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备的两个得力大将(此二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

刘备的两个得力大将(此二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不管是田豫,还是陈群,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如果他们没有离开刘备,一定能够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为刘备争夺天下,再添一笔助力。可惜的是,他们终究没有留在刘备身边,反而加入了曹操的阵营,并远离了三国角逐的战场。陈群虽然颇有大才,却并不擅奇谋,所以他加入曹魏阵营之后,并没有担任谋士之类的角色,因此到了如今,他的名声不及郭嘉、程昱等人响亮。不过他对曹魏贡献却不小——他不但主持修订了《魏律》,还是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要知道,因为战乱不断,人口流动极大,举孝廉等选拔人才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他所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虽然也有弊端,却非常适合时代的需求。他的这一创举,不管是对曹魏,还是历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样一个能看透时局,又颇有大才的人物,如果不离开刘备,或许能让刘备少走不少弯路吧?到了曹丕时代,他再次被派往边疆,而且这一次他是独当一面。为了更好的维持边疆稳定,他先是挑拨离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266期 文/无常奉天玉)

刘备的两个得力大将(此二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1)

提起刘备,没有人会陌生,不管是他出身微末,却凭借自己的能力与魅力,终成一方诸侯,最终以东西二川为基础,建立蜀汉的经历,还是他麾下的文臣武将,大多数人都能耳熟能详。尤其是提到他的属下时,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卧龙凤雏,想起五虎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刘备最初想要称霸天下,最倚重的左膀右臂,虽是一文一武,却并不在这七人之中。而且这两个人,最终都离刘备而去,投靠了曹操。他们分别是谁呢?

刘备的两个得力大将(此二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2)

田豫,字国让,是渔阳人氏。当初刘备势单力薄,无奈寄公孙瓒篱下的时候,他不但挖来了赵云,还得到了田豫的主动投奔。只不过田豫并未能为刘备效力太长时间,当刘备率兵救援徐州陶谦,并被表为豫州刺史的时候,他便因母亲需要有人照料,而无奈离开了刘备。《三国志·田豫传》记载:“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刘备的两个得力大将(此二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3)

田豫在刘备麾下的时候,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为何刘备如此惋惜呢?是因为他假仁义吗?答案是否定的,刘备是一个非常有知人之明的人,他早就看出了田豫颇有能力。离开刘备之后的田豫,先投公孙瓒,后来到了曹操的麾下。他在为曹操效命期间,曾随曹彰一起讨伐乌桓叛乱,在军队突遇敌军埋伏,乱作一团的情况下,他迅速根据地势调整阵型,不但击退了伏兵,还击溃了援军。

刘备的两个得力大将(此二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4)

到了曹丕时代,他再次被派往边疆,而且这一次他是独当一面。为了更好的维持边疆稳定,他先是挑拨离间,使各部落之间相互攻伐,之后又为了避免一家独大,适时出兵干预。不管是他的手段,还是他的用兵能力,都非常的出众,曾一度威震北疆。《三国志》称“自是胡人胆破,威震沙漠。”试想,这样一个文韬武略,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若没有离开刘备,将会为刘备争夺天下,提供多大的助力?

二、陈群

刘备的两个得力大将(此二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5)

陈群,字长文,出身于多出奇才的颖川,是当时的名士。刘备出任豫州刺史的时候,曾征召他为别驾。他并非坐谈客,只会纸上谈兵,反而非常有大局观,当初陶谦去世,众人皆推举刘备为徐州牧时,他便提出了反对,说刘备就算拿下徐州也守不住,毕竟袁术颇有野心,吕布也很可能做出偷袭的事情。刘备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最终失了徐州,并后悔不已。彼时他却已借机脱离了刘备,到徐州避难,并在徐州城破之后,投靠了曹操。

刘备的两个得力大将(此二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6)

陈群虽然颇有大才,却并不擅奇谋,所以他加入曹魏阵营之后,并没有担任谋士之类的角色,因此到了如今,他的名声不及郭嘉、程昱等人响亮。不过他对曹魏贡献却不小——他不但主持修订了《魏律》,还是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要知道,因为战乱不断,人口流动极大,举孝廉等选拔人才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他所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虽然也有弊端,却非常适合时代的需求。他的这一创举,不管是对曹魏,还是历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样一个能看透时局,又颇有大才的人物,如果不离开刘备,或许能让刘备少走不少弯路吧?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不管是田豫,还是陈群,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如果他们没有离开刘备,一定能够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为刘备争夺天下,再添一笔助力。可惜的是,他们终究没有留在刘备身边,反而加入了曹操的阵营,并远离了三国角逐的战场。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