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救天子退出讨董联盟(董元奔周公吐哺)
曹操救天子退出讨董联盟(董元奔周公吐哺)她还要等。她所能看到的巷子越来越短了,而她的心却越跑越远。她担心他有什么变故,难道后山的那个姑娘跟他真的还藕断丝连吗?她不断的自我否定,她相信他对自己的承诺。她担心角楼下面的门会被看门的老头锁上,其实,全城的人都知道那老头从不在上半夜锁门,老头是故意给青年男女提供幽会机会的。即便如此她还是下去看了几次,每一次,老头都向她打趣的笑笑然后摇摇头。望眼欲穿的她在心底一遍又一遍的骂始终不露面的他:挨千刀的,你哪儿去了,你不知道我一天见不到你就会跟三年见不到你一样难过吗?她甚至下决心要惩罚那个小冤家,她不仅将不让他碰自己的身体,甚至连荷包也不会在今晚上给他了。啊,这个可怜的郑国姑娘现在站在暮色中抽泣起来了呢。但是,她要等下去,她坐在一块脱落在地的城砖上,想象着见到他会是一番什么情景,他会跟上一次那样亟不可待的跑上城阙来而趔趄着摔倒了,以至于额上渗出了血,使她不得不掏出手巾为他擦拭,使她不得不第一次摸
原创文/董元奔
1、郑国女子候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郑风·子衿》
《诗经》中的这首著名情诗写一个多情的郑国女子等候她那书生情人的情景。“悠悠我心”,她特别爱她的这个情人,她早早的就登上城门旁边的角楼上等待他。手扶斑驳的女儿墙,她伸长玉颈向城内那条长长的巷子深处眺望,从巷子深处走出来一个个男人、女人和孩子,有个女伴路过城阙附近还向她做鬼脸呢,但她就是看不到她的情人。她有点着急,她想:就算我没有去看你,你就不能给我捎个信儿吗?
但是,她要等下去,她坐在一块脱落在地的城砖上,想象着见到他会是一番什么情景,他会跟上一次那样亟不可待的跑上城阙来而趔趄着摔倒了,以至于额上渗出了血,使她不得不掏出手巾为他擦拭,使她不得不第一次摸到了男人的皮肤,他会跟上次一样莽撞的抱住她亲吗?她的脸上泛起两片红晕。她会带来他上次说的那只他奶奶传给他妈妈的玉镯吗?她知道他给了她玉镯就算是订婚了,而她也已经把给他的订婚礼物准备好了,她把手伸进袖子摸了摸那只她花了四天三夜绣制的荷包,荷包上是鸳鸯戏荷的图案,是她去年跟姐姐学会的。但是,暮色苍茫了,她的情人却还没有来,她焦急的徘徊,她不断的坐下又不断的站起。
她还要等。她所能看到的巷子越来越短了,而她的心却越跑越远。她担心他有什么变故,难道后山的那个姑娘跟他真的还藕断丝连吗?她不断的自我否定,她相信他对自己的承诺。她担心角楼下面的门会被看门的老头锁上,其实,全城的人都知道那老头从不在上半夜锁门,老头是故意给青年男女提供幽会机会的。即便如此她还是下去看了几次,每一次,老头都向她打趣的笑笑然后摇摇头。望眼欲穿的她在心底一遍又一遍的骂始终不露面的他:挨千刀的,你哪儿去了,你不知道我一天见不到你就会跟三年见不到你一样难过吗?她甚至下决心要惩罚那个小冤家,她不仅将不让他碰自己的身体,甚至连荷包也不会在今晚上给他了。啊,这个可怜的郑国姑娘现在站在暮色中抽泣起来了呢。
这首诗和“国风”中的许多诗歌一样,描写了先民淳朴大胆的爱情心理,也影响着后世的人们对戕害真挚爱情的虚伪社会道德的批判力度,在文学上则启迪了历代文人对乐府诗的提倡、搜集、整理和拟作。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复杂,也随着历代文人对《诗经》研究的不断深入,《诗经》中的爱情诗对后人的启迪已经不仅仅是爱情,而是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去了。
2、曹操对酒当歌
当然,不同的人接受《诗经》启迪的深度也是不同的,这里我们要提的是曹操对《诗经》的理解。
曹操有一首四言诗《短歌行》是这样写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以当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不是整理汉乐府的那些小文人,更不是春秋时代等待情人的女子,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情怀却比那跺脚骂人的郑国女子高远极了。
公元202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劲敌袁绍,随后剪除袁氏三子,平定北方,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又经过几年小规模兼并战争和战争物资的准备,曹操于公元208年挥师八十三万南下,饮马长江,准备与江东孙权决战,这将是他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最后的关键一战,占据江南以后,西北和西南的张鲁、马超、刘璋之辈将闻风丧胆,尚无安身立命之所的刘备也将无处逃逸,统一全国将指日可待。
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大战在即,曹操在大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以鼓舞士气。想到自己从青年时期开始,破黄巾、除董卓、诛吕布、灭袁绍,大小数百次战役,多少次死里逃生,如今,理想离自己越来越近,而自己也已经四十多岁,华发早生,然而,统一全国还将至少需要几年时间,彻底除灭朝中的异己也还需要一些手段,而恢复被战争破坏得千疮百孔的国家经济更将会花上几十年甚至百余年的时间,这些,都需要成千上万的人才,曹操不禁既心潮澎湃又忧思满怀。酒酣之时,他提起一柄长槊走上船头,面向江面,依槊而立,慷慨而歌,即这首传诵千古的《短歌行》。
很明显,曹操不是写爱情。就算他作为一代英雄,北征袁绍也曾有过跟儿子争夺袁绍儿媳甄氏的丑闻,南征孙权也或许考虑过把小乔大乔掠回北方。但是,英雄就是英雄,曹操的气度超过疲于奔命的刘备和只求自保的孙权,也超过自命不凡的袁绍、吕布、周瑜甚至诸葛亮。曹操从诗经的句子中读出的不是儿女情长,他要等的不是一个情人,而是多多益善的文武人才。郑女等不到情人,心生怨意,怪罪情人不像自己那样守约,也许是郑女自己来得太早了;曹操等不到足够多的人才,也有许多怨意,感叹人生短促,借酒消愁却愁更愁,也许是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太强烈了。郑女跺着脚骂道:“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曹操虽然没有骂,但是,他知道,有许多人才正在歧路上徘徊而找不到明主,象南飞的乌鹊绕树盘旋不知停在何枝,而他曹操就是树上最结实和最高的一枝,他象郑女呼唤情人投入自己的怀抱一样,焦急的呼唤着人才停栖在自己这根枝上。
但是,曹操毕竟是封建军阀,他统一全国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成就曹家天下。曹操做了魏王以后,通过“挟天子”逐渐全面掌握了朝廷大权,但是天下还处于分裂中,曹操知道没有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没有大量的人才,是不能统一全国的。曾有谋士劝曹操废帝自立,曹操知道,一旦自己称帝,天下英雄会群起而攻打他,不利于他借力打力的兼并战争,缓事急不得,于是他谎说自己相过面,自己面目丑陋,无天子之相,身材短小,无天子之威,然后他以周文王自比,言下之意是让太子曹丕将来做皇帝,可谓老谋深算。所以,曹操的求贤若渴,并不是要为朝廷招纳人才,因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一句中的“君”不是指天子,而只是指人才,或者是借指自己的兼并天下的事业。
公元前196年,刘邦平定英布后第一次衣锦还乡,想起自己建立大汉的丰功伟绩和天下尚未彻底平定的现实,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武帝曾写过一首《西极天马歌》,渴求膘肥体壮的“天马”以帮他驰骋万里降服四夷,这“天马”其实就是卫青霍去病那样能征善战的虎将。汉高祖渴望人才是为了守卫已经得到的天下,汉武帝渴望人才是为了拓宽汉朝的生存空间,他们的想法都是可以放在太阳底下的;曹操渴望人才是为了篡夺汉家天下,曹操的动机是不堪告诉世人的。
3、周公为何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还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既表明自己像周公一样渴望人才,又表明自己像周公一样对天子忠心不二。曹操确实有过来不及穿鞋子而下榻迎接投奔他的谋士的例子,确实有过为争取关羽投靠自己而送良马锦袍的例子,当然,曹操不会像周公那样对天子忠心不二。然而,更惊人的一个问题是:周公又真的是位大忠臣吗?
从史书给我们提供的只言片语,我们不难发现,周公和曹操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阀,心中包藏着见不得人的野心,只不过曹操最终得到了半个天下,也就为儿子铺好了通向皇帝宝座的红地毯,而周公没能铺好这条地毯也就不得不放手了。
商朝末期,纣王荒淫无道以致天下大乱,黄土高原和渭河平原上狼烟四起,各路诸侯一边相互混战争夺奴隶、物资和地盘,一边向殷都朝歌进发。在这些军阀中,周武王、周公旦诸兄弟率领的周部族军队最为强大,最终打败一些诸侯而成为各路诸侯的首领。又经过十数年的浴血奋战,周灭了商和各路军阀,统一了华夏,周武王尊死去的父亲西伯盖为文王。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 在父亲西伯盖南征北战打败犬戎、密须、崇侯虎等部族,巩固和扩大周部族势力的过程中与兄长武王紧密配合,立下卓越战功。西伯盖死后,周公旦协助武王灭掉殷商。武王死后 成王年幼 作为成王的叔叔,周公旦摄政,称周公。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摄政期间 周公基本肃清了殷商残余势力 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等内部叛乱 巩固了新生的西周政权。历来史家文士均对周公主动还政于成王的大公无私的品德大加赞赏。
周公真的大公无私吗?
透过史书的字里行间 我看到这样几个与周公有关的值得思索的事件。
武王灭殷后不久身体就开始出现问题,后来卧床不起,且病情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到了垂危的时候。而这时朝廷正在根据军工分封诸侯,武王封弟弟周公旦(周公)为鲁国诸侯。鲁国那时候被成为东夷,周公功劳那么大,为什么要把他封到遥远的半荒蛮之地呢?我想,武王的儿子诵(即后来的成王)那时候尚年幼不能理政,武王肯定是担心自己死后成王压制不住位高权重的周公,想外调周公以削弱周公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可以说 武王封周公为鲁君 动机似乎有点像项羽封刘邦为汉王 希望山高水长能避免有实力的对方对自己造成威胁。但是 面对项羽的庞大军威,刘邦没办法,只好去做汉王了;但是周公却没有去鲁地,一直滞留在镐京,因为那时武王已经是一只快要死了的雄狮,周公似乎正在等待武王的驾崩。我想,也许周公压根儿就不愿意去鲁做个诸侯,他协助武王打败商纣取得天下,大有兄弟轮流做天下的念头,就好像后来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那样。
史书这样接着记载:不久,武王驾崩,成王即位,周公代成王摄政。七年后,周公还政于成王。我想,周公真的是受武王之托摄政,又真的是自愿还政于成王的吗?我们来看看史书上记下的周公的这几件事。
武王病危期间 周公设祭坛向先王祷告 他在祷告的册文中说自己的德才超过武王 希望代武王死好去侍奉鬼神。历代史家均赞赏周公的舍身精神。代死的精神固然可贵 但是在君主戴天行政的古代宣称自己贤于天子终究是大逆不道的 周公敢这样宣称,这似乎可以说明周公早已功高盖主,已经可以藐视武王了,这也可以说明武王对周公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这也许正是他把周公封为鲁君的主要原因所在。代武王死是为了去侍奉上神 代武王和成王执政不也是为上神服务吗?连武王都担心成王不能理政,自称贤于武王的周公代成王执政甚至永远执政有什么不妥呢?所以,周公的祷告正是司马昭之心,比曹操所谓之效文王还要赤裸得多。同时,周公宣称要代武王去死,这就说明,武王没有托孤给周公,不然,周公身负武王托孤之重,岂能违背天子之意而去死吗?
成王即位 周公派儿子伯禽去做鲁君,他留在镐京代成王摄政。这样,周公父子内掌朝廷大权,外据鲁地,进退自如,甚至比武王的权力还要大啊。史书没有告诉我们周公是怎样成为摄政王的,只是说周公摄政后“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 与武庚作乱 叛周”(《史记·周本纪》)。周公辅佐文王、武王多年 品行理应天下共知 管叔﹑蔡叔等一帮兄弟为何在武王死后怀疑周公摄政的动机呢?这种现象最起码可以引起两种猜测:第一 武王临终前并没有把成王托付给周公 甚至有可能逼迫周公抓紧到鲁任职,甚至安排其他兄弟铲除周公,否则管叔蔡叔等众兄弟不会不服;第二 就算武王遗命周公摄政,可能也同时安排了其他兄弟共同摄政,周公在摄政之后排除异己,独揽大权,众兄弟担心周公父子造反,因而向周公宣战,或者说发动了一次“清君侧”的军事行动。
成王亲政后 有人诬告周公谋反 成王派人抓他,周公奔逃到楚地。《史记》等史书没能告诉我们这次事变的细节 但是周公刚还政就身处危难中 诬告者肯定能说出许多周公谋反的言行,那么他(们)必是周公的亲信 亲信都背叛了,这是值得我们揣摩的。再者,周公奔逃到楚而不是鲁,可见楚地对他来说也是安全的,事实证明最后他从楚地平安的回到京城,这说明至少已经有相当于半个华夏的鲁、楚全部和京城的一部分地区成为周公的势力范围了。第三,心底无私天地宽 没有谋反之心,心甘情愿还政,你逃跑干什么,何况成王已经长大,已经具有独立判断能力,你又有平叛和摄政的大功。
我们不妨认为成王的亲政是通过政治甚至军事斗争实现的,失败了的周公不甘心,妄图夺回失去的权利,那么,所说的谋反的行为就是很正常的了。最后,周公回到了京城,成王没有杀他,周公这一跑把罪行跑没了。也许是成王不敢杀他,因为,朝中大臣和诸侯中还有许多人拥护周公,也许众诸侯的军队正在向京师开拔。但是,总之,周公平安回到京城本身就宣告了周公的胜利,这也许是巨大的战争威胁逼迫成王与他言和了,成王在保证了周公既得的主要利益,周公承认成王的统治地位。数千年前的这场宫廷之争是多么复杂和残酷啊。
周公临终时要求将自己葬在成周以不离开成王,其实成王早已长大,并且好不容易亲了政,你离不开成王,成王也会认为离不开你特别是离不开死去的你吗?成王不想独立行政吗?成王也许正嫌周公死得太晚了呢。果然,成王没有把周公葬在成周。可见,成王并不把周公看成自己大恩人,他不把周公葬在成周,是要从根本上肃清周公摄政时在国家各个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把周公葬在外地才宣告周公时代的正式终结,成王的亲政从此才真正开始。
由此看来,周公并不象后来的人们所称颂的那么伟大,后人称颂周公,一者是因为人们渴望现实的政治生活中能出现大批清官,以整顿封建社会屡治不明的吏治,给人民群众一个相对平安的环境;二者是统治者以情节简略的史书宣传周公代成王摄政又还政于王的事迹而很少分析史书中的一些能够使人们对周公全面认识的“蛛丝马迹”,以宣扬忠君思想,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回到刚才谈及的曹操,曹操以周公自许,实在不能算“英雄所见略同”,而只能算是臭味相投。不过,曹操比周公更能把握命运,原因或者是他得到的人才比周公多,而且都是些真人才、大人才,比如郭嘉、徐晃、许褚、张辽等,这些人即便得罪了曹操,曹操都不会介意,而象杨修之小聪明者就算入了曹操幕府也难以混出什么名堂,说不定一句话还能丢了性命。《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写到曹操吟上文所说的那首《短歌行》时,扬州刺史刘馥耍小聪明,断章取义,说曹操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是不吉之言,结果被曹操一槊刺死。刘馥比杨修还迂腐和不识时务,居然在英雄陶醉于人生、国家甚至天地之时评头论足,死不足惜。相比较于其他历史人物,曹操仍然可以称得上是八十年三国纷争中最了不起的英雄,没有曹操,三国统一的历史进程至少还需要一代人的奋斗。考察历史人物,我们应该撇开他们的个人野心,考察他们对于历史进程的贡献,那样,我们才能够对他们是否伟大之处作出自己的准确判断。
【作者简介】董元奔,1971年生于江苏宿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江苏省知名辅导工作者。学业主攻唐宋文学,涉猎文史哲各领域。世纪初曾有论文获人民日报出版社专题征文一等奖,近年来为网络知名作家,获今日头条“深度优质长文精选频道创作者”、“青云实力派创作者”等称号,系今日头条特邀文史类参赛文章评委。
【说明】1、版权所有,原创保护。2、正文插图来自头条免费图库。
(编辑:董尧、霜婵、丰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