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十大名诗赏析(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十大名诗赏析(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第四 李白太过傲气 且不惧权贵。让贵妃研磨,高力士脱靴的故事家喻户晓。杨贵妃 高力士是何人?一个是全天下最有权利的女子 一个是连奸相杨国忠都要巴结的人。李白的官途能好过吗?由此几点可见,虽然我们李白 李大诗人虽然有文化 有才能,但处于官场之中不是有这些就够的。就好比刘邦和项羽,虽然后人大多为项羽可惜 但我却认为 以项羽的性格 做起皇帝来 怕是也不如刘邦适合。由于李白一生的当官生涯过于短暂,所以李白在政治上的成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非要说些什么出来 那就是他每次被贬都写了不少诗,让后世万千小学生苦不堪言。第三 李白在做官这件事上运气也不太好,安史之乱(藩镇大佬安禄山爆发安史之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折点)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一看 ,乱世出英雄啊,自己的时机就来了,自己文能舞墨,武能挥剑,必定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参加了永王李璘的阵营,成为了永王的一名幕僚。不幸,这永王也是个野心勃勃的
诗仙李白不仅在文坛上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诗人 其在其他领域亦对当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正是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关于他,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贺知章称呼他为谪仙人,苏轼也写下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白文坛上的成就不仅仅是留下了这些诗篇,远的不说 只说近的 现在唐诗三百篇让多少小学生直呼“痛哉”,一篇蜀道难,难倒了多少高中学子。开个玩笑,李白是将浪漫主义文学推上了鼎峰,代表了一个朝代的文学,是一个朝代文学的鼎峰的大文学家,也对后世文人墨客起到影响。李白一生并不完全致力于诗词歌赋的创作,在他的想法中还是很希望出仕,在朝廷为官的。只是他眼界很高 寻常小吏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
第一 他不希望走传统的科举考试得到官职 而是想通过自身才华 名气 受人举荐走向仕途。
他曾给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得到他人的推广,但并没有得到回复。
第二 就算有人举荐 让他出了仕 做了官 却也不能得到这位大仙人的满意。
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来到了长安,(走的时候写下了那篇蜀道难)供奉翰林(古代专门让人写诗画画的,相当于现在的文学协会),从此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家喻户晓。李白屁股还没怎么坐热呢,就因为嫌太无聊,自己的才华遭到了冷落,和看不惯权贵等等因素罢官了。在李白的心中是想处理政事,手握权利的,而不是天天给唐玄宗这个音乐迷填词。
第三 李白在做官这件事上运气也不太好,安史之乱(藩镇大佬安禄山爆发安史之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折点)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一看 ,乱世出英雄啊,自己的时机就来了,自己文能舞墨,武能挥剑,必定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参加了永王李璘的阵营,成为了永王的一名幕僚。不幸,这永王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主,跑去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双方兵戈相见,不料技不如人,兵败之后,李白因为此事受到牵连,流放到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小编也背过不少诗,发现这些诗人每逢被贬必写诗啊)。晚年流浪漂泊东南一带,后又投奔自己的族叔去了。不久因病去世(关于李白的死,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后文会提一笔。)
第四 李白太过傲气 且不惧权贵。让贵妃研磨,高力士脱靴的故事家喻户晓。杨贵妃 高力士是何人?一个是全天下最有权利的女子 一个是连奸相杨国忠都要巴结的人。李白的官途能好过吗?由此几点可见,虽然我们李白 李大诗人虽然有文化 有才能,但处于官场之中不是有这些就够的。就好比刘邦和项羽,虽然后人大多为项羽可惜 但我却认为 以项羽的性格 做起皇帝来 怕是也不如刘邦适合。由于李白一生的当官生涯过于短暂,所以李白在政治上的成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非要说些什么出来 那就是他每次被贬都写了不少诗,让后世万千小学生苦不堪言。
李白因为当官当不了,唐玄宗就给他一个身份,简单来说就是,任由他巡山玩水,吟诗作乐。所到之处的吃喝拉撒皆有朝廷报销。(这待遇,啧啧,就算国家一级公务员怕是都没有)李白一看,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也乐得自在,于是负剑去旅游创作了。
唐代乾元元年(758年)秋,李白流放途中经过汉阳。汉阳县王县令是个喜欢玩弄笔墨的人,而且也喜欢喝酒 是个酒槽子,而且也善长弹弹琴,作作画,也算个文人骚客,不但如此而且与李白性格相投,放到现在是个愤青,对李白仰慕已久。听说李白流放经过汉阳,王县令兴奋不已,这还能不找他老人家请教请教?这是碰到自己神往已久的明星了啊,准备为李白接风洗尘,对酒当歌。
说来也巧,当时朝廷有一个尚书郎叫做张谓,他有一天作为出门办公的官员就来到了武昌汉阳。,他还有个弟弟叫张谨当时在汉阳担任一个判官,而且张谓又和李白曾经在一个衙门供职,属于同僚。于是,王县令与杜太守又是邀约,又是请帖,请这个尚书郎和我们的太白仙人吃一顿豪华大餐 顺便喝喝酒 卖弄卖弄风骚,于是就有了这场活动——月夜游湖。
汉阳城南有一个湖泊,两面面临长江,西边接入汉水进入江古道通济港,北边抵着大别山从上而下入汉阳城,犹如一面沁人心脾的古镜。
当天夜晚,明月当空照,一条古代版泰坦尼克从汉阳城南水进入湖泊。上等木材打造的船体,金丝楠木打造的船桨,画舫内外挂满灯笼,火红一片,灯火通明,锦帐中央摆酒设宴,杀鸡宰牛 张谓和李白并列坐在上宾席位,沔州杜太守、汉阳县王县令以及文士辅翼、岑静和判官张谨陪坐两旁。这样庞大的阵容 王县令作为主持人致辞,为这次吃喝玩乐找了个由头:“圣主师戡藩镇乱,洛阳收复定长安。郎官故共诗仙趣,天下再平江沔欢。”
夜色沉静,清风徐徐,明月当空,神清气爽。明亮的月光洒在湖面,闪着粼粼清光,如同一条长长的玉带,让人赏心悦目。就在大家饮酒作乐,举杯尽情欣赏湖光月色之时,船尾处突然想起了玉笛、琵琶,古筝等乐声,划破寂静的长空;划破嬉闹的众人。船头处依稀可见有美丽舞女身着罗衣曼妙起舞,身段婀娜多姿。此情此景真可谓是:才子佳人,明月清风,美酒诗词啊。应有尽有,快乐之哉。
南湖秋月白、罗衣舞女娇,耳闻笛声热、歌曲上云霄。张谓显得特别兴奋,毕竟是和当代谪仙人共同吃饭喝酒 他站起身来,面向湖泊,心旷神怡,心里面也是格外的舒畅快活,此刻心里突然出现一想法,于是回头对李白说:“真是波涛如故,水面清波啊!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来这里玩耍,却都忽略了这湖泊的景色,使得这么美的默默无闻,有点让人遗憾!你李太白才华横溢、大名远扬,就请不要让此等可惜就此结束,请仙人给这个湖标个传世的名字,也为后人增添茶余饭后的谈资。”李白一听,大笔一挥,命名“郎官湖”,自从郎官湖算是有了自己的名号,在明朝还被列为十大名景。
李白不仅好诗,也好酒。在他许多诗句里都离不开酒的影子,更传言,他可以一杯酒一首诗,真让人神往亦。我不知道他的个人喜好能对当时的生产有没有推动作用,但也许可以出产个什么李白酒,太白酒,蹭一波名人热度,盗用一下版权,提高酒的销量。
诗,酒是李白的两绝,还有一绝 恐怕就很少人知道了 那就是剑。李白的师傅是当朝剑圣裴旻。年仅十七岁的李白就曾仗剑走天涯,是当时排行第二的剑客。所以现在某手游把李白设定为剑客倒也不算为过。李白也正因为有过真实经历,想必才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样的诗句。
不仅李白的生让人津津乐道,就连他的死也是那么充满浪漫与魔幻。相传一日夜晚,李白又喝的酩酊大醉,自己乘一艘小船,来到一片湖中。他躺在船身中,抬头仰望天上明月,不由感叹 美是真美 可却不能拥有,侧身一望。只见湖中也有一轮明月,一刹那,便欣喜不已,伸手去捞。一个猛子,扎入湖中.......还有一种说法是 李白因为看见湖中明月,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妹妹,便思念成疾......
一壶酒 一根笔 一把剑再加上一个豪迈不羁,口吐莲花的白衣。由此一副画面,便已经让人心向神往。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诗人李白 诗仙李白。他的一生绝对是非凡夫俗子能够重复的。他的成就不仅对当时 对现代以及未来都是有重大影响的。因为他的出现,我们可以自豪的叙述起他的故事,就像对他的诗词朗朗上口。他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使我们拥有诗的国度这一美誉,他的成就在于代表了一个时代,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的成就在于代表了一种风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的成就在于代表了一种性格,让后人心心向往。
出处:1: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2:李白《将进酒》
3:李白《侠客行》
4:李白《与韩荆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