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兵不血刃却又腥风血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兵不血刃却又腥风血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赵宋皇帝掣肘将军还有一手更绝的。兵者,诡道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靠的是将领的临机决断和随机应变。可赵宋皇帝却来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为将军们准备了一堆阵图打法,要求将军们按图练兵,按阵打仗。将军们要是有自己的练兵想法或者计划,可以,画成图本送到京师,让皇帝先过过目。可是,尽管已经将军权收回,赵宋皇家仍不放心,防备军队,提防将领的病态心理仍然存在。这便导致了朝廷对武将的极不信任。除了在军中派出监军监视统兵将军以外,还将全国军队和统兵将领频繁调动,不让统兵将军和下层兵士有过多接触。这样一来,军队将领拥兵自重、藐视朝纲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程度,消弭了军事政变的潜在隐患,但其副作用却是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不识则不能同心,不能同心就很难同德,那还怎么打仗?遗憾的是,到了宋真宗时期,由于几场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当权者于是转变“思路”,开始了缴纳岁币以求和平的年代。长期的优裕生活削弱了军队斗志是一方面,但从宋朝

★唐雪元

兵不血刃却又腥风血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1)

宋朝是中国封建皇朝当中比较富裕安逸的朝代。按常理,国富则兵强,宋朝应该是一个强盛的朝代,不说武功盖世,起码也得四夷宾服,可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经济文化相当繁荣的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军事软弱,向周边国家遍纳岁币,用金钱换和平的皇朝。

其实在立国之初,宋军也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不然,赵宋皇家凭什么夺取天下?在完成南北统一大业之后又挥师北上,意图夺回自后晋时期就割让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

遗憾的是,到了宋真宗时期,由于几场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当权者于是转变“思路”,开始了缴纳岁币以求和平的年代。长期的优裕生活削弱了军队斗志是一方面,但从宋朝军事体制组成架构来看,其不合理的架构也是造成宋军战斗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是靠军队起家的,一夜之间黄袍加身。有了这一经历,他自然对手下的将领也存有担心。于是,听了宰相赵普的建议,耍了一个小小的手段“杯酒释兵权”。将军们不逆圣意,军权便顺利回归中央,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兵不血刃却又腥风血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

可是,尽管已经将军权收回,赵宋皇家仍不放心,防备军队,提防将领的病态心理仍然存在。这便导致了朝廷对武将的极不信任。除了在军中派出监军监视统兵将军以外,还将全国军队和统兵将领频繁调动,不让统兵将军和下层兵士有过多接触。这样一来,军队将领拥兵自重、藐视朝纲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程度,消弭了军事政变的潜在隐患,但其副作用却是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不识则不能同心,不能同心就很难同德,那还怎么打仗?

赵宋皇帝掣肘将军还有一手更绝的。兵者,诡道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靠的是将领的临机决断和随机应变。可赵宋皇帝却来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为将军们准备了一堆阵图打法,要求将军们按图练兵,按阵打仗。将军们要是有自己的练兵想法或者计划,可以,画成图本送到京师,让皇帝先过过目。

按图索骥式的练兵必然导致指挥的僵硬,生生扼杀了将军们指挥作战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那士兵们的素质又如何呢?宋朝历来重文轻武,满大街都是踱着方步的谦谦君子,追求的诗词风月,早已无复先人开疆拓土的豪气与血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投身行伍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低下贱的行业,日子过得稍微过得下去的人是不当兵的。

那么,兵源是从哪里来?一是失地农民,二是破产的手工业者。因为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当兵有工资。但这个兵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必须要付出代价。什么代价?就是在脸上刻字。在宋朝,只有两种人的脸上有刻字,一个是士兵,一个是囚犯。由此可见,宋朝当兵的地位是何等低下!又有多少血性男儿愿意来受这种侮辱?

还有一种来源,就是招安。这是宋朝对于“造反派”最普遍的安抚手段。只要愿意归顺朝廷,大小给个官做,给碗饭吃。再者,就是充军发配的囚犯。以这样的兵源,如何能够打胜仗?

宋朝军队的血性勇武,就这样让皇帝权贵们人为的阉割了,以至于坐看女真在北方兴起,吞并契丹之后虎视眈眈而毫无作为。

兵不血刃却又腥风血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

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里的“靖康耻”指的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

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由于王安石的变法,使得北宋的朝政内讧不断,将原有的良好行政风气涤荡一空,产生了极大的内耗,形成了宋徽宗、蔡京、童贯等人沆瀣一气的决策层。正是这个近乎于弱智的决策层做出了灭辽这个完全弱智的决策,导致了靖康之难。

金军在掳掠了以宋徽宗、宋钦宗为首的一众皇亲国戚北返,被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如此惨烈的灾难,给宋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此事亦称“丙午之耻”。

兵不血刃却又腥风血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

金人索要金一千万锭,银子两千万锭,帛一千万匹,骡马若干。这些数量搜遍了整个京城,也没有凑齐。负责搜刮金银的四位重臣被杖毙,百姓被逼自尽的无数。最终不够时,以各类女子低价,被抵押折价的女子高达11635人。金人索要少女1500人充当军妓,好多少女不甘欺辱,自尽身亡,数量无法补足时,钦宗将自己的妃嫔充数。将燕云十六州归还后,城中的典籍、礼器、古董、文物被搜刮一空,只剩下一座空城,还要每年向金纳贡40万岁币和100万贯代税钱,金攻下汴梁后,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烧毁房屋,掳走少女。

兵不血刃却又腥风血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

宋王朝的这场大劫难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是难以想象的,这样无能的朝廷,被欺负,直至走向灭亡都是自找的,也并不值得同情,只希望后人以史为鉴,为平定安宁的生活而努力。

其实,遍观华夏上下几千年,朝代更替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经历,那就是开国之初的军队勇猛无比,但随着战争的远去和优裕生活的侵蚀,战斗力都普通有所下降。但像宋朝这样自己磨掉棱角的,实不多见。

国富而民强兵,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所有的财富终究是别人的“囊中之物”。这便是宋朝给后人们留下的深刻教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