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独白:社会主义者梵高 渴望生活梵高传书评
梵高传独白:社会主义者梵高 渴望生活梵高传书评此书所呈现的梵高是个理想主义的,现实中不断碰壁且走向毁灭的英雄形象,代表着对现实人生的一种不甘,多数人的天赋和能力根本达不到自己的理想。面对自己无法达到的理想,人会产生一种无力感,需要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去寄托他的理想。梵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独特的人生轨迹及社会遭遇。更是折射了我们对自己人生目标以及可能会面对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思考;作者就是以梵高为切入点,进而以此去探讨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撞之间的撕裂感。国人常说“莫以成败论英雄”,就是说我们面对英雄时,尤其是悲剧英雄,不应以成败去评论。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是崇拜他,这是我们潜意识里对现实的反抗。在文学创作之中,悲剧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题材;尤其是悲剧英雄,其自身还代表了一种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的溃败,这赋予了悲剧一种崇高的意义,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无法通过自己去改变事情赋予自己的结果。反而被事情推着走,所以理想主义就代表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抗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战士和苍蝇》鲁迅
悲剧英雄的象征和理想主义在文学创作之中,悲剧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题材;尤其是悲剧英雄,其自身还代表了一种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的溃败,这赋予了悲剧一种崇高的意义,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无法通过自己去改变事情赋予自己的结果。反而被事情推着走,所以理想主义就代表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抗,比如我们通常对理想主义者带有极大的同情心;例如项羽,切.格瓦拉,托马斯.桑卡拉,而且人们还会赋予英雄某些特质,来凸显英雄的光辉和与众不同,好比史书中常见的皇帝出生时的各种异象。
托马斯·桑卡拉(Thomas Sankara)(1949年12月21日,亚科,--1987年10月15日,瓦加杜古。)布基纳法索军事和政治领袖、政治家、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泛非主义理论家、国务活动家、军事家。1983年8月4日--1987年10月15日任布基纳法索总统。他被称为"非洲的切·格瓦拉"。
理想主义的悲剧英雄,往往同时也会有宿命论的影子,命运的终点一定是毁灭。
国人常说“莫以成败论英雄”,就是说我们面对英雄时,尤其是悲剧英雄,不应以成败去评论。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是崇拜他,这是我们潜意识里对现实的反抗。
此书所呈现的梵高是个理想主义的,现实中不断碰壁且走向毁灭的英雄形象,代表着对现实人生的一种不甘,多数人的天赋和能力根本达不到自己的理想。面对自己无法达到的理想,人会产生一种无力感,需要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去寄托他的理想。梵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独特的人生轨迹及社会遭遇。更是折射了我们对自己人生目标以及可能会面对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思考;作者就是以梵高为切入点,进而以此去探讨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撞之间的撕裂感。
我对传记文学的看法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多数人对于梵高的理解来自于本书,其实我们应该了解我们喜欢梵高的到底是什么?是喜欢梵高的画?还是喜欢梵高追求理想的行为?对于传记文学我们也应该有明确的区别意识,传记文学首先它是以文学性为定义的?还是以传记的真实性为目的?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侧重点,甚至一些名人自传之中有些地方,也会进行刻意地掩盖事实,并不是说传记文学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真实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梵高为了情人割耳朵以及梵高自杀的事情其实在事实中并没有那么怪异.首先他的耳朵并不是全被割下来了,根据档案记录他留了一部分耳垂,另外一种据说更接近真实的说法则是说有几个青少年不幸枪支走火;当时的梵高正好在马厩,后背被一枪打中,梵高并不打算追究这几个年轻人的过错。于是便因为伤口感染以及大出血而死,首先我们得把梵高从神坛上弄下来,我们才能了解梵高这个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去了解他的一生
这本梵高传是欧文·斯通的第1部作品,他通过文学性地描写了梵高作为一个在艺术史上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画家,他的作品为以后的印象派画家具有引导性的作用。同时他又启蒙了后面的抽象派和野兽派画家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梵高具有先驱性。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任何具有先驱性意义的人,用咱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当时那个学院派掌握绘画话语权的时代,所有作品几乎都是为了反映达官显贵或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画家与商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脱离经济规律,凡事都有例外,梵高就是这个例外。
梵高其人阅读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无法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因为书中反复出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及行为,包括梵高是否是欧文·斯通自己政治诉求的一种表现,还是真实的历史情况反映。在这个方面我无法做出定论,但是我可以确定至少欧文斯通他本人对社会主义是包容的。
可以说《渴望生活》之中的梵高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与平等思想的一个纯粹而善良的人,且带有一定的神经质和敏感性。作者在书本的一开始是就用了很长的一个段落去书写梵高在画廊工作,那些漫画的人来选画的时候,他们所挑选的那些绘画。在梵高眼中都是非常粗俗的绘画,而且又用非常幽默的口气说这些人总是可以从精品中挑出来品味非常低的作品。
作者从一个侧面的角度去衬托出梵高对于绘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性,在这里我再一次重复我所说的。这个梵高是作者在书中所写的梵高,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梵高没有必然性联系。
虽然这本书叫做《渴望生活》,但按真正的英翻译过来的话应该是“渴望着生活”。也就是说梵高一直渴望着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对于他而言是一种人人平等,没有痛苦的乌托邦的理想社会。
书中的人与事人生的路有很多,但是关键的只是在那么几个节点的选择。所以我只摘抄书中几个我认为对梵高拥有重要意义的节点去进行简单的论述,否则一味地将书中的内容介绍。反而失去了阅读时的乐趣,也是为了避免剧透。
梵高在瓦姆村当福音传教士的工作对他日后的思想是有很大的触动的。当地的矿工在极端贫穷与危险中生活,即使信仰上帝会给他们带来对未来的希望。但是他们的淳朴与乐观,并没有帮助他们远离苦难,上帝对于现实生活根本完全无能为力。矿工被资本家剥削而无法逃离;为了贴近工人的生活,也为了工人能够接纳他,梵高从豪华的乡间小别墅搬到贫寒的窑洞。他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帮助当地贫苦的工人,包括将自己所有的衣服平分给那些穷苦的人,他对于社会阶级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觉得不应该有人干这么累的活,受这么苦的罪,收入还这么微薄,但是当他向资本主义家也就是向煤矿老板反应时,却被他们以各种理由搪塞,避重就轻。资本家根本没有任何想要改变这个社会的想法,于是梵高只能依靠自己尽可能地去改变当地的生活,但是上层的宗教贵族和精英们对梵高的行为却嗤之以鼻,他们认为梵高这种跟工人同吃同住一起生活的行为,反而给宗教抹了黑。从原具有神性的宗教神职人员变为了普通的“刁民”。
梵高在博里纳日,比利时煤矿区(瓦姆村)创作的早期纸上作品
梵高为什么要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书中明确指出文森特家族在荷兰是一个大家族.梵高的确出生于上游社会,同时书中也提到了提奥每个月会给梵高一百法郎的生活补助,相当于当时大学教授一个月的工资。也许他的生活并没有书中写得这么痛苦,在这一个阶段内,梵高突破了宗教的禁锢,宗教对现实生活没有任何改变。再多的说词也无法改变现实生活的苦难,要想改变生活的苦难。只有另寻他法,而不依靠宗教。
在梵高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失去传教士的身份之后,他有很长一段的时间处于消极状态;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到来并没有改变这个村庄的苦难,于是他甚至不愿意跟村庄里的人对视,随着时间的发展,梵高需要一个需要发泄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寻找理解的通道;于是梵高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是通过绘画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在他绘画的早期就已经明确了为劳动者作画的信念,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类似先知的角色定位。在这里他很简单地描述了梵高的作画特点是一种类似原始人的质朴,这种质朴的感觉就是毕加索所说的“我很早就能画的像大师拉斐尔一样好,但是我却花了一辈子学习像儿童一样去画画。”这就是为什么抽象画家以及后现代主义者总是去绘画很笨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