过程,这样,男女性别上的差异便充分地显示出来了。一些耕地、抽水、看夜等重体力活确实非一般女人所能为。同时,伴随着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文化上也出现了空前的解禁,大批古装戏曲、小说、诸子百家未经任何改编,原汁原味地被搬了出来,在传统的思想道德精华大放异彩的同时,一些不符合现代时宜的糟粕也乘机得以沉渣泛起,成为束缚现代人生活追求的羁绊,生儿防老,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不论是从生活现实的需求上,还是从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观念上,生儿子就成为了农村居民们的迫切愿望,一个家庭可以穷的一无所有,就是不能没有儿子,不然,就是日子过得再殷实,也会被村民们睢不起,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儿子甚至还可以被认为是一件对不起祖宗的事。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2)

  所以,在陈家庄这一带的中原农村,计划生育不仅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一项难事,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们的一项难事。为了延续自家香火,光耀祖宗,不惜一切代价,非要生出儿子来。
  一连几天的绵绵春雨终于停了下来,刘家的老槐树像焕发了青春似地长出了密密麻麻的新叶子,串串槐花刚刚露出一点点白来,像孩子嘴里刚刚扎出的小牙,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
  吃过早饭,刘伟便推出自行车,打足了气,等着何静慢慢地收拾着。“不用怎么打扮,又不是去相亲,利利亮亮的就行了。”刘伟催促着。“看你说哩,成了孩子她妈也不能什么都不讲究了,虽然已经是残花败柳了,再打扮也不会怎么样?收拾收拾还不是为了你面子上好看!”何静在屋子里嚷道。不大一会,何静把怀中的孩子递给婆婆,亲了亲女儿的小脸便和刘伟一道走出了家门。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3)

  一出大门,隔路对面何静家房子后墙上已经有些模糊了的红字标语便映入刘伟的眼帘,“一胎上环,二胎结扎,杜绝三胎。”这条标语啥时候刷上去的刘伟已经记不清了,早早晚晚,出出进进的,刘伟不知道看过了多少次,但都没有这次感觉扎眼,不知不觉中这条标语竟跟自己有了这么紧密的联系。刘伟感慨地叹了一口气,跨上自行车,带着自己亲爱的妻子到镇子上的计划生育管理所上环去了。
  清明过后,白天一天长似一天,空气也一天比一天地热起来,一转眼,满地的麦子都发黄了,眼看又一个麦收季节将要到来了。刘家的老槐树下,何静与刘伟妈照看着在地面席子上玩耍的孩子,唠着家常,抚弄着刚刚孵出的小鸡。快近中午了,从村子中央传来一阵长长的鞭炮声,何静和婆婆都知道:这一定是郭家的铺子开业了。“妈,今晌午刘伟肯定不会回来吃饭了,你看着婷婷,我去做饭吧。”何静说着,站起身,奔厨房去了。树下只剩下刘伟妈一个人摆弄着小鸡,照看着孩子。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4)

  刘伟被郭老根请去帮忙去了,今天是郭家铺子选好的黄道吉日,一阵长长的鞭炮响过,郭老根的铺子就算正式开业了。郭老根喜笑颜开地招呼着前来祝贺的宾客,刘伟也跑里跑外地忙碌着。整洁的临街门面码放着各式各样的农用机具配件及日常杂用商品,古朴凝重的招牌稳稳地悬在铺子大门的上方,一条“公用电话”的幌子斜着从铺子门口挑出来,迎风招展着。还真叫刘倩给说着了,儿子出钱给他安电话,他不让安,如今还真是他自己出钱给自己安了。
  原来,随着近两年田里耕作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原来作为耕作动力主力的牲畜全部退出来了;奶牛、肉牛的养殖也大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镇子上的牲畜交易市场也日益萎缩,郭老根赖以生存发家的行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了开拓新的财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郭老根这个精明的生意人,又发现了一条新的适合自己的致富门路。田里农业机械使用得多了,零配件消耗使用的也多了,要换一个零配件至少要跑到镇子上去,大一点的甚至还要跑到县城;农作物种植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化学化的程度也相应地提高了不少,农药、微肥的使用也比以前增多了不少,这些东西不同于传统的大宗化肥农药,需用量大,利润率低,它们大多使用量小,效率高,利润率也高;同时,村子里的人外出打工的多了,打电话的人也日益多起来,而装一部电话需要不少的钱,同时,月月打不打的还要掏不少的月租费养着它,所以也不是家家都能安得起的。陈家庄又是附近几个村子通往镇子乃至县城的必经之地,经济地理位置优越,郭老根以商人特有的获利意识,敏感地发现了这一商机,于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5)

是便在自家院子邻街的后墙开了一个门,开起了农机配件,农药微肥经销部,兼营陈家庄第一座公共电话亭。阴历四月初六是个难得的黄道吉日,郭老根便选择这天开了业,还请了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前来捧场,刘伟自然也在应邀之列,因为郭刘两家还有比较特殊的关系,所以,刘伟一大早便来郭强家帮忙了。
  “来,来,来,大家都归席坐吧,我老根当了大半辈子牲口经纪人,给大伙帮了不少的忙,当然,也承蒙大伙的支持发了点小财。现在这一行当不行了,我又开了这个农机配件、农药微肥经销部,还请大家多多关照啊,往后咱庄谁要买个配件、农药什么的也不用再跑大老远的路到镇子去啦,更不用再跑到县城了。保证价格最低,质量最好。三乡五里的亲戚朋友缺啥,也请您介绍到我这里来,保证不失您的面子,给个合理的价钱。”鞭炮响过之后,郭老根一面邀大家入席,一面不失时机地做着推销自己的广告。
  大家都坐稳了,嘈杂的场面静了许多,郭老根继续说道:“铺子开张了,下面请咱村村长,村支部书记玉魁兄弟给大家讲话。”说完,郭老根还带头拍起了巴掌。接着一阵掌声和欢呼声一同响起来。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6)

  这几年村子开会的机会少了,有什么事都是在村子的大喇叭上吆喝几声,很少开像样的大会。郭老根的开业庆典居然还搞得像电视上什么大公司开业似的样子,请当地最高领导讲话,高玉魁还真没有经过这样的场面,一对一的单挑他向来不怯,大庭广众之下,主持一个铺子的开业庆典仪式还真有点不习惯。“老根大哥,你这是唱得哪一出?我还说什么,大家喝酒不就完了。”高玉魁笑着向郭老根说道。“说几句,说几句,你是村长,不说几句怎么行呢?”郭老根殷勤地催促着。“好吧,那我就说几句,”高玉魁清了清嗓子说道。“老根大哥的铺子今天就算是正式开业了,他这个铺子的开业也算填补了我村及至附近各村的一项空白。”高玉魁也不白给,他迅速理清了思路,也学着电视里领导的样子发表起讲话来。“为我们大伙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往后,我们村子的人都要多多捧场,凡是老根大哥铺子里能买到的东西,就不要再往外跑啦,同时,也把自家的亲戚朋友多往老根大哥这里介绍,为老根大哥的铺子,为咱们庄的经济发展发挥各自的作用。”接着,下面响起一阵欢快的掌声。“老根大哥都60多岁的人了,还能想出发财致富的门道来,我们在座的各位,回去也都好好想想,结合自己的特点,也像老根大哥似的搞出点名堂来。一个铺子开起来,更多的路子走出来,大家一道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把咱村的经济搞起来,力争走到其它村子的最前面。”高玉魁的话音刚落,立刻又响起一阵掌声。“既然大家都来了,就请大家尽情地喝个痛快,最后,让我们用真心的掌声祝愿老根大哥的铺子财源茂盛,四季发财!”高玉魁说完也带头鼓起掌来。又是一阵欢呼和响亮的掌声。接着,开业庆典的宴席便开始了。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7)

  郭老根今天真是风光,铺子开业请来了村子中所有的头面人物,还像电视上那样请村长讲话。高玉魁也很兴奋,也乐意为郭老根这样的庆典活动捧场,自己不费一分一文地出了彩,还能刺激村里的经济发展,年底向镇政府总结工作的时候又多了一些鲜活的材料,自己的工作成绩也就出来了。
  郭老根挨桌敬了酒,最后到首席陪着高玉魁等人坐了下来。“哎,我说根哥,当初咱村刚安电话的时候,强子给你出钱,你都不安,现在自己出钱安了,是咋回事啊?”高玉魁一见郭老根坐下,就调侃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装电话是净赔钱,如今装电话虽然是也要花钱,但也更能赚钱呀。”郭老根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爽朗地笑道。“我看还是倩儿有眼力,当初她就说过‘强子给你出钱,让你装电话你不装,以后有你自己出钱自己装的时候。’看看现在,就兑现了吧!”高玉魁继续数落着郭老根。“倩倩这孩子是比我有眼力,咱村的年轻人能都像她,你这个村长就更好当了。”郭老根尴尬地笑着说道。“那可不能都像她,如果要是那样,我还不得给忙死,整天给人家断官司。”高玉魁直戳郭老根的麻骨。这一下真是揭了郭老根的短处,他望了望对面坐着的刘伟,尴尬地咧了咧嘴,把高玉魁的话题机灵地岔开道:“伟儿,强子不在家,我这里也离不开个帮手,往后你就在我这儿帮衬着干吧。”“是呀,你根叔

汤阴第一家喜庆铺子(郭家铺子开张啦)(8)

亏不了你的,”高玉魁接着说道。“他要是亏了你,看我不抽他的老脸。”高玉魁的调侃劲头又上来了。郭老根嘿嘿地笑笑,刘伟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冲着郭老根点了点头。人们一阵笑声接着一阵笑声地玩笑着,畅快地吃着、喝着,沉浸在幸福的快乐中。
  别看郭老根抠得很,他的生意人眼光倒还真是很敏锐,也很会用人,憨厚朴实的刘伟只要家中没什么大事便到铺子里来打理,铺子里的里里外外收拾得有条不紊。铺子开张后生意果然很好,半年下来,铺子赚了不少的钱,两家的特殊关系,加上刘伟的勤奋踏实,郭老根也不亏他,刘伟自然也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薪水。田里的活计也不耽误,在郭老根铺子那边还有固定的收入,刘伟本就殷实的家境,在何静的操持下,过得就更好了。刘伟妈像返老还童似的快乐生活着,时间这付良药渐渐弥合了她失去老伴的伤痛,一天天长大的小孙女给她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她与何静一道辛勤地操持着这个家,刘家子贤媳孝的家风得到了生生不息的自然传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