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生亲身经历(我在清华的四年博士生研究经历)
清华大学研究生亲身经历(我在清华的四年博士生研究经历)博士一年级,除了要上课外,我的主要精力是要搞明白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和性质。由于有些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复杂,很难想象其三维空间结构,因此我买了中学化学用的分子结构模型。就这样,我开始自己组装ZIF-8、MOF-5和MIL系列MOFs的结构,理解其配位和拓扑结构。然后,我开始大量查看相关的文献,了解MOFs在挥发性有机物领域的应用。得知张老师课题组的做气态污染物催化转化的时候,我当时一脸懵,与我研究生期间研究方向不同,好在张老师根据我的研究背景,希望我采用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我当时连什么是金属有机框架这个名词都没听过!我当时想,这个学位看起来没有那么好拿。紫荆食堂研二阶段,由于我开题得了优秀,按照政策可以直接转为博士。硕士导师和我谈了多次,最终导师支
关注宇杰环境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室内空气知识。本文来自本课题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彭义老师课题组)郑现明博士自述。
清华初印象
2016年的夏天,我本科班保送至清华大学的李同学邀请我去清华园,顺便带我参观一下校园。中午时分,李同学带我去号称具有特色的万人食堂吃饭,食堂是很有特色,先选菜,然后统一结账。尴尬的一幕出现了,钱不够。我当时心想,这饭比北师大贵多了。饭饱后,我们一起在荷塘和教学区逛了一下。当走到学堂路时,看到两侧大杨树,风吹树叶的婆娑声,我当时心动了,设立了新的求学目标。
万人食堂
紫荆食堂
研二阶段,由于我开题得了优秀,按照政策可以直接转为博士。硕士导师和我谈了多次,最终导师支持我申请清华的博士,经过一系列申请-考核后,缘分使我阴差阳错进入到了张老师课题组,我由此开始了博士求学道路。
开启清华博士求学道路
得知张老师课题组的做气态污染物催化转化的时候,我当时一脸懵,与我研究生期间研究方向不同,好在张老师根据我的研究背景,希望我采用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我当时连什么是金属有机框架这个名词都没听过!我当时想,这个学位看起来没有那么好拿。
博士一年级,除了要上课外,我的主要精力是要搞明白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和性质。由于有些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复杂,很难想象其三维空间结构,因此我买了中学化学用的分子结构模型。就这样,我开始自己组装ZIF-8、MOF-5和MIL系列MOFs的结构,理解其配位和拓扑结构。然后,我开始大量查看相关的文献,了解MOFs在挥发性有机物领域的应用。
开启科研通关之旅
在2018年7月,我去蚌埠开展暑期实践,主要是开展工业VOCs的处理学习和调研。在暑期实践的40天内,我了解到厂区面临的环境污染,尤其是VOCs污染问题,这使我认识到VOCs消除或者资源化的重要性。在化工厂实习期内,我了解学习了VOCs的来源以及简单的处理方法,意识到现有的处理装置有很大的问题。
在蚌埠的暑期实践后,我又参加石家庄的先河环保公司的实践。这次实践虽然不长(2周),但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处理场景和运行过程,触动很大。目前VOCs的关键处理技术,吸附剂和催化剂主要还是采用国外的产品,这也使我意识到技术优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
MOF的筛选与疏水化改性吸附VOCs
作为新型多孔材料,MOFs虽然研究了20年,但是还在高速发展阶段。MOFs发展初期被稳定性困扰,现在大量稳定的MOFs被设计。目前需要解决的是疏水性、合成成本和性能的问题,基于此,我将研究的目标设定为提高MOFs的疏水性,同时也探究绿色合成的方法。
由于没有合成MOFs的经验,我首先想先合成一批MOFs,然后和常规的材料相比,看看MOFs吸附VOCs到底有没有优势。在起初的合成阶段面临很多问题,按照文献的制备方法,有的能合成出来,有的则多孔性达不到标准。因此,我专注于不同文献对同一种MOFs的制备方法,分析其中的区别,探究影响因素。这是一个边学习边做实验的过程,大概用了2个月。
合成完毕后,我开始搭建气路,测试材料对甲苯的吸附性能,由于当时只有一台气相色谱(GC)可用,所以这个过程比较缓慢,后经申请,张老师购买了一台GC,后面的进程大幅加快。经过测试,我发现CAU-1对甲苯的吸附性能较好,意识到了氨基的重要性。经过对比,我发现CAU-1虽然有氨基,但是疏水性相对也较强。通过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我发现CAU-1的次级结构单元和别的材料具有很大的不同,意识到具备疏水性次级结构单元的MOFs可能是新的突破。
以CAU-1为基础,我考虑如何全面提高MOFs的疏水性。从气体分子在材料表面和内部的扩散和吸附的全过程考虑,我们必须在各个阶段降低或者抑制水分子的吸附。当气体分子扩散到纳米颗粒表面时,我们就必须降低水分子向纳米颗粒内部扩散。这时,我们需要一层过滤膜,这层膜是具有渗透性且疏水性,我选择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这样的高分子。当气体扩散到纳米颗粒内部时,我们保证内部疏水。考虑到亲水性的氨基,我们必须要将其转化,经过大量研究,我发现可以采用酰胺反应的方法将其和酸酐反应,得到疏水性的内表面。经过内外表面疏水化修饰后,CAU-1对水分子的吸附量下降,对甲苯的吸附量大幅提高。在50%相对湿度条件下,改性前CAU-1对1ppm的甲苯吸附量为0.98mg/g,改性后的吸附容量提升至6.82mg/g。
疏水性金属有机凝胶吸附VOCs
虽然后修饰可以提高MOFs的疏水性,但是过程繁琐,成本也随之提高。我当时想能不能直接去掉氨基,采用对苯二甲酸作为配体。另外,CAU-1有两种大小的孔,其中一种孔只有0.4nm,无法有效吸附VOCs,因此要采用新的结构。随后,我又开始了漫长的论文阅读,重点看了很多疏水性MOFs的文献。
我发现CAU-3具备CAU-1类似的疏水结构单元,且没有氨基。我开始尝试合成CAU-3,想要了解一下他的疏水性和对甲苯的吸附性能。在第一次合成后,我发现离心后的材料具有透明性和粘性,干燥后可以得到块状的颗粒,这让我很奇怪。我有一天突然想起我看到的文献,是一个铁基凝胶的文章,干燥后也是颗粒。
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材料可能也是凝胶。后来经过反复试验,我发现升温速率是调节粉末和凝胶之间比例的关键,当时非常兴奋。首先,我意识到金属有机凝胶可能也是一种不错的材料,不仅可以简化或者降低合成步骤和成本,也可以解决粉末材料的成型问题。基于这项工作,我又完成了氨基CAU-3的改性和碳化。总体来说,CAU-3凝胶的工作,为我开启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当CAU-3凝胶的工作发表之后,我尝试将其吸附苯系物。通过动态穿透实验发现,虽然CAU-3凝胶对己醛的吸附效果较好,但对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吸附相关欠佳。经过理论计算发现,CAU-3内部结构与苯系物的作用力较弱,缺乏强有力的吸附位点。为了提高对非极性苯系物的吸附容量,我考虑采用氨基官能团进行修饰。氨基改性可以使得氨基的N和甲苯的甲基形成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提高对甲苯的亲和力。但是,氨基为亲水性的基团,也会增加对水分子的吸附,因此,氨基改性能否在高湿度下提高对甲苯的吸附量也是未知数。
为了验证我的疑惑,我开始采用快速升温的方法合成氨基改性的CAU-3凝胶,并在不同条件下对甲苯的性能进行测试。经过试验发现,和CAU-3凝胶相比,氨基改性凝胶对甲苯吸附提高,同时在干气和50%相对湿度条件下,对甲苯的穿透时间均长于活性炭材料,具有一定的优势。
碳化金属有机凝胶吸附VOCs
在氨基改性凝胶对甲苯吸附和脱附测试过程中,我发现甲苯分子在金属有机凝胶的扩散速率是普通颗粒活性炭的6-8倍。MOFs具有快速扩散的原因是具有三维有序孔道结构,而活性炭的半封闭孔则不利于气体分子的扩散。因此,我思考如何提高活性炭材料的气体扩散速率。
我开始查阅有关活性炭的文章,发现很少有关于气体分子在孔道内部扩散速率的论述,也没有详细对比不同活性炭不同孔道结构与气体扩散速率的文章。我当时计划采用有序孔道结构的材料作为前驱体,观察经过碳化能否制备不同于常规活性炭的材料。考虑到N掺杂的活性炭对VOCs吸附效果较好,我因此采用氨基改性的CAU-3凝胶作为前驱体,经过不同温度下碳化,制备出高多孔性的活性炭。实验发现,碳化后的多孔碳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同时对甲苯的吸附量可以达到9.0mmol/g以上。
通过实验发现,碳化后的多孔碳比常规的活性炭的再生速率快,气体在其内部的扩散速率是常规活性炭的2倍。我当时猜测是内部孔道的不同导致气体扩散速率的不同,但是没有直接证据。后来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并经过后期处理观察内部孔道结构,并计算脱附过程中的孔径变化进行验证。综合以上结果,我给出了甲苯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孔道结构的活性炭扩散的模型,为设计快速再生的碳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年科研感悟
四年的博士生涯,得益于张老师课题组和清华的平台,我的物质及科研条件充足;其次,由于经过硕士期间的科学训练,我对失败的打击能力提高。中间做实验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奇怪的bug,这有时候会消耗大量时间去分析和解决,以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当每次实验失败或者论文被拒的时候,我通过打游戏、睡觉或者聊天等方法,较快地恢复正常状态。
另外,要多和做相同领域的同学交流,包括聊实验,如何写文章,如何做理论计算等,这样其实可以少走弯路,节约大量的时间。
此外,科研不仅需要多看,多想,多思考,进入比较深的状态,同时也需要一点运气。
和本科和硕士阶段不同,博士四年下来接触最多的就是本课题组的人员。课题组整体的氛围和状态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刚开始进课题组,感受到荣师兄高超的科研能力,有一个这样的标杆或者引领,可以激发自己士气。课题组轻松愉悦的氛围也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每次开组会,都会受到启发。
四年来,张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课题组买了新的GC,同时通过申请,学院平台也增添了物理吸附仪,这都是我开展实验的关键,张老师为课题组为我们个人的课题都浸注心血,我也为阴差阳错进入张老师课题组感到庆幸。虽然现在已经毕业离校,希望以后的师弟师妹们能够继往开来,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祝愿张老师课题组继续发展壮大,做出更多原创新的成果,实用性的产品。
相关研究成果
1. Zheng Xianming He W Rehman S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Hydrophobic Metal–Organic Gels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Capture.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37):41359-41367. (SCI IF: 8.75)
2. Zheng Xianming Zhang H Rehman S et al. Energy-efficient capture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humid air by granular metal organic ge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1 411:125057. (SCI IF: 9.03)
3. Zheng Xianming Liu S Rehman S et al. Highly improve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AU-1 for trace toluene in humid air via sequenti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rface modific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389:123424. (SCI IF: 10.65)
4. Zheng Xianming Pengyi. Zhang et al. Metal-organic gel derived N-doped granular carbon: remarkable toluene uptake and rapid regenera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 13 (2021) 17543-17553. (SCI IF: 8.75)
1. Xianming Zheng Pengyi. Zhang et al. Highly hydrophobic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for the capture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humid air ACS Fall 2020 Virtual Meeting & Expo. (Oral)
2. Xianming Zheng Pengyi. Zhang A rapid-risen temperature synthetic route to hydrophobic metal-organic gel for the capture of odor-caus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SPC. (Poster)
3. Xianming Zheng Pengyi. Zhang Energy-efficient reversible capture of trace gaseous toluene o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highly improve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under high humidity condition via simultaneous internal and surface hydrophobization 第九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学术年会. (Poster)
课题组介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彭义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承担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曾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新星等奖项,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理事,出版学术著作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
张彭义教授科研团队,由7名博士后、5名博士、7名科研助理和若干名硕士研究生组成,成员来自环境、化学、化工、材料等学科领域。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控制化学与纳米材料学的研究,涉及到水和废水、室内空气的污染化学及其控制。部分研究成果已成功转化为商品,切实帮助大众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困扰。
(郑现明,男,籍贯河南省周口市,2017年9月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21年6月取得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入职于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