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吉林秸秆利用变废为宝:汪清县河南村秸秆资源化利用

吉林秸秆利用变废为宝:汪清县河南村秸秆资源化利用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被深度再利用的秸秆正为河南村的振兴发展融入源源不断地新生动力。据了解,入冬以来,河南村的秸秆加工项目已经累计处理秸秆600吨,生产饲料400余吨,整个罗子沟镇利用秸秆加工项目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余人次。 “过去,农作物收割之后,我们都有焚烧秸秆的习惯,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不说,还有相当多的安全隐患,现在资源化处理后,我们再也不用忍受那些滚滚浓烟,也再也不用为秸秆离田操心费力。”一村民开心地对记者说。秸秆到饲料,从离田到还田,看似不起眼的小秸秆,正物尽其用串起一条集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链”。延边地区是远近闻名的黄牛养殖区,但随着气温变冷,依靠放牧为黄牛提供草料越发困难,于是经过处理的秸秆饲料就成了牲畜们漫长冬季重要“口粮”。“这种饲料便于保存,能达到全年均衡喂养,可以为我们节省不少养殖成本。”何长波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秸秆饲料补给,他

初冬,在汪清县罗子沟镇河南村广袤的农田上,总能看见一个个奔走忙碌的秸秆打包队。粉碎、除尘、压块……在他们的有序操作下,一捆捆散落的玉米秸秆,很快就变成了易于运输的规整圆柱体。

“打包好的秸秆我们主要有两部分用途,一个是按600元每吨直接销售,一个是运往秸秆深加工处理车间制成牲畜饲料,卖出更高价格。”河南村书记张志岩告诉记者,该村现有耕地230公顷,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有了这种“变废为宝”的处理方式,如今他们增收了不少。

吉林秸秆利用变废为宝:汪清县河南村秸秆资源化利用(1)

从农业“废弃物”,到创收“香饽饽”,河南村“小秸秆”的“大逆袭”,主要源于这里引进了一系列秸秆深加工设备。

“今年,延吉海关驻村干部为我们争取了150万元资金,靠这笔钱,村里在购置了秸秆打包机器的同时,还引进了将秸秆加工成牛羊压缩饲料的生产线。”据张志岩介绍,现在这里的秸秆加工饲料的原料有效率可达70%以上,“余下的不足30%的部分,也可以通过加入发酵剂的方式,制成生物质有机肥”。

秸秆到饲料,从离田到还田,看似不起眼的小秸秆,正物尽其用串起一条集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链”。

吉林秸秆利用变废为宝:汪清县河南村秸秆资源化利用(2)

延边地区是远近闻名的黄牛养殖区,但随着气温变冷,依靠放牧为黄牛提供草料越发困难,于是经过处理的秸秆饲料就成了牲畜们漫长冬季重要“口粮”。“这种饲料便于保存,能达到全年均衡喂养,可以为我们节省不少养殖成本。”何长波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秸秆饲料补给,他们就得拿出更多的粮食来喂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过牲畜咀嚼消化后的秸秆饲料,最终又会变成十分丰富的有机粪肥。如此“过腹还田”,又能为下一年的丰收埋下伏笔。

“过去,农作物收割之后,我们都有焚烧秸秆的习惯,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不说,还有相当多的安全隐患,现在资源化处理后,我们再也不用忍受那些滚滚浓烟,也再也不用为秸秆离田操心费力。”一村民开心地对记者说。

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被深度再利用的秸秆正为河南村的振兴发展融入源源不断地新生动力。据了解,入冬以来,河南村的秸秆加工项目已经累计处理秸秆600吨,生产饲料400余吨,整个罗子沟镇利用秸秆加工项目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余人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