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你的思路很清晰,文章的结构很完美。由“大九洲”中的冀州有“昆仑山”,你最后就归结到“昆仑山”就是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也就是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之山。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你先是继续通过对比中国古代文献和西方古代文献,得出了“女娲大洪水就是诺亚大洪水”的结论。然后,你又论证了“女娲大洪水时代的‘冀州’,不是禹贡小九州,也不是汉代小九州,而应该是‘大九洲’中的‘冀洲’”。在论证了“女娲大洪水”时代的冀州是“大九洲”中的冀州之后,你又论证了这个冀州里有“昆仑山”。

@出山 兄你好!

看了你转来的第二篇文章《也谈“礼仪之邦”(9)第一神山昆仑山》。

你在文章中说:

(1)“女娲补天”发生在“大九洲”时代的中心冀州(赤县洲),神洲在其东南方五千里处。(2)“女娲补天”具体发生在中冀洲中的昆仑山,那个中国文化里的“第一神山”,“万山之祖”。(3)昆仑山就是令世界瞩目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也就是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之山。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1)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你先是继续通过对比中国古代文献和西方古代文献,得出了“女娲大洪水就是诺亚大洪水”的结论。

然后,你又论证了“女娲大洪水时代的‘冀州’,不是禹贡小九州,也不是汉代小九州,而应该是‘大九洲’中的‘冀洲’”。

在论证了“女娲大洪水”时代的冀州是“大九洲”中的冀州之后,你又论证了这个冀州里有“昆仑山”。

由“大九洲”中的冀州有“昆仑山”,你最后就归结到“昆仑山”就是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也就是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之山。

你的思路很清晰,文章的结构很完美。

但是,就像感觉房子的外形漂亮,房子的基础材料,却不怎么扎实,就导致房子虽然好看,却不能够住人一样,我觉得你这篇文章的基础材料,还不够扎实。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2)

首先,就你对比中国古代文献和西方古代文献这个方面来说,我是对西方文化不懂,所以,对于西方古代文献无可置喙,但是,对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古代文献,我相信你的理解,还是有些肤浅的。

这就导致你的中西方古代文献之间的对比,结果是无效的。

比如,就《淮南子卷六 览冥训》中的一段来说,其原文是: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婬水。苍天补,四极正;婬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陽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3)

对于这段记载,你的翻译是这样的:

“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猛兽吞食良民,凶禽捕击老弱。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下鳌足当擎天大柱,堆积芦灰来制止洪水,斩杀黑龙来平息冀州。苍天补好,四柱擎立,洪水消退,冀州平定,狡诈禽兽杀死了,这时善良百姓有生路了。背靠大地、怀抱青天,春天温暖,夏天炽热,秋天肃杀,冬天寒冷。女娲头枕着方尺、身躺着准绳,当陰陽之气阻塞不通时,便给予疏理贯通;当逆气伤物危害百姓积聚财物时,便给予禁止消除。到这个时候,天清平地安定,人们睡时无忧无虑,醒时弃智无谋;或以为牛,或以为马,随人呼召;行动舒缓沉稳,走路漫无目的,视物若明若暗;膧朦无知天真幼稚与天道万物和协,不问缘由,随意闲适不知所归不求所需,飘惚不定不用世间奋斗。到了这时,野兽毒蛇全都收敛藏匿爪牙、毒刺,没有捕捉吞食的欲念。女娲的丰功伟绩,上可以通九天,下可以契合到黄泉下的垆土上,名声流传后世,光晖熏炙万物。他(她)以雷电为车,应龙居中驾辕,青虬配以两旁,手持稀奇的瑞玉,铺上带有图案的车垫席,上有黄色的彩云缭绕,前面由白螭开道,后有腾蛇簇拥追随,悠闲遨游,鬼神为之引导,上登九天,于灵门朝见天帝,安详静穆地在大道太祖那里休息。尽管如此,他们从来不标榜炫耀自己的功绩,从来不张扬彰显自己的名声,隐藏真人之道,以遵从天道。为何这样呢?因为是道德上通九天,所以智巧奸诈就无法生存。”

很明显,你这种翻译,是望文生义的直译,而完全没有顾及到文字背后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就像把成语“首鼠两端”理解成“老鼠的头和身子分别在两头”一样,翻译的内容,和文字原本的意义,是大相庭径,风牛马不相及的。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4)

首先,“往古之时”,是什么时候呢?

根据文章的内容,是女娲氏时代。

而女娲氏时代又是什么时候呢?

我们从女娲氏的一个“娲”字,结合考古发现,判断女娲氏是马家窑文化族群的祖先,也就是大地湾文化和半坡文化的主人。

另外,女娲氏和伏羲氏是同时代的人,而以伏羲氏的“羲”字结合考古发现,可以判断伏羲氏是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主人。

同时,史籍记载,伏羲氏有“代燧人氏继天而王”的事迹。而燧人氏的地望在河南商丘。

考古发现,距今7000年,河南地区的裴李岗文化消失,距今6500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现赵宝沟文化类型的遗址,这证实了伏羲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也证实了伏羲氏“立一百一十一年崩”,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所以,文中的“往古之时”,就是距今7000年到距今6500年的这段时间。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5)

“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这段话明显是对当时天灾人祸的描写。

但是,其中的“四极废,九州裂”,绝对不可能理解成自然灾害的“天塌地陷”。

因为,真实的自然界,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自然灾害的。

那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只能是说,是人类社会的“多极世界”,被瓦解了,天下陷入了分崩离析的混乱之中。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这句话,就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灾害,也可以理解为社会问题,总而言之,就是局面非常糟糕的意思。

“火爁炎而灭,水浩洋而不息”,这就是确确实实的自然灾害了。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这又是既实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也比喻人类社会的恃强凌弱。

“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婬水”。

这几句话里,就包含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厚的文化背景了。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背后是“五行”文化。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6)

那时的“五行”中,是没有“金”元素的,相应的元素是“石”,就是“石生水、石克木、土生石、火克石”。

所以,“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就是通过举行“火克石”的宗教仪式,来企图阻止“石生水”,从而达到制止洪水泛滥的目的。

“断鳌足以立四极”,背后就是“龙马负图,神龟载书”的“河图洛书”文化。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7)

“神龟载书”的那个《洛书》,是一个象数图,就是象征一个事物的高级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结构。

《洛书》里面的阳五,就象征一个事物的大脑,中枢调节机构。而其它八个数,就是这个事物的四个主体结构的本和末两个方面,阴性的偶数为本,阳性的奇数为末。

本是这个主体结构基础、不变的方面;末是这个主体结构发展、变化的方面。

但是,“反者道之动”,本的基础越大,受到的压力越小,它的发展就越小;本的基础越小,受到的压力越大,它的发展就越大。

所以,《洛书》中阳一是阴八的本之末;阳三是阴六的本之末;阳七是阴四的本之末;阳九是阴二的本之末。

“神龟载书”中的四个本——阴二、阴四、阴六、阴八,是分别对应着龟的四条腿的,如果他们团结合作,那么,天下就太平;如果他们相互对抗,那么,天下就不得安宁。

所以,要想天下安宁,四个本,就不要对抗,就相当于要让龟的四条腿,别动。

怎样才能让龟的四条腿,别动呢?

就是让龟的四条腿都断掉,它们就不会动了。

这就是“断鳌足”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断鳌足”就能够“以立四极”呢?

因为,当时的天下,有四大部族,分别是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伏羲氏部族;渭水流域的女娲氏部族;中原地区的共工氏部族;山东地区的东夷部族。

这四个部族,各自建立自己的部族政权,相互独立,这就是“立四极”。

而要想四大部族和平相处,就要断了他们争战的思想和本钱。

这就是“断鳌足以立四极”。

“断鳌足以立四极”是女娲氏所提出的政治主张。

大量出土的“无足玉龟”和“八角星纹”,表明这个政治主张得到了实行。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8)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9)

无足玉龟和八角星纹

而这个政治主张能够得到实行的原因,就是女娲氏还“杀黑龙以济冀州”。

当时,天下最强大的部族,就是从东北地区南下中原的伏羲氏部族。

之所以有“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这样的“祥瑞”出现,就是女娲氏想通过这种方式,劝说伏羲氏不要称王称霸。

但是,伏羲氏风头正劲,不听女娲氏的劝说,女娲氏就只好“杀黑龙以济冀州”了。

“黑龙”,就是伏羲氏部族里面的一个部落。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10)

女娲氏帮助共工氏打败了“黑龙氏”,伏羲氏部族就垮台了,就只好接受女娲氏的“断鳌足以立四极”的主张了。

至于“积芦灰以止婬水”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又是女娲氏根据“五行学说”里面的“火生土”、“土克水”,来举行“以火生土”的宗教仪式,以试图达到“土克水”的效果。其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制止洪水泛滥。

在“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婬水”这四种女娲氏的行为后面,是“苍天补,四极正;婬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等等一系列的描述。

那就都是女娲氏的行为之结果,是对女娲氏的历史功绩的描述,也是对女娲氏的道德品质的赞扬。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11)

对于这一大段描述,你的直译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但是,前面的核心内容翻译错误,你后面的这些正确,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的整个翻译,实际上是与文献的真正内涵,相差很远了。

也正是因为你的翻译与文献的真正内涵相差很远,所以,你的中国古代文献与西方古代文献的比较,就是没有意义的。

你由此而得出的“女娲补天”的故事与“诺亚方舟”的故事是同一个故事的结论,也就是没有论述基础的。

接下来,你论述了所谓的“小九州”和“大九洲”,以试图得出“女娲补天”故事中的冀州,是“大九洲”中的“冀洲”的结论。

《淮南子·地形训》记载:“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你应该是认为,这里的“东南神州” ,就是指我们的整个中国,然后,就根据后面的“正中冀州”,认为以“冀州”为“正中”的“九州”,就是整个世界,就是“大九洲”。

但是,如果你百度一下“神州”这个条目就知道,《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曰:“土则神州中岳。”刘良注:“神州,洛阳也。”

这就是说,我们古代的“中国”,不是现代之中国的含义;古代的“中国”,就是“中央之国”的含义。

而“神州”,就是指古代的“中央之国”,就是指现在的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所以,所谓的“大九洲”,是不存在的;“九州”中的“正中冀州”,就是现在的河北东部和山西一带。

她的所谓的“正中”,实际上是指在当时的“九州”范围内,冀州处于地理上的正中的位置。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12)

在论证了“大九洲”之后,你又引用唐徐坚《初学记》引《河图括地象》的记载:“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认为把这里的“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与上文的“正中冀州”相比较,就知道赤县和冀州它们二者是相同的。

其实,“赤县”就是“神州”,它与“冀州”肯定是不同的。

这里的所谓的“中”,针对不同的对象,也是有不同的含义的。

一个是政治意义上的“中”——“中央”,一个是地理意义上的“中”——“中土”,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你又根据这里的“九州八柱”、“昆仑之墟”、“赤县之州”,联想到“女娲补天”时的“天柱折,地维绝”,从而认为“女娲补天”就应该发生在昆仑山。

其实,所谓的“天柱”,就是政权。

“地有九州八柱”,就是地上有九个区划,其中八个区划为地方政权——“方国”,一个区划为中央政权——“中国”。

而所谓的“昆仑之墟”,她本来就与宗教有关,她有可能是实指一个宗教圣地,也有可能是虚指天上神仙所居之地——“天界”。

这里的“昆仑之墟”,显然是指“天界”。

所以,把“女娲补天”的故事搬到昆仑山,是误会了一些概念,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最后,你又论证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就是昆仑山。

你找了很多证据,但是,这些证据,都抵不了人们的历代相传和习惯认定:昆仑山,就是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之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的那座山脉。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13)

她本是当年庖牺氏部族的宗教领袖西王母所崇拜的神山,当西王母也成为神之后,她就成了“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

在将昆仑山当成喜马拉雅山之后,你再将女娲氏和诺亚合二为一,认为喜马拉雅山就是“诺亚方舟”的停靠之山。

青藏高原发现古代人类(是诺亚子孙的灾后乐园)(14)

其实,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之后,是往西去了的,并且,伊甸园的往东方的路被封了。

那么,亚当夏娃的子孙诺亚,怎么就将他们的方舟,停靠在了东方的喜马拉雅山呢?

并且,洪水过后,他们在西方,就是诺亚,而在东方,就是女娲。为什么东西方的传说,相差这么大呢?

总而言之,发散思维,是创新的灵魂,但是,创新的基础,还是厚积薄发。

你的思维活跃,这是长处。

但是,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导致对文献的理解不足,这就是你的结论,无法被人认可的原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