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幺历史上是什么人(杨林寨正史)
杨幺历史上是什么人(杨林寨正史)清康熙年间,为了改变洞庭湖地区的贫病状况,恢复原有生机,朝廷下旨,从国库拨出银子,在洞庭湖地区围堤造田。利字当头,官府、百姓自然蜂拥而上。据史籍记载,自康熙、雍正至乾隆十一年,湘阴怀西一隅,“官围”、“民围”达六十九处,还有未经官府许可而擅自围筑的“私围”,亦达六十二处。一百三十多个围子,星罗棋布,蚴蚪蜿蜒,蔚为壮观。到了乾隆年间,湖区围垦一发不可收拾,严重削弱了洞庭湖的储水功能,更加大幅抬升了洞庭湖区的水位,水患频发,恶性循环。乾隆十二年,朝廷不得不下旨禁止洞庭湖地区筑围。但是,在利益面前,筑围之事岂能一禁而止?长江如一条巨龙,而湖南洞庭湖地区和湖北云梦泽地区,一南一北,如长江的两肺,吸纳、储存长江来水,即便是汛期,这一带的水位也并不会很高。明朝时,长江以北修筑荆江大堤,洞庭湖地区水位猛然抬升,洪水汪洋,湘阴怀西地区(怀西乡,历史上湘阴五乡之一,湘阴县境内湘水以西、上起乔口、下至磊石二百
杨林塞与杨林寨
——湘阴杨林寨历史、地名粗考
张一湖
学者在杨林寨考察
一、史料与分析
如今人们说“杨林塞”,可能都要习惯性地纠正一下:“是杨林寨(zhài),不是杨林塞(sài)。”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这里原本就叫做“杨林塞”,而不是“杨林寨”。
“杨林塞”这个词,在《清史稿》和《大清实录》中都有记载。乾隆二十八年六月,时任湖南巡抚陈宏谋上奏朝廷请禁止在洞庭湖地区私自筑围,其中就提到了“杨林塞”。
长江如一条巨龙,而湖南洞庭湖地区和湖北云梦泽地区,一南一北,如长江的两肺,吸纳、储存长江来水,即便是汛期,这一带的水位也并不会很高。明朝时,长江以北修筑荆江大堤,洞庭湖地区水位猛然抬升,洪水汪洋,湘阴怀西地区(怀西乡,历史上湘阴五乡之一,湘阴县境内湘水以西、上起乔口、下至磊石二百余里地方)遭到毁灭性打击,只剩下50户左右人家。
清康熙年间,为了改变洞庭湖地区的贫病状况,恢复原有生机,朝廷下旨,从国库拨出银子,在洞庭湖地区围堤造田。利字当头,官府、百姓自然蜂拥而上。据史籍记载,自康熙、雍正至乾隆十一年,湘阴怀西一隅,“官围”、“民围”达六十九处,还有未经官府许可而擅自围筑的“私围”,亦达六十二处。一百三十多个围子,星罗棋布,蚴蚪蜿蜒,蔚为壮观。到了乾隆年间,湖区围垦一发不可收拾,严重削弱了洞庭湖的储水功能,更加大幅抬升了洞庭湖区的水位,水患频发,恶性循环。乾隆十二年,朝廷不得不下旨禁止洞庭湖地区筑围。但是,在利益面前,筑围之事岂能一禁而止?
乾隆二十八年六月,湖南巡抚陈宏谋上《奏请严滨湖私筑之禁》,汇报了其在洞庭湖地区刨毁私围、禁止筑垦的做法。说是在湘阴树了一块碑,永久禁止筑围。奏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查有私筑之杨林塞上、下塘二围,现已高厚绵长,铲除不易,饬县于十日内刨开数口,使与外湖相连则已,不能阻水成田;再俟冬间水涸,复刨多口,与地相平,则水发之时仍可漫衍余埂,自可坍塌。尚有私筑之傅家山、莲蓬塞二围……[①]
这是官方正史中第一次出现“杨林塞”三字。当时说,杨林塞地方有上、下塘两个私围遭到官府的刨毁。
读了陈宏谋的奏折,人们应当恍然大悟:原来,“杨林寨”本来叫做“杨林塞”!“塞”字在湖区作为地名,是很常见的,如 “莲蓬塞”、“塞头”以及“上塞湖”、“下塞湖”等等。塞,是淤塞的意思,即泥沙淤积之所。杨林塞处于沅水、资水、湘水的包夹之中,三水带来大量的泥沙,在此淤塞,形成洲岛,又因此地多长杨柳,而被称作杨林塞。湘阴话里“塞”、“寨”同音,故而被讹传成了“杨林寨”。
陈宏谋的侄子陈钟理于乾隆间任湘阴县令,紧接着其叔父陈宏谋到任湖南巡抚,陈钟理循例回避,被调任湖北潜江县令。陈钟理任湘阴县令时,主持编纂了县志,即流传至今的《乾隆湘阴县志》。
《乾隆湘阴县志》对今杨林寨地方各围垸作了标注:
王土围堤:在县西,长一千七百五十丈,乾隆十年建。
太和围堤:在县西,长二千八百六十六丈,乾隆九年建。
东合围堤:在县西,长一千七百六十五丈,乾隆十年建。
锡福垸堤:在县西,长四千七百五十丈,乾隆五年建。
聚贤围堤:在县西,长四千八十丈,乾隆十一年建。[②]
这样看来,今杨林寨乡境内修筑最早的围子是“锡福围”,建于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281年。“王土围”又被写作“黄土围”,湘阴方言“黄”、“王”不分。
清代湘阴西乡围子大观
郭嵩焘主修的《光绪湘阴县图志》有一笔关于“赐福寺”的记载:“赐福寺,在赐福围,明成化中建。”明朝成化帝(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间为公元1465年至1487年,也就是说,在1487年以前(距今530多年前),在赐福围这个地方,就有了上规模的常住人口,并有了成熟的宗教等社会文化生活。
自乾隆至光绪,又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变迁。《光绪志》对今杨林寨周边、境内各围垸,做了一个总的描述:
塞梓围小河南通临泚口,曰林兴围,北曰马眼围、曰佘家垸、曰复兴围;佘家垸之东曰东合围、曰王土围、曰太和围;径北,曰锡福围;又北,曰聚贤围;又北稍东曰团山围,即青山也。[③]
塞梓围因塞梓庙而得名。塞梓庙位于今湘滨镇和平闸(大湾)西侧。“塞梓围小河”,即毛角口至临资口段资江,称“小河”。临资口周边及向北,有林兴围、佘家垸等围垸,这些围垸都在今湘滨镇(原民新乡)境内。其佘家垸约为今湘滨镇红光村、云集村(云集村因“云济寺”得名,应该叫“云济村”才对)地方。佘家垸以东,就是东合围,这就到了今杨林寨境内了。
综合《乾隆志》、《光绪志》“山川”、“水利”等篇章的记载,可以勉强列出今杨林寨境内有关地名及其历史变迁情况:
元潭,《乾隆志·山川》注称:“在县西二十五里。”《光绪志》标有“元潭渡”,大概就是原来机瓦厂到对面黄家坝的渡口。今杨林寨乡元潭村(一大队)即由此得名;
黄土围,约在今黄太港村(二大队)、周家台村(三大队)结合地方。黄太港村(二大队)是否由“黄土围”与“太和围”而得名?
东合围,约在今周家台村(三大队)与东合港村(农科站)地方;
太和围,约为今太合围村(十二大队)、合湖村(十一大队)与莲子口村(十大队)地方;
宗丝塘,即今宗师潭,宗师潭村(四大队)由此得名;
白盐湖,即今白洋湖,白洋胡村(六大队)由此得名。白盐湖原来水面很大,湖体比现在长。白盐湖正东,正是“杨林寨”;
杨林寨,位于白盐湖东方,其位置恰在今白洋胡村村部所在区域,这里原来建有“红跃完小”;
锡福围,约位于今牧羊港村(七大队)、王家河村(八大队)地方,面积比较大;
聚贤围,约位于今王家河村、杨林寨村、蒋家渡村向东北至青山岛方向延展,面积发展到九千八百八十八亩,最大。
至于《清史稿》中提到的“杨林塞上下塘”,则大概在今杨林寨乡以北、大堤以外的洞庭湖里。
清《嘉庆湘阴县志》杨林塞地方图
二、有关传说与辩证
今人重名。及说一地,必先释其得名之由。“杨林寨”得名何由,史籍素无记载。坊间议论,谓“杨林寨”系因隋朝靠山王“杨林”曾统兵过此,故称“杨林寨”,此说纯粹因“杨林”二字而攀扯,而且“扯”得离谱,人亦不信。今人颇信以为真者,则谓“杨林寨”系因南宋杨幺起义军曾在此安营扎寨,故而得名。然而,后一种说法同样难以令人置信。一是“杨幺”与“杨林”牛头不对马嘴。再则,考证历史,杨幺起义军活动范围虽涵盖湘阴,但是其根据地则在武陵(今常德)及龙阳、汉寿一面,其主要进攻方向也是公安、石首等洞庭湖以北地区,皆去湘阴甚远。而且,那时候,长沙、益阳、岳阳,是官军的据点,官军沿此线布置阵地,组织防御和“进剿”。杨林寨地处官军防线的中心结合部位,杨幺不太可能在此设立牢固的军寨。
[①] 《大清高宗(乾隆)纯皇帝实录》。
[②] 陈钟理:《乾隆湘阴县志·水利》。
[③] 郭嵩焘:《光绪湘阴县图志》卷第二十二,《水利志》。
编辑:子禾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