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提升机流程(干熄焦提升机减速器的设计探讨)
干熄焦提升机流程(干熄焦提升机减速器的设计探讨)通过以上计算表明,在 1)和 2)的情形下,3) 电动机 1 和 2 两电机同时工作 ( 即转速叠加输出):i3=i1/2= i2/2。推导过程略。行星差速 ( 行星包 ) 传动,可以合成和分解运动,是典型的齿轮功率分流技术的应用, 图一的行星减速器具有三种传动比。1) 电动机 1 制动(即出现故障时):i1=(1 Zb/ Za)×Z4/ Z3×Z6/ Z5×Z8/ Z7;2) 电动机 2 制动(即出现故障时):i2= Z2/ Z1×(1 Za/ Zb)×Z4/ Z3×Z6/ Z5×Z8/ Z7;
从提高干熄焦提升机的可靠性和减少故障维修出发,重点关注减速器的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主要探讨干熄焦提升机减速器的设计。
干熄焦,顾名思义,是与湿熄焦而言的,是利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将红焦熄灭并对其冷却的方法,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熄焦工艺, 国内各大钢铁公司和焦化厂已广泛使用。干熄焦提升机是把需要干熄的红焦运送到干熄槽的专用设备。它的主要用途是将运送至提升井架下装满红焦的焦罐提升到塔顶,并沿设置在干熄槽上方的轨道行走,将红焦罐运到设定的干熄槽装入料斗上方,再将红焦罐缓慢卷下落座在该料斗上,焦罐底部闸门自动打开,将红焦装入干熄槽内;装焦结束后,又将空焦罐卷起, 走行至提升机卷塔将空焦罐卷下送回到运载车上送去接焦。提升机由 PLC 与其他设备联动, 机上无人操作,采用变频调速运行。提升机的主要特点是:①工作繁忙:每天满负荷使用 21个小时,约 7 分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年工作时间为 345 天以上。②速度高,定位精度高: 起升机构提升速度为 20 ~ 30m/min 定位精度±45mm 运行机构运行速度为 4 ~ 40m/min 定位精度 ±20mm。③自动化程度高。提升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维修性,要求其起升和运行机构的减速器传动质量良好,性能安全可靠,以满足其全天候作业方式。
图二为图一中的行星差速机构(行星包) 的示意图。它属于 NGW 型减速的 2K-H 传动类型。在干熄焦硬齿面行星减速器中,行星包是最核心的部件,双速度功能因它而产生。它的设计要点有三点:①太阳轮采用浮动结构,高速输入轴与太阳轮通过齿轮联轴器联接,输入轴支承在行星架内。②行星架具有双重功能, 既作行星轮支架用又作传动轴使用,传递扭矩, 可采用铸造结构(材料为 ZG35CrMO)或焊接结构制造。③大齿轮及其支承结构。大齿轮既参与外啮合又参与内啮合,兼内外齿轮的功能, 内齿轮的齿面必须采用氮化处理。其齿轮参数选择(如图一)可使 Za=Z1,Zb=Z2 以便于搭配速比。两边的支承盖,需开孔作润滑行星轮及其轴承用。
2.3传动比的计算
行星差速 ( 行星包 ) 传动,可以合成和分解运动,是典型的齿轮功率分流技术的应用, 图一的行星减速器具有三种传动比。
1) 电动机 1 制动(即出现故障时):i1=(1 Zb/ Za)×Z4/ Z3×Z6/ Z5×Z8/ Z7;
2) 电动机 2 制动(即出现故障时):i2= Z2/ Z1×(1 Za/ Zb)×Z4/ Z3×Z6/ Z5×Z8/ Z7;
3) 电动机 1 和 2 两电机同时工作 ( 即转速叠加输出):i3=i1/2= i2/2。推导过程略。
通过以上计算表明,在 1)和 2)的情形下,
即单电机工作,减速器因行星传动的固有特性, 能够以一半的速度运行,不存在超负荷的问题, 也不会影响连续生产,所以深受用户偏爱。
2.4其它关键因素
干熄焦提升机减速器的轴承使用寿命一般在 50000h 以上,须选用质量比较稳定的品牌, 国外如 SKF、FAG 等,国内有哈、瓦、洛等。箱体采用焊接结构,利用有限元等方法对箱体结构进行分析,以提高箱体的可靠性,并减少材料浪费。密封采用骨架油封,使用质量较好的产品。减速器润滑,起升机构一般采用油池润滑,行走机构采用强制润滑系统,润滑油使用L-CKC320 牌号。
3. 结论
干熄焦提升机减速器,因其使用在特殊场合,所以须具备最基本的功能:两种速度(正常速度和应急速度),硬齿面行星减速器非常适合该特性。特别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什么传动结构和形式,减速器都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作为设计者,只有充分利用目前齿轮传动的先进技术,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减速器,提高齿轮传动的质量,为干熄焦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