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子苏东坡(千古文豪苏东坡)
千古第一才子苏东坡(千古文豪苏东坡)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其实这应该是第二次读了,这书买回来已多年了,前几年读时是泛泛的,记个大概,那时,只觉得林语堂的文字功夫真是不一般,文风细腻流畅,文词华美,对苏东坡的生平资料掌握详实,有理有据。但略读一遍,也只看个热闹,记我所需。直到有一天,看网上的一段视频是聊苏东坡的,于是也产生了想写一写苏东坡的想法,就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找出有关苏东坡的书文细细品读。以前对苏东坡的了解也仅限苏东坡一些知名的诗词而已,虽然能背出十首二十首的,但仍然属于爱好中的一知半解,但当读完《苏东坡传》,了解苏东坡时,那认知完全不一样了。神奇的是,自己的古文知识并不怎么好,这回再读苏东坡那些古文,连注释都没有,竟然读的津津有味,还能读懂了。我自认为,那一刻与这大文豪的气场相通了。世间的人与事是有缘分的,四十多年前买的《苏东坡诗词选》,一直是偶尔翻一翻,十几年前买的《唐宋八大家》也只是看
千古文豪苏东坡,
才气盖世屡贬谪;
临皋亭前闲云远,
黄泥板路醉酒卧;
东江逝水咏赤壁,
高台对垒明月歌;
纵历乌台蒙冤案,
人生豁达任岁磨。
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其实这应该是第二次读了,这书买回来已多年了,前几年读时是泛泛的,记个大概,那时,只觉得林语堂的文字功夫真是不一般,文风细腻流畅,文词华美,对苏东坡的生平资料掌握详实,有理有据。但略读一遍,也只看个热闹,记我所需。直到有一天,看网上的一段视频是聊苏东坡的,于是也产生了想写一写苏东坡的想法,就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找出有关苏东坡的书文细细品读。以前对苏东坡的了解也仅限苏东坡一些知名的诗词而已,虽然能背出十首二十首的,但仍然属于爱好中的一知半解,但当读完《苏东坡传》,了解苏东坡时,那认知完全不一样了。神奇的是,自己的古文知识并不怎么好,这回再读苏东坡那些古文,连注释都没有,竟然读的津津有味,还能读懂了。我自认为,那一刻与这大文豪的气场相通了。世间的人与事是有缘分的,四十多年前买的《苏东坡诗词选》,一直是偶尔翻一翻,十几年前买的《唐宋八大家》也只是看一些名篇而已。直到今天才静心品读,而且还读出了味道。应当算是与这位文毫有一份“文缘”。于是就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分段写点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买来原材料,炒出点自己的菜,也可能学做了别人的菜,但愿能炒出自己的味道。
(一)神一般存在的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这名字是有故事的,以后在说,先出场亮个相。你可以先认为他是一个人,也可以认为他是两个人。
常言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两句话应是绝对真理,但放在苏轼身上,这话好像不成立了。林语堂这样评价苏轼:“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苏东坡很难有第二个。这话也有点过,按辩证法观点,世上事物没有绝对的,就算是真理,它也是相对的。但辩证法又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说,特殊性也是有的,而且,特殊性也经常存在。苏东坡就应是那个特殊的存在。
翻开中国古代史,能称为“文豪”的没几个人,但除苏东坡以外的人,我觉得都有点免强。为什么这么说?先看看何为“文豪”,词典上的解释为,杰出而伟大的文学家。而“豪”又指具有特殊才能、气魄大、直爽、无拘束等含义。如此说来,称为“文豪”的人,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才能与贡献,更与个人的性格气质有着直接的关联。纵观古代文学家诗人中,有文学才能与特殊贡献的人可以说灿如星晨,但具备这种性格气质的唯有苏东坡。
下面这段有点长,是林语堂评价苏东坡的原话,完全可证明苏东坡的无人超越。
“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民胞物与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为父兄、为丈夫,以儒学为准绳,而骨子里则是一纯然道家,但愤世嫉俗,是非过于分明。以文才学术论,他远超过其他文人学士,他自然无须心怀忌妒,自己既然伟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对人温和友善,对自己亦无损害,他是纯然一副淳朴自然相,故无须乎尊贵的虚饰;在为官职所羁绊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处此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
林语堂留洋出美时带的几箱子的书,全是苏轼现存的文集和有关苏轼的生平资料,是认真研究了苏轼的。他用了三年多时间写了《苏东坡传》,而且用英文写就。林语堂作为近代文学大家,著名学者,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唯独对苏东坡情有独钟,下这么大功夫,为苏东坡作传,也足见苏东坡的地位。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序言中的这段话可以说,摡括了苏东坡一生的精神特质,就这些性格特质而言,你翻遍中国历史找不出第二个,怕是一个近似的也没有。
有道是,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苏东坡的才华与精神气质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再看看苏东坡全领域的才华,那是横扫千君如卷席。
论文学,唐宋散文八大家,苏东坡占其一。其实还有他爹苏洵,其弟苏澈,那咱就不说了。苏东坡是响当当的文坛领袖,又是名符其实的古文四大家之一。
论能力,二十一岁出仕,皇帝高兴的说,为子孙发现了未来的宰相。有谁会在二十出头崭露头角,被皇帝这样赞誉过。
论书法,他的尚意书风,风靡一时。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苏黄米蔡四家书法,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今人学书法的楷模与典范。
论诗词,诗被称为宋四家,一生留下了四千多首;词一生留下了三百多首,词分两派,所谓两派既两种风格,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论书画,苏东坡一副木石图能拍卖四个亿。
论教书,苏东坡有苏门四学士,培养了海南第一位举人。海南当年那可是蛮荒之地,被贬儋州竟有许多人几千里追随,求学求教。
论音律,自写词不说了。自己编曲,自己弹唱,自创的定州秧歌到现在还在传唱。
论美食,据统计,历史上有66道菜与苏东坡有关,东坡肉、东坡肘子现在仍然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论气度,一生屡遭贬谪,历行八州,身行万里,太多的时间行走在风餐露宿,被贬谪的路上。但是他却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面对逆境,他达观睿智、豁达智慧、幽默风趣无人能出其右。硬是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潇洒的人生。
论人品,“他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淡谐,具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一一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的。”这是林语堂对苏东坡高度的评价,也是深深的敬仰与钦佩。
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说:旅行,不想跟李白,李白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清苦,为人又太严肃,而苏东坡很好,他幽默有趣,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论政治,论佛教,论瑜伽……,林语堂说,苏东坡一直卷在政治的漩涡之中但从无勾心斗角与利益的谋算,他刚猛激烈,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狗苟蝇蝇的政治勾当之上,苏东坡自有其迷人魔力的,而如魔力之在女人,美丽芬芳之在花朵。
诗文也,品性也,千古一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