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解缙是什么样的结局(解缙为什么会锒铛下狱)

解缙是什么样的结局(解缙为什么会锒铛下狱)一次,朱元璋在御厨西室,对解缙说:“朕与你从大义上说是君臣,而恩同父子,你对朕应当知无不言。”次日,解缙就呈上了一份万言书,洋洋洒洒的几万字,文采斐然,朱元璋连连称赞。解缙自幼就聪敏,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授中书庶吉士。当初,朱元璋看到解缙,心里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活波而且有才华,就很看重他,时常把他留在身边。回顾解缙的一生,才华始终与他相伴,只可惜又有些许的傲才,在政治上更是不成熟,太过耿直,以至于口无遮拦,得罪权贵权臣。如果解缙没有这些缺点,那么他还会是朱棣身边的“大红人”。解缙可以说是三朝老臣,一生侍奉过三个皇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人都很欣赏他的才华,他也从一个庶吉士升到了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了朱棣的心腹。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的统帅纪纲呈上囚犯名册,朱棣看到了解缙的名字,可能觉得有点儿眼熟,就说了句:“缙犹在耶?”

朱棣短短的四个字,却决定了解缙的生与死。纪纲回到狱中后,请解缙喝了一顿酒。解缙喝醉了,纪纲就把他埋在雪里,解缙就这样结束了他四十多年的人生。

纪纲为什么要请解缙喝酒?为什么要让解缙喝醉了才埋到雪里杀死?直接杀掉不是更加方便吗?

或许,连纪纲都觉得解缙并没有错,只是被冤枉的,不忍心让他死得那么痛苦。

回顾解缙的一生,才华始终与他相伴,只可惜又有些许的傲才,在政治上更是不成熟,太过耿直,以至于口无遮拦,得罪权贵权臣。

如果解缙没有这些缺点,那么他还会是朱棣身边的“大红人”。

才华出众,却又些许傲才

解缙可以说是三朝老臣,一生侍奉过三个皇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人都很欣赏他的才华,他也从一个庶吉士升到了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了朱棣的心腹。

解缙自幼就聪敏,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授中书庶吉士。当初,朱元璋看到解缙,心里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活波而且有才华,就很看重他,时常把他留在身边。

一次,朱元璋在御厨西室,对解缙说:“朕与你从大义上说是君臣,而恩同父子,你对朕应当知无不言。”次日,解缙就呈上了一份万言书,洋洋洒洒的几万字,文采斐然,朱元璋连连称赞。

后来,解缙又呈上了《太平十策》。这样一来,解缙得宠,成为了朱元璋身边的“大红人”。可是,自古才子多少有点恃才傲物,解缙因得宠而开始骄傲。

解缙是什么样的结局(解缙为什么会锒铛下狱)(1)

《永乐大典》

缙先是在兵部索要奴隶,出言不逊,尚书沈潜受不了这气,就报告给朱元璋。一开始,朱元璋并不是很相信,说:“缙以冗散自恣耶。”

后调查得知,确实有其事,朱元璋就任命解缙为御史。

当时,韩国公李善长获罪被诛,郎中王国用请求解缙帮忙起草奏疏鸣冤,解缙觉得李善长也确实有被冤枉的可能,就代替王国用起草奏疏。

同时,解缙还为同官的夏长文起草奏疏,弹劾都御史袁泰,袁泰因此十分记恨他。

这样一来,解缙不但得罪权贵重臣,更是得罪了朱元璋。朱元璋出于惜才的原因,看重解缙,本来想借助御史一职,让解缙收敛下自身的性格。

可是,解缙似乎并不领情。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让解缙回家,远离是非之地,十年再来任官。

解缙是什么样的结局(解缙为什么会锒铛下狱)(2)

解缙

这里可以看出,解缙有才华。而且,解缙在永乐朝更是编纂了《永乐大典》,被世人称为明初三大才子之一,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这更说明解缙的才华是被世人所认可的。

但是,解缙又恃才傲物,因此很多事情不应该做的,他都做了。朝廷当官,本就应该小心谨慎,步步为营,解缙却不是这样,这也可以看出他政治上的不成熟。


政治上不成熟的性格

在家八年,解缙突然听到朱元璋病逝的消息,就急急忙忙地入京哭丧。之前记恨解缙的官员就弹劾他,说他违背诏旨,而且他母亲去世未葬,父亲年已九十,不应当舍弃他们而出行。

解缙被贬为河州卫吏。

解缙在河州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也不想辜负平身之所学,所以心里总想着回朝廷或者归乡。当时,董伦深受朱允炆的信任,解缙给董伦寄信,让董伦举荐自己。

最终,解缙可以重新回到朝中。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后,解缙得到重用,官至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朱棣的心腹,解缙再一次受宠。

永乐二年,朱棣还在纠结要立谁为太子的时,解缙表示支持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一句“好圣孙”更是敲定了朱棣注主意。最终,朱棣立了朱高炽为太子,而不立战功赫赫的朱高煦。这样一来,解缙成了太子一系,也就得罪了朱高煦,也得罪了支持朱高煦的朝臣。

解缙是什么样的结局(解缙为什么会锒铛下狱)(3)

解缙

当时朱棣为了安抚二儿子朱高煦,所以不断地提高朱高煦的地位和待遇,史书记载“高煦宠益隆,礼秩逾嫡”。这样一来,朱高煦的地位高,超过了太子朱高炽,朱高炽也就被冷落。

其实,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朱棣在搞政治平衡,谁都没有站出来说话,因为不管朱高煦多么得宠,最后当皇帝的还是朱高炽。可是,解缙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应该为太子说话,就劝谏朱棣说:“是启争也,不可。”

朱棣顿时就火了,说解缙离间骨肉,解缙因此不再得宠。解缙失宠,朱高煦就派人去陷害他泄露“宫中语”,朝廷中记恨他的人纷纷诬陷他。

第二年,解缙被按了个“廷试读卷不公”,贬为广西参议。在解缙任职时,礼部郎中李至刚又说他心怀怨恨,改贬至交趾,在化州负责督运粮草。

解缙的官场生涯总结来说是“得宠——失宠——再得宠——再次失宠”,每次失宠,政治上不成熟的性格是一个原因,活得太明白,口无遮拦。另一个原因是,太多耿直,树敌过多。


太多耿直,树敌过多

解缙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没有那么聪明。在官场混迹多年,解缙却不知道小心谨慎,伴君如伴虎,什么该说、什么又不该说。太多耿直,过于直言进谏也就得罪了不少人。

史书记载,缙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

解缙善于交谈,表里洞达。但是,解缙也好品评人物,只要某人有一方面的特长,他就会加以称赞,其次他品评起来会无所顾忌。因此,朝臣都嫉妒解缙受宠,也害怕和记恨他的直言。

解缙是什么样的结局(解缙为什么会锒铛下狱)(4)

解缙剧照

其次,缙在为太子说话时,得罪了朱高煦集团,朱高煦一直记恨在心。所以,在解缙失宠后,朱高煦就落井下石诬陷他,记恨解缙的人也都站出来一起诬陷他。

但是,无论是傲才,还是政治上不成熟的性格,或者是过于耿直,这些最多让解缙失去官职,不会让解缙有生命危险。但是,接下来的一点,就是解缙被处死的关键。

不知伴君如伴虎,触碰朱棣的底线

永乐八年,朱棣北征,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就让太子在南京监国。

朱棣猜忌心重,虽然是让朱高炽监国,但是在很多事情上限制了朱高炽的行动,限制了朱高炽的权力,其中一条就是:当官员有要事禀告太子时,不能私见相见,必须要有相关的官员在场,至少三个,不然不得见面。

可是,解缙却偏偏犯了这一点。

永乐八年,缙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缙谒皇太子而还。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帝震怒。缙时方偕检讨王偁道广东,览山川,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奏至,逮缙下诏狱,拷掠备至。

当时,解缙可能有要事禀告朱高炽,就急急忙忙地进了京师,不知道是忘了朱棣先前定下的规矩,还是事态紧急,不等其他官员就直接私见朱高炽,朱高炽也接见了解缙。解缙在单独面见朱高炽后,不等朱棣回来就自行返回。

解缙是什么样的结局(解缙为什么会锒铛下狱)(5)

朱棣

朱高煦得知解缙的自行返回后,就想着以这一点来打击太子的势力,同时报复解缙。于是,朱高煦向朱棣打了小报告,朱棣知道后大怒。

朱棣皇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一直被人质疑,他也一直致力于改变这份质疑,使用了很多方法。久而久之,朱棣疑的心更重了,他本来就不放心太子在南京监国,多次派人监视太子的行动。其次,明明立了规矩,解缙还是单独见了太子,会不会有勾结?

这样一来,解缙私见太子激起了朱棣内心的邪火,朱棣直接把解缙关进了监狱,而且牵连了汤宗、李贯、潘畿、萧引高以及李至刚等人。

后来,解缙在牢中度过了他的余生,直到纪纲呈上文书。最终,发生了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一幕,解缙在雪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结语

正统元年八月,明英宗诏令归还解缙所抄没的家产。

成化元年,恢复解缙的官衔,赠朝议大夫。

当初,解缙因劝谏汉王和安南两事而得祸,失去恩宠。后来,解缙所说的是事情都应验了,朱高煦因反叛被诛,而安南因多次造反,设官统治不久,也放弃而去。

由此可见,解缙是一个有很才华的人,政治和军事素质都很高,有先见之明。可是,解缙又有些许傲才,政治上的性格也不成熟,导致其频繁得宠又失宠,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几次。

解缙也是过于耿直,也正因为耿直却不懂为官之道,也不知道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久而久之,活得太明白,太耿直,不知官场险恶,心里只想到为明朝尽力,以至于失了分寸而口无遮拦。

最终,在私见太子一事上触碰到了朱棣的底线,锒铛入狱。失宠,就意味着你的价值已经没有了,势力也没有了。对于朱棣来说,解缙可有可无,杀了也罢。

其实,解缙死得不惨却很冤,本身并没有过错,只因为不懂为官之道。


【end】

文:小皮

参考文献:《明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