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去了趟海南(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去了趟海南)
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去了趟海南(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去了趟海南)他读书刻苦,获得“刘九书柜”称号。他少年读书于私塾,心地善良同情贫苦百姓,“九满哭纸”传遍十里八乡。刘少奇少小立下救国志,怀揣初心出乡关,远赴俄国求真理,成为中共最早期党员。回国后投身工人革命运动,历经磨难,成长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炭子冲,家中排行最小,乳名“九满”。
刘少奇是我国的平民主席,也是深受毛主席信任,曾经在毛主席离开中央时被毛主席钦点三次代理政务的人。
刘少奇的一生为我国的革命事业与国家建设付出了所有。
2019年,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去了趟海南,为的就是参加刘少奇的革命事业史料展览。
2019年1月,“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刘少奇”史料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
刘少奇少小立下救国志,怀揣初心出乡关,远赴俄国求真理,成为中共最早期党员。
回国后投身工人革命运动,历经磨难,成长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炭子冲,家中排行最小,乳名“九满”。
他少年读书于私塾,心地善良同情贫苦百姓,“九满哭纸”传遍十里八乡。
他读书刻苦,获得“刘九书柜”称号。
读书使他增长了见识,遂生救国大志,尔后即怀揣初心,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地走了下去。
1913年,刘少奇同志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学校玉潭学校读书时,梅老师成为他第一位革命启蒙导师。在梅老师因爱国行为被县政府抓走后,刘少奇同志组织学生抗议,差点被县教育局勒令开除。
刘少奇同志在长沙因参加打倒反动军阀汤芎铭的游行,被关到了长沙督军署监禁所。刘少奇同志一生多次被捕,这是第一次,尚未满十八岁。
1917年5月,刘少奇使用别人名字报考了湖南讲武堂,开始了拿着枪的短暂军旅生活,为其以后参加并领导革命武装斗争打下了基础。
在五四爱国运动洗礼下,他走上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于1920年加入共青团。
1921年初,刘少奇同志历经艰难,远赴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坚信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确能救中国”,同年冬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旅莫支部委员,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革命的道路上,刘少奇成为了毛主席的得力助手,也成为了他最坚实的战友。
后来,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地表明,刘少奇同志是他的接班人。
早在1957年,毛主席在访问苏联时就向赫鲁晓夫介绍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
1961年9月,毛主席在回答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提问“你的继承人是谁”时,他又明确地说:“很清楚,是刘少奇。”
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在《梦回万里 卫黄保华——漫忆父亲刘少奇与国防、军事、军队》一书中曾经写道:
“……刘少奇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朦胧缥缈,他说出、做过些什么?他贡献、遗留些什么?令人知之多少?……长久以来却是青年人不知、中年人不清、老年人不详的一个讳莫如深的疑问。”
此次的展览,展出了刘少奇一生当中富有代表意义的五十多见珍贵文物、藏品和三百多幅在革命、解放战争中留存下来的珍贵照片,让大家对这个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有了更直观而深刻的了解。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展览,所以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也是特地在2019年初奔赴海南,参加此次展览的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除了对展览的主办方、承办方表示感谢之外,刘少奇在原中共满洲省委的工作经历,也是刘源重点为大家分享的一段重要往事。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大批共产党员被捕入狱甚至惨遭杀害。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举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利于开展工作,加强东北地区组织领导,会议决定成立东北各省党的统一领导机关。
后由于奉天、大连党支部相继遭到破坏 形势严峻,满洲省委筹建工作被迫停止。
但是满洲省委的筹建是必须要完成的,于是在八七会议之后,筹建工作又被提上了日程。
同年10月,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
1928年9月,中共满洲省委临委改为中共满洲省委。
省委机关先是设在沈阳,1932年初迁到哈尔滨。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于1927 年10月统一领导辽、吉、黑三省党的工作,刘少奇到东北之前,满洲省委已经组建四次。
这届省委主要领导之间不团结,工作不协调,对整个省委工作影响较大,省委内部同志对此都十分焦虑。
此时,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来东北工作的谢觉哉同志,对恢复满洲省委非常重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后,他向党中央作了报告,强调指出:需要一个有本事的指导者。
中央对东北的形势非常关注,1929年6月4日,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东北地下党的工作,决定派刘少奇出任满洲省委书记。
刘少奇来奉天后,了解到满洲省委的工作百废待兴,其中首要问题就是恢复和整顿各级党团组织。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他认为这是由于许多同志在白色恐怖统治下缺乏工作经验。
同时,他还看到党内外思想也比较混乱。
鉴于这种情况,为了确保省委和各级党团组织的安全,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刘少奇除向同志们进行加强组织纪律性,加强党性锻炼的教育以外,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如《发展守则》、《保密守则》等,明确对党的秘密机关要严格检查,对从事秘密工作的同志提出具体要求。
除此之外,刘少奇深知,和南方革命根据地党的地下工作基础好的地方相比,党的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骨干显得十分缺乏,所以培养干部始终是中共满洲省委的一项重要工作。
于是刘少奇一直将培训干部当成重中之重,中共满洲省委培训干部成效最为显著的时候就是在刘少奇主持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时期。
刘少奇担任书记期间,中共满洲省委采取多渠道培训的方法,以解决党的干部缺乏的燃眉之急。
首先,选送党团骨干,到中央干训班学习。
1929年12月,刘少奇利用到上海汇报工作的机会 向中央特别提出了干部培训的事。
回到满委后,刘少奇亲自清理组织名册,确定了20个候选人名单,调到省委考察后,陆续派到中央训练班学习革命理论和工作方法。
任国桢、赵尚志、张干民、李维舟等人都先后到上海临时中央局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学习过。
当时,由于党内的一些路线政策,招收训练班学员要求必须是工农出身的党员干部。
因为东北地区中日民族矛盾比较尖锐,有不少知识分子由于爱国而走上革命道路。
工农出身的党员相对说来是少的。
而且工人上班挣钱,养家糊口,到外地脱产学习又有实际困难,刘少奇从东北这一实际出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他一再坚持,把知识分子出身的优秀分子选送到中央机关举办的各种训练班。
通过训练班,不但学到了政治、组织、工运、农运、军运的理论和实践,还了解了关于列宁.主义理论的常识和苏联的见闻。
训练班里有供学员阅读的大批参考资料,其中大部分是党内文件,各种工作经验总结以及有关问题的专著。
到训练班讲课的恽代英、陈潭秋等领导人,不但从理论上向学员们教授知识,还以自己的革命实践,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演,向学员们传授对敌斗争的策略和方法,总结做地下工作的经验。
满洲省委派去的学员,通过中央训练班的学习培训,思想理论水平和素质都得到很大提高。
回到东北后,都成为东北地下党的骨干力量。
台安派到训练班的三名同志,学习结束后,眼界大开,回到本地后都努力工作,反帝同盟就组织了几百人。
辽中特派员李维舟经过学习,精神振奋,信心倍增 积极开展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到工农民众之中,用革命的力量唤醒民众,与反动统治阶级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一年后,辽中县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正如刘少奇在给党中央的信中所说的那样:“训练班回去的同志结果都很好,的确相当的担负工作 情绪也比较好。”……“到上海是出洋。到全总互济大会的非同志,回去都是发狂似的工作,所以训练班对满洲是特别需要的,效果作用也比较大。”
然而,刘少奇在中共满洲省委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经被捕入狱。
那是刘少奇到满洲省委的一个多月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东北各地原有的党组织已基本得到恢复,群众斗争也处于酝酿和发动阶段。
经过调查了解,刘少奇把奉天工运工作的重点选定为奉天纺纱厂。
该厂是1921年兴建的官商合办企业,由于厂方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极为残酷,工人每天要劳动12小时,可工资只有几角钱。
1929年7月间,厂内党团支部恢复后,首先组织工人进行小规模的要求增加工资,发给伙食费的斗争。
8月间,刘少奇派省委组织部长孟坚和组织干事杨一辰等去该厂同党团支部商量,如何将分散的小规模的斗争,逐步汇合成大规模的斗争。
他们除了找党支部书记常宝玉外,还同工人党员研究发动工人开展“要现洋(银元),不要奉票”的斗争问题。
孟坚回来向刘少奇汇报了商定的斗争方案,刘少奇听完汇报后,觉得有些问题还需要研究,便对孟坚说:“下一次纱厂支部开会,我同你一道去参加。”
8月22日,刘少奇身着工人装束,孟坚扮成教书先生,他们两人相继来到奉天纺纱厂北大门外约200米远的小树林里,等候与纱厂的同志碰头。
下班的时间到了,工厂的大门仍没打开,工人一个也没有出来,只有几个厂警在门外转来转去。
刘少奇见此情景觉得情况有变 当即决定转移,正当他们要走开时,厂门被突然打开,一群厂警迅速扑过来,他们躲内不及,遂遭逮捕。
纱厂这次捕人,事先已有预谋:原来常宝玉等人在工人中进行活动,他们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引起了厂方的警觉,怀疑这次工潮可能有共产党领导,便下令进行严查清理,最后得知了常宝玉和厂外人约定会面的消息。
因此,常宝玉当天也被厂警抓去,在工厂的审讯室里,刘少奇面对敌人的审问从容以对,毫无破绽。
当负责审讯的那帮人问起工潮的事,刘少奇说不知道。
他们便把常宝玉找来对质,由于常宝玉缺乏斗争经验,意志也不坚定,他在厂方威逼下,供出了闹工潮的事。
因为常宝玉根本没见过刘少奇,所以,厂方一无所获。
后来,他们把审讯的目标集中在孟坚身上,但不管敌人怎样折磨,孟坚也没暴露身份。
厂方经过审讯,什么也没捞到,他们就把刘、孟、常三人送到奉天警察局商埠地三分局。
三分局的审讯与纱厂的结果一样,始终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刘少奇等又被押到奉天高等检察处。
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刘少奇估计到,敌人并没有抓住什么把柄,只是把他们当做一般的刑事案件来处理。
所以,只要争取常宝玉翻供,这个案件就可以完结。
借放风的机会,刘少奇指示孟坚,要争取常宝玉翻供。
根据刘少奇的指示,孟坚想办法接近常宝玉,经过几天的工作,常宝玉在后来的审讯中,他的口供果然改变了。
在这种情况下,法官也无计可施,只好宣布休庭。
刘、孟二人被捕的当天,满洲省委就获得消息,他们一面派人了解刘少奇被捕后的情况,设法营救,一面迅速组成临时省委,主持省委工作。
当时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营教刘、孟出狱。
刘、孟二人被送到奉天高等法院之后,省委即派杨一辰到奉天第一监狱打听,通过狱中一位党员周世昌了解到刘少奇在狱中的情况。
省委经过多方努力,刘少奇终于无罪获释,于1929年9月中旬出狱。
刘少奇被捕后,不但没暴露自己,也没有影响到我党的任何组织,满洲省委所属各组织没有一个遭到破坏,也没有一个同志因此受牵连被捕。
刘少奇回到省委后,向中央报告了他和孟坚被捕及获释的情况。
中央很快复了信,指示刘少奇继续担任满洲省委书记,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出狱后,刘少奇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指导中东路工人的斗争中。
当李梅五等人出卖工人利益,使工人斗争成果面临全部被葬送的关键时刻,他再次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出面接见工人代表。
开展党内监察工作,刘少奇也尽心尽力,他自己也从来不搞特殊化,严谨自律。
刘少奇到满洲省委任职,并没有亮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那海军司令副官这个职位做了个掩护。
他就住在东北讲武堂高等军学研究班的宿舍里。
宿舍室内陈设简陋,与刘少奇的身份很不相称。
为此,廖如愿多次想要给他置办几样家具,但都未能如愿。
刘少奇之所以这样节俭,是因为经费紧缺一直是中共满洲省委面临的一个严重困难。
以宣传工作为例,当时的情况是:“各种用具均甚缺乏,工作十分迟钝。”
经费实在是太过紧张,导致根本没有办法拨款对满洲省委的革命工作进行扩大一步的宣传。
当时,刘少奇除了担任满洲省委书记之外,还兼任中央审查委员会书记。
中共满洲省委的经费紧缺问题,刘少奇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于是,他一边向中央申请经费,以求能够保证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方面也开始对中共满洲省委内部进行自我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将现有的经费严格管理起来,保证每一笔钱都落到实处,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刘少奇上任不久,就在省委工作计划中提出了“确定省委预算,特别减少特费的开支”的要求。
除了满洲省委中央对经费的把控要严格之外,刘少奇也将指示下达到了各个地方的党组织中,刘少奇不止一次地强调,对于革命经费的使用,一定要明目清晰,专款专用,不要造成铺张和不必要的浪费,更不能滋生腐败。
在职运费的使用上,他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必须办进行某种工人群众的工作,才动用职运费。”
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刘少奇出色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在东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直到离开东北,刘少奇都始终牵挂着东北地区的革命战士们。
1930年3月,刘少奇被调回中共中央。
临行时考虑到杨一辰衣衫单薄,他特意到杨的住处,把深入工矿穿的一套夹衣旧工装送给杨。
刘少奇在沈阳期间,工作深人,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光明磊落,给周围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少奇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这几个月,组织开展中东铁路工人斗争运动和党的秘密工作,为我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及前期在东北地区的工作开展,为我党在东北地区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扩大了我党在东北地区的政治影响,增强了我党在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
《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刘少奇》专题纪念展,不止在2019年开展,2020年12月在山东聊城、2022年6月30日至7月1日期间,在江苏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隆平水稻博物馆两地展出。
刘少奇的光辉事迹、不屈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发着我们。
通过进一步展览刘少奇崇高的精神风范,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奋斗。
《中共满洲省委卓越的领导者——少奇在东北领导地下斗争片段》
《“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刘少奇”史料展在海南举办》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