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中花树是什么树(岩中花树详解)
岩中花树是什么树(岩中花树详解)“物”并不是独立于心之外存在的,而是投射到心中的映像,就像一个杯子放在镜子前面,这时会出现两个杯子,一个是镜子外的,一个是镜子里的,镜子里的杯子是镜子外杯子的映像,如果将镜子比作心的话,镜子里的杯子就是人知觉到的“物”。镜子里外两个杯子能否显像一样,取决于镜子是否变形或者尘垢的遮蔽。“寂”的状态是指“花”和“心”之间无任何关系,也就是说在你的意识世界,是没有这个“花”的。当“花”进入你的意识世界,“花(物)”就和心发生了关系,这三者就出现了。与阳明同游南镇的朋友,显然知道“心外无物”说,但并不明白“心外无物”的真正含义,所以才会问:“这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能有什么关系呢?”“心”是我的心,“花”明明在山里,怎么能说“心外无物(花)”呢?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从五感六识开始的,眼耳鼻舌身意,看到、听到、嗅到、尝到、感觉到、意识到,然后把获取的信息汇集,传递到心(灵明),这是一条线顺下
阳明先生和几个朋友到会稽山游玩,一个朋友指着山岩中的一棵花树说,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棵花树长在深山之中,自开自落,它与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阳明先生回答说,你没有看到这颗花树的时候,它在你的世界里是“寂”的状态。你来看它的时候,它就在你的世界里彰显出来,由此就知道这些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岩中花树”是“心即理”的钥匙,能够真正搞懂这一章,“心即理”也就清楚了。
阳明先生自龙场悟道通透“心即理”之后,认为天理不外于人心,即“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与阳明同游南镇的朋友,显然知道“心外无物”说,但并不明白“心外无物”的真正含义,所以才会问:“这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能有什么关系呢?”“心”是我的心,“花”明明在山里,怎么能说“心外无物(花)”呢?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从五感六识开始的,眼耳鼻舌身意,看到、听到、嗅到、尝到、感觉到、意识到,然后把获取的信息汇集,传递到心(灵明),这是一条线顺下来的过程。
发出和主宰“意”的“心”(身之主宰便是心)、“意”指向的“物”(意之所在便是物),以及连接“心”与“物”的“意”(心之所发便是意)的活动过程,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
“寂”的状态是指“花”和“心”之间无任何关系,也就是说在你的意识世界,是没有这个“花”的。当“花”进入你的意识世界,“花(物)”就和心发生了关系,这三者就出现了。
“物”并不是独立于心之外存在的,而是投射到心中的映像,就像一个杯子放在镜子前面,这时会出现两个杯子,一个是镜子外的,一个是镜子里的,镜子里的杯子是镜子外杯子的映像,如果将镜子比作心的话,镜子里的杯子就是人知觉到的“物”。镜子里外两个杯子能否显像一样,取决于镜子是否变形或者尘垢的遮蔽。
理解了这个例子,“其心若镜”也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人类所有认识的对象,其实都不是这个对象的本身,而是客观物通过人的五感六识投射到心上的映像。
注意,“物”“意”“心”是一体的,所以不会出现所谓意识决定存在(唯心主义)。用西方哲学的表达方式:基于“意”的结构,这个映像是心(主观)和客观物在意向活动中共同构成的,既有主观的成分又有客观的成分,因此,“认识”是一个主客共构的过程,并不否认客观物的存在,客观为主观提供素材、内容,主观为客观提供意义、价值等认知。
比如俩木匠看同一棵树,这棵树是俩木匠都能看到的,并可以对其进行讨论和交流,但这棵树在两个人心(意识)中的呈现是由个体主观决定的的,必然会有所不同。在甲木匠心里,这棵树是做桌子的材料;在乙木匠心里,这棵树是做床的材料。 由此可见,心学绝对不是什么“唯心主义”,而是打破了主客观对立的“心物”交互体系。
既然看到的“花”是客观的花在心中的映像(物),那么这个映像(物)自然不在心之外,映像(物)的“理”自然也不在心外,所以“理不在心外”、“物不在心外”,即“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这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这个“寂”字,正是要指出花还没有进入你的知觉范围,你的心(意识)中还没有花的意义、性质、价值等(“理”),而一旦你看到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时“物”“意”“心”一体的共构关系形成,花的映像在心(意识)中产生,其意义、性质、价值等(“理”)也就随之而来。阳明心学的“心即理”是从认识的根源出发,即从人类认知的基础来看待心物关系。
正因为世界是“物”“意”“心”一体的共构关系,在同一个世界中,不同的人对世界的认知是有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为善、有人为恶,有人坦坦荡荡、有人忧忧戚戚,有人活的平和快乐,有人活的纠结拧巴。
随着一个人心性水平的提高,看世界的眼光和角度不断改变,世界也自然随之改变。“致良知”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随着不断的积累,最终从量变到质变,“下学”而“上达”,最后自然是脱胎换骨,随心所欲不逾矩。心有光明,人生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