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家门前的竹林溪水(一想到故乡的那条土路)
乡情散文家门前的竹林溪水(一想到故乡的那条土路)即使是沿着别人骑出来的车辙沟走,前轮和后轮的挡泥板上也会渐渐被成坨的烂泥给塞住乃是卡死,于是,车子越蹬越费劲儿,最终不得不下车用木棍猛戳一番,心里暗暗咒骂“这泥”或是“这土路”。雨天在土路上骑自行车更不用说了,手里不备着根结实的木棍,就别想出门。如果你不怕灰尘,甚至还撵着拖拉机兴奋地闻了好长一段路的“青烟”(我小时候特别爱闻),身上的汗水一出,人也就和登台唱戏的大花脸无异了。晴天走在土路上,容易变得“灰头土脸”;雨天呢,虽说灰尘已经飘扬不起来了,但它给人造成的“麻烦”也小不到哪儿去。坑坑洼洼的地面上,积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洼,脚下一不留神,布鞋立马打湿了底儿。而且,即使“步步为营”,巧妙地躲开所有的水洼,脚底的布鞋也会渐渐不听使唤——泥土经水一泡,变得发黏,走着走着,鞋底上就挂满了土块,得时不时地停下来,轮流着金鸡独立似的把脚跷起来,狠狠摔打几下布鞋,才能继续“轻装上阵”。
文/情感学院院长
全文共2112字
农村里长大的孩子,谁没有走过土路的经历呢?
晴天,斜挎着布书包,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吵吵嚷嚷地走在放学的土路上。这时候,一辆“呸呸”冒着黑烟的拖拉机疾驰而过,路上立马翻腾起漫天的灰尘。躲闪不及的话,头上脸上衣服上准会变得灰尘扑扑的。
如果你不怕灰尘,甚至还撵着拖拉机兴奋地闻了好长一段路的“青烟”(我小时候特别爱闻),身上的汗水一出,人也就和登台唱戏的大花脸无异了。
晴天走在土路上,容易变得“灰头土脸”;雨天呢,虽说灰尘已经飘扬不起来了,但它给人造成的“麻烦”也小不到哪儿去。
坑坑洼洼的地面上,积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洼,脚下一不留神,布鞋立马打湿了底儿。而且,即使“步步为营”,巧妙地躲开所有的水洼,脚底的布鞋也会渐渐不听使唤——泥土经水一泡,变得发黏,走着走着,鞋底上就挂满了土块,得时不时地停下来,轮流着金鸡独立似的把脚跷起来,狠狠摔打几下布鞋,才能继续“轻装上阵”。
雨天在土路上骑自行车更不用说了,手里不备着根结实的木棍,就别想出门。
即使是沿着别人骑出来的车辙沟走,前轮和后轮的挡泥板上也会渐渐被成坨的烂泥给塞住乃是卡死,于是,车子越蹬越费劲儿,最终不得不下车用木棍猛戳一番,心里暗暗咒骂“这泥”或是“这土路”。
所以,小时候我不是很喜欢走土路。而且,心里总是热切地盼望着,村里的大街小巷也能铺上像县城那样平整硬实、看不着泥土的柏油路。
04年的夏季,村北的那条泥泞土路,终于成了一道柏油路。那时,我已转到二里地外的张店小学,每天上下学,都是蹬着自行车的,来去如风,潇洒之极,晴天再不用担心满头泥灰,雨天也不用在手里捏根葡萄藤条了。
后来,沿着柏油路,我又踏上了在县城的求学生涯。那时,响应学校的规定,我们脱掉了布鞋,换成了有牌子或是没牌子的运动鞋。
运动鞋不透气,烧脚,穿了大半个学期,我就感觉双脚时常会瘙痒难耐(现在想来,极有可能是被舍友传染了脚气)。有次回家,我边脱鞋边对俺娘抱怨说,脚痒得实在烦人。
俺娘俯下身子看了一眼我的脚,然后用一种胸有成竹的口吻说,光脚去村南的老土路上走走,保准几天就没啥事了。
说这话时,俺娘给我一种错觉——她不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妇,而成了一位医术了得的赤脚医生。
听了俺娘的话,我撒腿便往村南的河堤跑去。因为村北铺了柏油路的缘故,当时村南河堤旁的那条土路,已经变得人迹罕至了。
还别说,俺娘的偏方还真管用,我赤着脚在泥土里蹚了几天,脚就不难受了。那之后,只要在家脚不舒服了,我就扔下运动鞋往村南的那条老土路跑。
跑得次数多了,我便对那条土路熟稔起来。在我们村子的这一段,它近乎是一条直线。往西,陡然变窄,最终湮灭于一片农田之中;往东,二里地左右,在一大片泡桐树林中,戛然缩成一条不甚显眼的羊肠小道,穿过浓密的泡桐树林,跨过一道浅浅的河沟,宽敞的土路又赫然显露了出来,循着一路向前,先是成片的枣树林,再是一块道光年间的残破古碑,等看到白茫茫一片香瓜大棚时,贾庄集就不远了。
读高中那会儿,每次回家,我都喜欢去贾庄集上转转。印象里,几乎每次我都会沿着村南的这条老土路,边走边欣赏路边的风景。
老土路的北侧,是一道豁豁牙牙的河堤,上面除了杨树就是荒草,景色千篇一律,没啥好看的。我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老土路的南侧。
那里,暮春有一簇簇的泡桐花开和枣树花开,以及蒙着纱巾的孤独养蜂人;初夏有金黄的麦浪,以及弓腰在田间劳作的垂暮老人;秋季,古碑旁的老柿子树上会挂满醒目的果子,踮起脚尖就能够着;冬季,在一片荒野中,时不时会看到野兔的踪影,引得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逮上一只……
走这样的老土路,其实,还有一个柏油路无可比拟的好处。那就是,你尽可以停下步子,或站或坐,就算你蹲在河边盯着水里的游鱼或是水藻上的红蜻蜓,托着腮帮子发上半天的呆,也没人来管你。
在这条土路上,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安排行程,更不必时刻惦念着要与可能擦肩而过的熟人寒暄。这里,除了你,几乎看不到什么人。
在万籁俱寂中,你的心是安静的,也是惬意的,和不远处的大河一样,无拘无束地飘荡着,歌唱着,一路向前。
本以为这条老土路会一直存在。
没想到,去年过年回家,竟看不到它的踪影了——豁豁牙牙的河堤被堆成了一道连贯的土坡,坡顶夯实后,柏油一浇,成了一条东连贾庄集西通105国道的公路。
大年下,站在偶有小轿车鸣着喇叭呼啸而过的路边,望着坡底空荡荡的田野,我的情绪有些低落。
我在坡顶彷徨着,寻找着,可哪还有那条老土路的影子。沿着公路一路向东,泡桐树林、枣树林、古碑、柿子树、野兔,都没了踪迹,只剩下河岸边那一丛丛枯黄的芦苇,在寒风中瑟瑟颤抖着……它们的脚下,是一摊摊黑狗皮似的被烧过的枯草败叶,在苍茫的暮色里,看着让人有些触目惊心。
后来,我在村子里晃悠了一圈,这才发现,之前街头巷尾那些或宽或窄的老土路,如今已没剩多少了。碎石、沙子、水泥,将它们渐渐掩盖,多年后,想必连“老土路”这个词也听不到了。
这显然是一件好事。但,我的心里有些怅然若失。我究竟失去了什么?我努力思索着,可直到现在,也说不上来。
——END——
#乡土散文#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和赞赏!
(声明: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情感学院院长,90后,山东菏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