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一般是干什么样的事情(出版社是做什么的)
出版社一般是干什么样的事情(出版社是做什么的)比如机械工业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就分别属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司法部和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和管理的,业界通称部委出版社;比如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这样华丽丽名字的综合性出版社,就属于中央直属出版社;选题如何定?各个出版单位有各种不同的规矩,属于编辑主动根据市场情况积极策划的,就是约稿,属于作者投稿到出版社的,就属于自投稿,此外编辑在某个场合与某个机构或某个人偶然迸发的灵感能够转化为选题的,则属于共同策划了。反正不管通过什么手段,稿子一经确定,就进入编辑流程,审读、编辑加工一概绕不过去,设计排版校对尽显图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最后把出片文件拷给印刷厂,出版社的编辑们便长出一口气,算是“生下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宝宝”了。但进入21世纪,这事儿还没完,图书印出来,还得营销,还得推广,于是有的出版社成立了专门的媒体推广部,有的出版社则是编辑亲自上阵,从文字匠变成了全能人才。所有的这
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出版物。出版是什么?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说复杂,在于出版品要有专业性,文学出版有小说、散文、诗歌、文学理论与批评,科学出版有大中教材、科研论文、科学普及、生活保健……凡此种种,眼花缭乱,所以无论作者还是编辑都要具有这一方面的知识至少常识。
说简单,在于出版不过是个技术活,选题策划、审读编辑加工、装帧设计、排版、校对、制版拼版印刷、营销销售、市场反馈,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的选题策划……
那么出版社是做什么的?简而言之,就是完成出版物全流程的机构。
选题如何定?各个出版单位有各种不同的规矩,属于编辑主动根据市场情况积极策划的,就是约稿,属于作者投稿到出版社的,就属于自投稿,此外编辑在某个场合与某个机构或某个人偶然迸发的灵感能够转化为选题的,则属于共同策划了。反正不管通过什么手段,稿子一经确定,就进入编辑流程,审读、编辑加工一概绕不过去,设计排版校对尽显图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最后把出片文件拷给印刷厂,出版社的编辑们便长出一口气,算是“生下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宝宝”了。但进入21世纪,这事儿还没完,图书印出来,还得营销,还得推广,于是有的出版社成立了专门的媒体推广部,有的出版社则是编辑亲自上阵,从文字匠变成了全能人才。
所有的这些过程,都在出版社里完成,编辑自然成了出版社里最为重要的角色。
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书号。由于我们国家出版单位的设立采用审批制(美国则是许可制),国家对出版单位的管理是严格而较有体系的。什么样的出版社出版什么样的书,什么地方的出版社出版什么地方的书,不仅从出版社的名字上就能够辨识出来,就是在资源的倾斜上也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这样华丽丽名字的综合性出版社,就属于中央直属出版社;
比如机械工业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就分别属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司法部和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和管理的,业界通称部委出版社;
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分别由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筹建和管理,通称大学社;
比如江苏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则属于各省的出版社,除了“XX人民社”属于综合性出版社外,多冠以“教育、文艺、科技、古籍、少儿”等字眼,标识其专业性;
除此以外,国家还给13个副省级城市授予设立出版社资质,比如青岛出版社、西安出版社、长春出版社等。
出什么书找什么出版社,虽然在实际过程中会有差异,但大抵如此。全国近600家的出版社拥有不同的出版资质,对应的也就是书号资源了。
不过,出一本书,经费由谁出?是由出版社投资,还是政府投资,是由民间投资,还是自费出版,这要看项目的具体情况,那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