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异氰酸酯行业介绍(视界异氰酸酯的发展概述)

异氰酸酯行业介绍(视界异氰酸酯的发展概述)更多精彩免费行业资讯,欢迎点击链接http://www.shijiezx.com/news/show.php?itemid=1bef905609634c8e查看。改性异氰酸酯由于异氰酸酯常温下为固体,稳定性差,所以必须经过处理来使之改性,提高其稳定性氨酯改性异氰酸酯(U-异氰酸酯)就是采用低分子的聚醚或多元醇与过量的异氰酸酯反应而成;还有碳化二亚胺改性异氰酸酯(C-异氰酸酯),这些改性后的异氰酸酯常温下都为液体,稳定性也很好。非光气化制备异氰酸酯除光气化法外,其它合成方法都统称非光气化法。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是羧基法、异氰酸与烯烃反应合成法和金属氰酸盐等方法日本和美国都在开发研究羧基法,羧基法是直接用硝基化合物与CO在高温高压下,以贵重金属(如佬、钯等)作催化剂。由于该法避免了剧毒的光气,流程也得到了简化,但需要大量的贵重金属,且不易回收,所以到目前为止还处在实验开发阶段。这极大地吸引了世界

异氰酸酯是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虽然在有机化学建立初期,人们已经知道了它,但在工业上的实际应用却整整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聚氨酯的种种特点从而使得异氰酸酯在德国、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国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下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异氰酸酯的发展情况吧。

异氰酸酯行业介绍(视界异氰酸酯的发展概述)(1)

1848年,首先用硫酸二乙酯和氰酸钾合成异氰酸酯。19世纪著名的化学家都对其性质进行过研究。1869年初步确定了异氰酸酯的结构,1884年发现光气和胺反应可制成异氰酸酯。但这个重要发现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21年报道了异氰酸酯与烯酮有类似的结构以后人们才开始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

1937年德国化学家在美国,采用二异氰酸酯和二醇合成了可以抽丝的聚氨酯,不过当时制成的聚氨酯材料不及尼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继续进行采用聚氨酯制备塑料、纤维、粘合剂、涂料的研究工作,这样就奠定了异氰酸酯的工业发展基础1950年在美国实现异氰酸酯的工业化生产。当前世界聚氨酯及其基本原料异氰酸酯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即一种以异氰酸酯为主的低NCO预聚体。它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伸长度和低模量,适用于要求高性能密封剂的场合。

耐光异氰酸酯含有苯环的芳香族异氰酸酯一般不具有光稳定性,因为这类异氰酸酯容易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发色的醒式结构,而脂肪族异氰酸酯不含苯环,所以比较稳定,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DIPDI氢化XDI也是为了进一步改变XDI的耐光性而开发的。

改性异氰酸酯由于异氰酸酯常温下为固体,稳定性差,所以必须经过处理来使之改性,提高其稳定性氨酯改性异氰酸酯(U-异氰酸酯)就是采用低分子的聚醚或多元醇与过量的异氰酸酯反应而成;还有碳化二亚胺改性异氰酸酯(C-异氰酸酯),这些改性后的异氰酸酯常温下都为液体,稳定性也很好。

非光气化制备异氰酸酯除光气化法外,其它合成方法都统称非光气化法。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是羧基法、异氰酸与烯烃反应合成法和金属氰酸盐等方法日本和美国都在开发研究羧基法,羧基法是直接用硝基化合物与CO在高温高压下,以贵重金属(如佬、钯等)作催化剂。由于该法避免了剧毒的光气,流程也得到了简化,但需要大量的贵重金属,且不易回收,所以到目前为止还处在实验开发阶段。

这极大地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异氰酸酯大公司到中国投资。为了发展我国的异氰酸酯产业,我们应把眼光盯住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的异氰酸酯工业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更多精彩免费行业资讯,欢迎点击链接http://www.shijiezx.com/news/show.php?itemid=1bef905609634c8e查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