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州古城几千年(滦州老城的今生与前世)
滦州古城几千年(滦州老城的今生与前世)看看在街头晒太阳的老人,听听推着独轮车卖豆腐的敲打梆子声……这一切都是久违的乡音乡情,那样熟悉,那样亲切。今天的滦州老城,随着时代的变迁,几乎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地方,并由此变得更加安逸、宁静。虽然老城街道狭窄,但是这里汽车也明显比别处少,所以并不拥堵。在我看来,因为没有了过往的喧闹,反而更加闲适、随意。直到1992年搬出老城,我依然深深留恋那些并不繁荣的街街巷巷。即便是离开滦州(原滦县)20多年后,我也经常在梦里回到儿时,回到老城!站在阁上,菜组、饭店、副食品店、百货公司早已物是人非,都已不是往昔的名称,更不是往日的繁华景象。小时觉得很宽的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在今昔看来非常狭窄,对开两个轿车都很费劲。时代的变迁,让我儿时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满目的疮痍和破败。但我依然爱我居住了20多年的老城,爱这里的每一条街道,爱这里的父老乡亲,甚至爱这里的每一个门牌。
滦州老城的今生与前世
从呱呱落地,到参加工作,我就生活在滦河边的滦州老城。这座也就一平方华里的小城,给我留下的是无尽回忆。
儿时的哭泣在这里,儿时的欢笑在这里,儿时的玩伴在这里,儿时的梦想在这里……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仁义胡同,沙子胡同,牛角胡同……每个胡同都留下过我的足迹。
直到1992年搬出老城,我依然深深留恋那些并不繁荣的街街巷巷。即便是离开滦州(原滦县)20多年后,我也经常在梦里回到儿时,回到老城!
站在阁上,菜组、饭店、副食品店、百货公司早已物是人非,都已不是往昔的名称,更不是往日的繁华景象。小时觉得很宽的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在今昔看来非常狭窄,对开两个轿车都很费劲。
时代的变迁,让我儿时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满目的疮痍和破败。但我依然爱我居住了20多年的老城,爱这里的每一条街道,爱这里的父老乡亲,甚至爱这里的每一个门牌。
今天的滦州老城,随着时代的变迁,几乎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地方,并由此变得更加安逸、宁静。虽然老城街道狭窄,但是这里汽车也明显比别处少,所以并不拥堵。在我看来,因为没有了过往的喧闹,反而更加闲适、随意。
看看在街头晒太阳的老人,听听推着独轮车卖豆腐的敲打梆子声……这一切都是久违的乡音乡情,那样熟悉,那样亲切。
走在多年来依然是土路的深邃小巷,时而几声犬吠,我的内心充满慰藉。
滦州老城很小只有一平方华里,共分为四街道。
一粒米里看世界,两根箸间话国情。
《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这“食”的问题,牵涉到人们的肚子,同时牵涉到人们的心、牵涉到人们根本的切身利益。吃得好了,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和谐生活。
早点摊那炸饼、豆腐脑、豆浆,虽然看似单调,但老百姓吃惯了,管他是否单调作甚?
北方人喜欢面食,老城的百姓最爱大馒头,新出锅的馒头面香四溢,顾客络绎不绝。
老城阁上卖粉条的摊位看似很惨淡,但粉条是北方人的最爱,宽的、细的、粉丝,几乎家家餐桌上都缺不了。
滦州出花生,所以街头巷尾卖花生油的商贩很多。花生油香醇,很受百姓们认可,是日常佐餐的主要油料。
冬季,大白菜家家必备,大家经常为了几分钱也要讨价还价,不过“包涵是买主”,买卖还是诚信为本。
在老城南街,五年前曾有一家容颜未改的郝鸿来火烧老店(郝家火烧的一支)。
低矮的房子,那漆黑的房顶不知已经过了多少岁月的磨蚀,那做烧饼的案板,泛着亮红色的油光,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粗粗一看就是一个简单的家庭作坊,却保留着儿时的美食味道。
据传,当年杨三姐来滦县告状,县衙门设在东街,她每次来都跑到南街买郝家火烧吃,因为又便宜又好吃。
店主是郝志义,七旬开外,开朗健谈,面色红润,身体硬朗。他口里总念叨郝家火烧经商遗训:诚信继业经营,努力精细用工;原料纯真实惠,薄利广销文明。
唐山大地震后,我家由二街西街8号院子,搬到了四街仁义胡同,这个胡同很有典故:
清朝年间,在滦县城内东街住着两户人家,西家姓吴,东家姓霍,两家中间是一道火墙。吴家出身绅士,霍家在朝为官。这年,吴家想盖新房,拆掉一段墙,霍家不允,引起一场官司。
知州受理此案,得知两家都不好惹。晚上,知州来到霍家,劝霍家给他父亲去信,寻求办法。
过些日子,霍父来信说“两家争吵为堵墙,让它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哪见当年秦始皇。” 霍家拿信给知州,表示遵父命,让出三尺给吴家。
知州到吴家,说明了霍家的决定。并说:“人家让出三尺,你们也让出三尺,留个胡同方便百姓,可否?”吴家欣然同意,于是吴、霍两家中间留下了六尺宽的胡同,知州将其命名为“仁义胡同”,并制匾悬挂以教后人。
仁义胡同由来的传说,在滦州人世代相传。居民从中受益匪浅。多少年来,附近回、汉民杂居,民族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先人义举,结出了今人精神文明之果。
在四街东街,有杨三姐告状的衙门遗址,前些年大门口修缮了,但是物是人非,衙门里面已经住了很多人家。
老城原来有四个城门,如今城门早就不见了,城墙基本都毁了,就剩下西门口北侧有这样一处旧城墙还在。
老县委大院的门口还保存着,古朴肃穆的门楼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依然能清晰可见,似在诉说往事的变迁。
原来的政府招待所,几经更名,如今“唐山第四色织厂”还挂着,但早已停产黄摊子了。
我刚上小学时,学校在三街,叫城小,读三年级改叫实验小学,80年代末又叫第一试验小学。如今已经人去楼空。
在修缮的老城幼儿园。曾几何时,许多60、70、80后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
“阁上”在滦州人口里是“搞儿上”的谐音,而眼前这些废弃的甚至破败不堪的老房老屋老胡同。
在老城居住的大多是“留守”老人,年轻人都搬去西边新城了,在老城经常看到孝男孝女们“发送”老人的场面。
三街北街做秤的小店不大,因为外面下着雨,几位老人无所事事,就聚在这里闲聊。
因为老城胡同里,很多公共厕所还很原始,所以还能看到掏粪的毛驴车从迎面而来,难闻的臭气着实让人窒息。
在一街东城墙下,一处深深的小巷里,只有老人和相依为伴的小狗在家门口看着行人。
秋收季节,街道上手扶拖拉机“嗒嗒嗒”地轰鸣声,在静寂的老城里格外“刺耳”。
如今的老城,即便是夏季,在路旁闲聊的人都很少,因为越来越多的宅子已经都是“铁将军”把门了。
三街北后营房,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每天都要摇着轮椅在门口坐坐,在好奇地注视着从这里走过的每一个人。
在老城里,每条胡同都很窄,许多地方私家车都不能开进去,所以电动三轮车成了住户的主要交通工具。
老城里,一位腿脚不利索的老人,每天从自家的巷子里费力的走到街边,在早已关门的店铺前坐着晒太阳。
在老城,现在能见到小孩子们玩耍,已经是一种奢望,因为这里连小学都已经搬走了,所以人气越来越差。
老门牌珍藏老记忆。老城在加速没落,我2012年开始系统拍摄老城至今,9年的时间里,“铁将军”把门的人家越来越多。穿行于一条条胡同、一条条小巷,几乎很难看到人,即便看到了,大多也是租房的外地人,或许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空城。
俯瞰一下无数人魂牵梦绕的滦州老城吧!因为我们的根在这里,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心中都依依不舍。
滦州著名摄影家钱兆福先生定格本文作者创作瞬间
编辑:戚恺彧 杨 波
校对:杨 男 曹银珠
摄影:戚 辉 戚恺彧
撰稿:戚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