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蒋捷赏析简短(虞美人听雨蒋捷)
虞美人听雨蒋捷赏析简短(虞美人听雨蒋捷)第三个阶段,:“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是当下的处境,可以想像出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独自一个人僧庐前,依旧是下雨,晚年的生活更加不如人意,疲惫的不只是人的身体,更是人的心。第二阶段:“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在宽阔的江面上,乌云一片,西风吹过,一只离群的孤雁,一叶小舟, 就是一幅“壮年听雨图”,映现出人到中年在风雨飘摇中,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少年时是怎么也不会预料到中年的处境:有天会背井离乡,浪迹天涯,无奈的江上小船中看着风雨袭来,看着船外江阔云低,前路茫茫;听那秋风中传来几声南飞孤雁的哀鸣声 心情可想,何等的凄凉。少年的时候, 在歌楼上听雨,红烛冉冉,在烛光的映照下罗帐轻盈。到了中年的时候,在他乡的小船上,茫茫江面,细雨蒙蒙,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在西风中,江面上一只孤雁发出阵阵哀鸣。而今,又是一个雨天,人已暮年,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淅淅沥沥。回想起
蒋捷
原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少年的时候, 在歌楼上听雨,红烛冉冉,在烛光的映照下罗帐轻盈。到了中年的时候,在他乡的小船上,茫茫江面,细雨蒙蒙,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在西风中,江面上一只孤雁发出阵阵哀鸣。
而今,又是一个雨天,人已暮年,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淅淅沥沥。回想起这一生的经历,悲欢离合都遇到过,就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明吧。
短短一首词,概括人一生。分三个阶段,就如同三个画面,第一个阶段,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借“歌楼”、“红烛”、“罗帐”等,是人生的少年时期,无忧无虑的,又是多情善感的。楼内歌声和着室外雨声, 令人心醉神迷,明灯红烛、昏纱罗帐,让流连忘返,这样莺歌燕舞的欢乐时光,与忧愁悲苦无缘,是作者着力表现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春时光。
第二阶段:“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在宽阔的江面上,乌云一片,西风吹过,一只离群的孤雁,一叶小舟, 就是一幅“壮年听雨图”,映现出人到中年在风雨飘摇中,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少年时是怎么也不会预料到中年的处境:有天会背井离乡,浪迹天涯,无奈的江上小船中看着风雨袭来,看着船外江阔云低,前路茫茫;听那秋风中传来几声南飞孤雁的哀鸣声 心情可想,何等的凄凉。
第三个阶段,:“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是当下的处境,可以想像出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独自一个人僧庐前,依旧是下雨,晚年的生活更加不如人意,疲惫的不只是人的身体,更是人的心。
最后一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是人从少年的不识愁滋味,到暮年寄人篱下,孤独与凄凉,欲语泪先流,这是作者,面对萧萧秋雨,对付一生经历发出不尽的慨叹,满怀愁绪,仰问苍天,为什么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总是这样的无迹可循?如今只能听任雨打窗棂,一直到天明了。
全词折射出词人由年少时的欢乐无忧,到中年的惆怅彷徨,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的心情,这是亡国者的哀痛,也是失志者的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