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成绩每年何时出来(刚经历了这场开始内卷的IB大考)
ib成绩每年何时出来(刚经历了这场开始内卷的IB大考)身处国际课程角逐场,40分及以上的高分段占比超过44%,多家国际化学校纷纷刷新校史记录。以上海地区为例,民办校世界外国语中学实现连续两年均分40 的战绩;均分40 的学校共三所,分别为民办平和学校42(全国最高分),世界外国语中学41.6(全国第三)、民办位育中学40 。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陈子峰最终取得41分的总成绩,相比2020年中国大陆34.79分的平均分,这个成绩已然排在了第一梯队。但在陈子峰自己看来,“还是挺不尽人意的。”7月5日,全球超过17万名学生开始陆续收到大考分数。今年分数评估采用了笔试及结合内部评估课程作业与教师预估成绩两种方式计算成绩。公开数据显示,此次IB放榜,中国大陆以37.93的平均分远超全球33.02分平均水平,在亚太地区连续第二年超越IB教育强国新加坡(37.69),仅次于香港(38.93)。除了水涨船高的平均分,今年全球共诞生了1155名IB满分状元,中国
7月6日下午,牛津大学大一学生陈子峰照常打开朋友圈,刷到一则2021年IB大考出分的消息。
今年,IBDP全球平均分为33.02分,通过率为88.96%,比去年5月上涨了1.68分。其中,大陆地区平均分达到37.93分,比去年上浮9%,共有126名学生斩获满分。
图源:IBO官网
去年,他从沪上一所知名双语学校毕业,进入牛津大学数学与哲学专业就读。受疫情影响,2020年IB全球统考取消,分数评估采用大量历史评估数据,对此前的考试数据、学校数据、科目数据以及学校对比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也就是说,学生提交作业后,其最终的考试成绩将受到学校预估成绩以及此前历史成绩的影响。
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陈子峰最终取得41分的总成绩,相比2020年中国大陆34.79分的平均分,这个成绩已然排在了第一梯队。但在陈子峰自己看来,“还是挺不尽人意的。”
7月5日,全球超过17万名学生开始陆续收到大考分数。今年分数评估采用了笔试及结合内部评估课程作业与教师预估成绩两种方式计算成绩。公开数据显示,此次IB放榜,中国大陆以37.93的平均分远超全球33.02分平均水平,在亚太地区连续第二年超越IB教育强国新加坡(37.69),仅次于香港(38.93)。
除了水涨船高的平均分,今年全球共诞生了1155名IB满分状元,中国大陆共有126人获得满分,占据全球状元数量的十分之一,此外,中国香港满分130人,新加坡59人。
40分及以上的高分段占比超过44%,多家国际化学校纷纷刷新校史记录。以上海地区为例,民办校世界外国语中学实现连续两年均分40 的战绩;均分40 的学校共三所,分别为民办平和学校42(全国最高分),世界外国语中学41.6(全国第三)、民办位育中学40 。
身处国际课程角逐场,
师资是一所IB学校的魂
IB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包含IBPYP(小学项目)、IBMYP(中学项目)、IBDP(大学预科项目)和IBCP(职业相关课程)四大类。目前,中国内地开设的IB课程以前三类为主。
IB课程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1991年,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获得IBO授权,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所开设IBDP课程的学校。截至2021年7月28日,根据IBO官网实时数据,中国共有323所IBO授权学校。其中,中国大陆238所,香港地区69所,台湾地区13所,澳门地区3所。
近年来,学校获得IBO授权的进程正在加快。通常来说,当一所学校明确准备开设IB课程后,需要经历几个阶段获得IBO的官方授权:考虑阶段、申请候选学校资格、候选阶段、申请授权学校资格,到IBO最终决定授权学校资格。
图片来源:Unsplash
2014年,交大附中的IB课程中心正式成立。彼时的上海,国际课程遍地开花:A-Level、AP、IB、加拿大课程……想要在这片红海中杀出一方天地,交大附中早已横下了心。
其实早在2011年,交大附中就招收了第一届IBDP实验班,第二年5月拿到IBO授权。
“IB课程对学生素养要求高。交大附中的生源毋庸置疑,我们就要迎难而上,选择最有挑战性的课程。”现任上海交大附中IB中心校长的姚瑞丹这样解释当初的选择。
生源有了保证,师资同样成为重中之重。在第一年的摸索中,除中文学科聘请中方教师以外,交大附中启用了全外教配置,聘请6名外教授课,保持1:7的师生比。
交大附中IB课程中心目前开设的课程
图片来源:IBO官网
优秀的师资力量离不开背后力量的托举。IBO最新版《项目标准与实施细则》强调,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以整体化和全纳式学习社区为中心,培育一种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否有预算投入到教师的培训和成长中,也是IBO考核一所学校是否有资质获得授权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位IB教师的成长需要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机会。教师培训、workshop、暑期游览实践等均需要学校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在姚瑞丹看来,这笔费用尽管不菲,但必须得花,不能省。
图片来源:Pexels
“IBO每年会面向教师举办不同主题的workshop,活动地点遍布世界各地。学校每年要送老师去参加,这些其实都是成本,但是也是切切实实需要的。”姚瑞丹坦言,前几年,在中国内地举办的workshop很少,即使是中文学科的培训也需要前往香港参加。好在近年来随着IB在大陆地区的稳步发展,不少workshop落地,一定程度上为学校节省了差旅成本。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学习IB
Mia是上海一位普通的中产妈妈,女儿目前在沪上一所双语学校就读,暑假过后即将升入11年级。
在和女儿日常聊天中,她时常听到女儿的学长学姐们自从进入11年级开始学IB后,经常熬夜学习,凌晨12点以后入睡似乎已成为家常便饭。有些学生还会在课外针对薄弱学科进行补习,学得很累。
图片来源:Pexels
在Mia和她身边的大部分家长看来,IBDP相较其他课程体系,是最能够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课程。相较A-Level的应试属性,IB课程涉及领域广泛,以兴趣为导向,文凭含金量高……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担心女儿未来两年逃不掉熬夜,Mia也坚定为她选择IB的原因。
作为过来人,对于“熬夜”两字,陈子峰已经习惯了。不过,他进一步解释说,自己熬夜是因为有“结构性拖延”,当面临多个待办事项时,会不由自主先去做不那么紧急的事,而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加上平时喜欢让自己保持永远有事做的状态,一天24小时放佛从来都不够用。
时间不够用,永远在熬夜,似乎已经变成IB学生的日常节奏了。
在陈子峰看来,他从来不觉得身边多数同学是能在午夜前睡觉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双语学校虽然放学早,但每天的学科课程结束后,仍然有各式活动要参加,例如丰富的体育项目、社团活动等,学生不是一放学就能打开电脑写作业的。
“拿我自己的高中来说,晚上的晚自习虽然有两个半小时,但是对于IB课程的课后作业而言,这个时间量还是稍显‘局促’。”陈子峰举了个例子,“每天下课后都有三四门课的作业需要完成,比如一门课写一篇千字左右的论文,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晚自习的这点时间能够做完写作需要的research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图片来源:Pexels
IB学生为数不多的课外时间也同时遭到了其他事物的瓜分。课外活动、社团、竞赛、语言成绩、大学的申请资料等,在11、12年级这段时间,学生都需要着手开始准备。
没有标准答案反而让IBDP更难
IB真的比其他几个主流课程体系要难很多吗?姚瑞丹对此并不认同。
在她看来,如果把IBDP阶段的课程每一门单独拎出来分析,它的难度和深度并没有A-Level或AP的任意一门来的高。
“A-Level课程要求选读科目数量少,培养的是一种专才;AP是大学先修课,它们在整体难度上我认为是要高于IB的,因为IB的同一个科目根据难度会分层。”姚瑞丹解释,“IB之所以被认为难,是因为它的课程数量多,且文理兼修,学生需要修六门学术课程外加三大核心课程。”
IB学术课程围绕其六大主题展开,分别为语言A1、第二语言(A2/B)、个人与社会、实验科学、数学与计算机技术以及艺术与选修。前五类是必选类别,学生必须在每一类别中选择一个科目进行学习,第六组艺术课程可以选修,不选艺术的学生则需在前面五个类别中再选择一个科目。六门课程单科最高7分,总分最高42分。
由于课程深度与广度的差别,每门科目又分为高级(High Level,简称HL)与标准(Standard Level,简称SL)两个层次。
三大核心课程为EE(Extended Essay)、TOK(Theory of Knowledge)和CAS(缩写自Creativity 、Action 和Service)。通过CAS要求,并且在EE和TOK上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最高会获得3分。
从课程设置上不难看出,IB侧重文理兼修。“IB的学生不能偏科。如果一个学生擅长文科,但是理科也不能扔掉。不学不行,但可以学稍微浅显一点的,也就是这门科目的Standard Level。”姚瑞丹认为,对偏科的学生而言,这也成为学习IB的另一大挑战。
中文科目也并不简单。陈子峰曾在11年级选了一门中文(Standard Level),虽然之前经常听闻学长学姐说IB中文非常难学,但实际开始学习后,他才切身感受到这门学科的困难之处。
这门课的教学重点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该语言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用姚瑞丹的话来说,IB中文课有点类似大学中文系学生学的内容。
“以IB中文的文学课程为例,它不同于体制内的语文学科,它不需要让学生去记背诗词,而是侧重对文学作品的评析。”姚瑞丹解释道。学生需要对作品深度阅读,同时对它延伸出来的其他内容,例如作家的其他作品、相同题材作品等均要有所涉猎,从而进行对比赏析。
图片来源:Unsplash
“当然中文系学的更广泛一点,但是对IB学生来说,文学这一块,就差不多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挑战性的。”
Mia对此也深有体会。她对IB课程有一定了解,知道考试的形式和大致的试题类型。在她看来,就考试而言,IB课程和体制内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不存在100%的标准答案。
“国内的高考要求考生的答案跟出题人的思路一样,这样才能拿高分,终极目标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Mia认为,相比之下,IB考试更像是一种开放式的答题。
“很多问题需要考生旁征博引。比如Visual Art这门课,你不可能画几幅画就完事了,而是要写很多关于艺术历史、画家风格和各流派特点的论文,总之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积累量,肯定是拿不到高分的。”
图片来源:Unsplash
如同其他课程体系,家长和学生们对高分的追逐也催生了IB课外补习班。
陈子峰见过周围不少同学在周末投入补习班的怀抱。尽管他本人没有相关补习经验,对此也持“不抗拒”的态度。
然而,他发现身边存在“过度补习”的情况。不少有能力考到40分左右的同学,为了提高1-2分,也在课外参加补习班。在陈子峰看来,越到高分段提分越难;同时,这些花在补习上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用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可能会带来更多收获。
IB确实有“光环”,但也不必神话
这几年,Mia观察到,身边不少朋友正在陷入国际课程选择苦难症中。在他们眼里,高中最后两年的IBDP课程自带“高大上”、“含金量高”、“锻炼人”的多重光环,反复抉择过后,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学IB。
不可否认,IB的确拥有“光环”。成绩全球认可度高,在申请英澳和美加等主流国家时很受欢迎,一些大学甚至为优秀的IB毕业生提供奖励学分、越级的鼓励入学政策。
在姚瑞丹看来,IB课程是对学生真正的素质教育。它像是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一场实战模拟,在高中的最后两年里掌握大学期间要求的学术和思辨能力。
这一点,陈子峰深有体会。
在去年申请季牛津面试中,良好的内容输出能力和落落大方的谈吐举止让他获得面试官青睐,并最终斩获Offer。“IB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多元化要求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这正是很多中国学生缺乏的素质。”
IB也“挑”学生。它对学生主观能动性要求高。
“包括时间管理和规划,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非常依赖老师,老师催促做什么他才做,老师不催他就不做,这样的孩子在IB课程里是生存不了的。当然,一旦学生能够survive IB课程,那他的成长收获将是非常显著和惊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认为IB课程是一个金牌的国际课程,倍受海外名校看重的原因。”
“读之前,家长们都幻想自己孩子两年后可以被培养成IB目标里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一旦真正处于IBDP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发现,学得太苦了,太心疼了。”Mia感慨,“不管是洋高考还是中国高考,其实都是很苦的。”
Ref:
https://www.ibo.org/news/news-list/more-than-170000-students-across-the-world-receive-ib-results/
https://www.ibo.org/programmes/find-an-ib-school/?SearchFields.Region=ibap&SearchFields.Country=CN&SearchFields.Keywords=&SearchFields.Language=&SearchFields.BoardingFacilities=&SearchFields.SchoolGender=
https://ibo.org/become-an-ib-school/timeline-and-stages/
https://www.ibo.org/school/049151/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国际文凭
http://www.ibcollege.net/articledetail/590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