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是孙中山左膀右臂)

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是孙中山左膀右臂)陈其美1909年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宣传革命,又协助于右任创办著名的《民立报》。清宣统二年(1910年)与宋教仁、谭人凤、杨谱生等人组织中国同盟会中会总部,以推动长江流域的革命活动。因陈其美在上海有社会基础,熟悉情况,又是杨谱生的亲戚,就委托他为庶务,主持日常工作。1911年11月3日在上海发动起义,上海光复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随即又攻克浙江巡抚衙门,组织苏浙镇沪联军攻克南京。他在上海结交青帮作为羽翼,成为青帮在上海的头领。并且是大侠霍元甲的知音,创办精武武术学校,以霍元甲为总教师,吸收大批江浙资本家如虞洽卿、王一亭、沈缦云等加入中国同盟会,通过他们结交了李平书、朱葆三等商界闻人、社会名流,推动他们赞助革命,从而掌握了商会、商团武装等,使中国同盟会在上海有了比较扎实的社会基础。到了29岁,才在弟弟等的资助下东渡日本。在日本的两年他先后学习过警察、法律和军事学。同年(1906年)

5月18日,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沉痛的日子,1916年5月18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关键人物、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人物陈其美被袁世凯的刺客暗杀。这在当时给中国民主革命和同盟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袁世凯为什么出70万大洋巨款买陈其美的人头?

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是孙中山左膀右臂)(1)

让我们在陈其美先生103周年祭日之际,回顾下他“大器晚成”的不凡人生。

陈其美(1878年1月17日—1916年5月18日),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蔡元培称其可与历代侠士齐名列传,并盛赞陈其美为“民国第一豪侠”。

清光绪四年(1878年),陈其美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商人家庭,读过七年私塾,15岁丧父,在一个小镇的当铺一共当了12年多的学徒,27岁到上海做了两年同康泰丝栈的佐理会计。

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是孙中山左膀右臂)(2)

到了29岁,才在弟弟等的资助下东渡日本。在日本的两年他先后学习过警察、法律和军事学。同年(1906年)冬加入同盟会,并介绍同乡黄郛、蒋介石等入会。和同时代的浙江籍革命党人相比,他出道较晚,与光复会也毫无渊源。那个时候的他并不出色,直到回国时仍是默默无闻。可以说是大器晚成。

陈其美崭露头角是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回国后在上海的活动。从1907年到1910年是同盟会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在这种困境下陈其美在上海重整旗鼓、打开了局面,从空言渐进于实行,“党势为之一振”,因此引起了远在海外的孙中山的注意。1910年与宋教仁、谭人凤等人组织中国同盟会中会总部,以推动长江流域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是孙中山左膀右臂)(3)

(陈其美《右一》与孙中山先生合影)

他在上海结交青帮作为羽翼,成为青帮在上海的头领。并且是大侠霍元甲的知音,创办精武武术学校,以霍元甲为总教师,吸收大批江浙资本家如虞洽卿、王一亭、沈缦云等加入中国同盟会,通过他们结交了李平书、朱葆三等商界闻人、社会名流,推动他们赞助革命,从而掌握了商会、商团武装等,使中国同盟会在上海有了比较扎实的社会基础。

陈其美1909年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宣传革命,又协助于右任创办著名的《民立报》。清宣统二年(1910年)与宋教仁、谭人凤、杨谱生等人组织中国同盟会中会总部,以推动长江流域的革命活动。因陈其美在上海有社会基础,熟悉情况,又是杨谱生的亲戚,就委托他为庶务,主持日常工作。1911年11月3日在上海发动起义,上海光复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随即又攻克浙江巡抚衙门,组织苏浙镇沪联军攻克南京。

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是孙中山左膀右臂)(4)

(陈其美任沪军都督时留影)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陈其美也辞去沪军都督,但他没有去北京就任工商总长。

直到1912年秋天,他才与黄兴继孙中山之后进京。孙中山曾乐观地向袁世凯建议,请袁练兵十年,自己修铁路十年,黄兴开矿十年,陈其美兴工商十年,就可以富国强兵。孙中山被委任为全国铁路督办,黄为矿务总办。据英国外交官的报告说陈其美“将被派往国外调查政治制度”,袁世凯曾经要送陈其美17万元,作为出洋游历之资,劝他勿问国事,遭到他的拒绝。

不久,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孙中山提出诉诸武力,陈其美当时是支持黄兴“法律解决”主张的。孙中山最终也表示同意,在此期间坚持了四个月司法解决,并未武力行动,但袁世凯却率先攻屠九江,发动内战,挑起内乱,江西都督李烈钧在一周后被迫宣布自卫抗暴,二次革命爆发。由于军事实力悬殊,二次革命失利,袁世凯出五万元的赏格缉拿陈其美。1913年11月,陈其美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失利后,孙中山进行了反思:革命党不能群龙无首,或互争雄长,并据此组建中华革命党,手订了入党之誓约。而就是这一誓约中关于“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一词、入党人须于署名下盖指模,黄兴认为不够平等,党内同志多方设法弥缝分歧未果,黄兴远走美国。在这场争论中,陈其美扮演的角色既重要又微妙。这种作用不仅在于他以入党的实际行动支持了孙中山,更因为在黄兴赴美后,陈其美发出了《致黄克强劝一致服从中山先生继续革命书》,信中提出了政党政治的一种理论,而为孙中山所激赏。孙中山特把此信作为附录收入《建国方略》,可见陈其美主张和孙中山的思想十分契合。

民国三年(1914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并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日益暴露。同年2月陈其美与许崇智奉孙中山之命前往广东秘密筹备建立中华革命党。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在上海秘密活动的消息很快被袁世凯得知,于是立刻派其爪牙郑汝成率重兵屯防上海,兼控制海军,并且收买暴徒“残害党人,压抑革命势力”。当时上海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陈其美等人决定暗杀郑汝成,挫一挫袁世凯的锐气。

民国四年(1915年)11月10日,这一天是日本天长节,当时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总领事要开会庆祝,而上海镇守使、海军上将郑汝成因是上海最高军政首长,照例也应前往祝贺。所以陈其美便将暗杀行动安排在这一天。陈其美安排精于枪法的王晓峰、王明山二人埋伏在英租界外白渡桥一带负责暗杀郑汝成。王明山将第一枚炸弹掷向郑汝成的座车,只听“轰隆”一声,车盖爆裂,郑汝成当场重伤,车被迫停下。而埋伏在一旁的王晓峰立刻冲上前,用枪对准郑汝成头部连开十枪,袁世凯的海军上将郑汝成当场毙命。王晓峰、王明山也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此后,陈其美数次起兵讨袁,成为袁世凯的眼中钉。袁先派人给陈其美送去70万元,让陈出洋游历,并威胁说,否则就用这笔钱作经费,买通刺客对他下手。陈其美听说后哈哈大笑,予以拒绝。袁世凯于是命令驻军上海的张宗昌负责刺杀陈其美。两次刺杀陈其美失败后,袁世凯派他的贴身卫士袁继良带着一个名叫李海秋的人来到上海。

当时,中华革命党经费极缺,陈其美整天为此事发愁。李海秋开设了一家“鸿丰煤矿公司”,扬言购买日本机械,需要向日本银行贷款,想请陈其美做中间介绍人,贷款100万元,可得百分之三十的回扣,陈当即答应。1916年5月18日下午,李海秋带领同伙程国瑞来到陈宅“谈生意”,借机刺杀了陈其美。

陈其美死后,袁世凯的70万现大洋就成为冯国璋、张宗昌和程国瑞的赏金了。

就这样,一位杰出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死在了为革命筹措经费的谋杀骗局中。

陈其美死后,孙中山先生悲痛万分,流泪不止,当场手书“失我长城”四字,以志其哀。陈其美死后,海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的唁电、祭文、挽联、挽额络绎不绝。

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是孙中山左膀右臂)(5)

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是孙中山左膀右臂)(6)

陈其美墓位于湖州市南郊岘山东麓,距市区约2公里,墓始建于1918年,1934年进行扩建,1998年进行重修。石碑坊匾额正中有孙中山手书“成仁取义”四大字。两旁石柱对联,分别有于右任和蔡元培所题。于右任题词:“春尝秋禘生民泪,山色湖光烈士坟”,蔡元培的题词是:轶事足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洵是鲁连子房一流”。墓前石碑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陈公英士之墓”。

目前陈其美墓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壹点号《节日研究》出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 综合整理,参考资料: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陈其美。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