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芮2012年夺冠(李雪芮捐赠奥运夺冠球拍和金牌仿制品)
李雪芮2012年夺冠(李雪芮捐赠奥运夺冠球拍和金牌仿制品)她说:从另一方面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职业运动员的道路。这几年中国羽毛球不断改革,青少年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在心智比较成熟,训练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决定是不是走职业的道路,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评价是否适合走职业道路。即便最终没有打职业,把羽毛球作为一项终身爱好,强身健体,娱乐交友,甚至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也是很好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想要踏上职业的道路,首先要明确,这是一条非常艰苦的路。外界看到的鲜花掌声背后,其实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有枯燥的技术体能反复练习,有不可避免的伤病带来的困扰,有成长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的无奈,也有在比赛中遭遇失利的挫败。总之,职业羽毛球道路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能走下来的都是勇士,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当想要走职业道路的时候,不管是自己,还是家长,一定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孩子真的能吃得了苦中苦吗?当然,如果你能坚持走下去,登上冠军领奖台的感觉
6月29日上午,重庆体育博物馆文物展品征集举行李雪芮专场捐赠活动。李雪芮捐赠2012年伦敦奥运会夺冠时所用的球拍和金牌仿制品,同时分享了10年前伦敦奥运会夺冠背后的故事。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强桢等领导出席捐赠仪式。
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由英国艺术家大卫-沃特金斯设计,直径85毫米,重量400克。伦敦奥运会会徽位于金牌视觉焦点处,泰晤士河穿过金牌中央,四周采用了粗细变化不一,纵横交错的线条,整体设计抽象而大胆。李雪芮夺冠时所用球拍拍线30磅,缠白色手胶,重庆很多羽毛球选手也在使用同款型球拍。
奥运会金牌并不是纯金的,是因为拼搏,金牌和球拍才更显得珍贵。李雪芮介绍,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首先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奥运会是最高舞台,能够夺得奥运冠军,对于每一个运动员来说都是最重要也是最幸福的事情。
李雪芮说,那届奥运会之前,她其实还不算队里的绝对主力,奥运会的资格看上去也比较远。但是她没有放弃,珍惜每一次机会,重视每一次比赛,只要还有希望,就不会停止努力。就是凭借这股劲头,在半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足够的奥运积分,获得了参赛资格,但是从当时队内排名来看,也只是奥运会的3号选手,外界的期望也不高。但她没有低看自己,觉得既然来到奥运会,就一定要展现最好的自己,用实际行动让外界认识自己。所以那届奥运会,她是拼下了一块奥运金牌。
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她不管是技战术还是心理、经验都不算最巅峰的时候,但是有年轻的拼劲,有不怕一切的态度,就能够战胜一切看起来难以攻克的困难。所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她来说很重要,不仅仅是一个奥运冠军,更重要的是在获得冠军这个过程当中,体会到不惧困难、敢于拼搏、敢于释放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在之后的职业生涯,包括退役之后进入新的领域,都一直激励着她,帮助她不断进步,敢于直面挑战。
在重庆,第九届李雪芮杯业余羽毛球公开赛刚刚结束,越来越多的市民喜爱羽毛球这项运动,特别是很多青少年,希望踏上职业羽毛球之路,李雪芮对他们提出了建议。
她说:首先非常开心能够通过市体育局和大渡口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李雪芮杯成为重庆市的品牌赛事,感谢大家对李雪芮杯的积极参与,让更多的人认识羽毛球、喜欢羽毛球。希望更多的人通过羽毛球项目、通过比赛感受到羽毛球带给大家的健康、快乐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突破。
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想要踏上职业的道路,首先要明确,这是一条非常艰苦的路。外界看到的鲜花掌声背后,其实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有枯燥的技术体能反复练习,有不可避免的伤病带来的困扰,有成长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的无奈,也有在比赛中遭遇失利的挫败。总之,职业羽毛球道路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能走下来的都是勇士,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当想要走职业道路的时候,不管是自己,还是家长,一定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孩子真的能吃得了苦中苦吗?当然,如果你能坚持走下去,登上冠军领奖台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她说:从另一方面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职业运动员的道路。这几年中国羽毛球不断改革,青少年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在心智比较成熟,训练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决定是不是走职业的道路,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评价是否适合走职业道路。即便最终没有打职业,把羽毛球作为一项终身爱好,强身健体,娱乐交友,甚至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也是很好的。
当然,无论是走上职业道路还是作为一个爱好者,希望大家对羽毛球的热爱能一直保持,不忘初心,能时刻回想起最初接触羽毛球时的那份快乐,就够了!
现在,李雪芮已经入职重庆大学并担任副教授,负责专项班和工体的教学任务。在做好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希望和团队继续推广、普及羽毛球运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希望吸引更多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加入重庆大学,加快建设重庆大学羽毛球高水平运动队和羽毛球精品课程。同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体育文化传承,希望更多市民关心支持重庆体育博物馆。
来源:重庆体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