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许久以后,陈文钦终于找到了出口,这得益于他扎实的考古经验。在走出洞后,他望着这座山脉不禁怀疑:梁孝王为何要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建一个避暑的宫殿呢?这有些不合常理啊!但是陈文钦进去后,正如同传说一样,他居然在这个洞中迷了路,这个洞更像一个巨大宫殿,由很多屋子组成,他转了很多圈依然没找到出口。那么,时隔仅两千年,梁孝王的陵墓今天又在何处呢?在芒砀山南边的保安山,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保安山中有一个裸露千年的恐怖洞口,进去的人就会迷路再也出不来。所以很少有人会主动进去,当地人祖祖辈辈称这个洞口为“孝王避暑洞”。永城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陈文钦听到有这么一个地方后,瞬间便将其与被盗的梁孝王陵墓联系起来,他为了寻找真相,决定亲自进去探个究竟。

东汉末年,曹操派出他的摸金校尉在河南省芒砀山大肆盗掘了一个古墓,最终运走了72船财物,众所周知,凡是曹操盯上的古墓,必然非同寻常,那么这个墓主人是谁呢?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1)

其实曹操这次的盗墓事件被明确地记载于史书中,《智囊全集》有记载道:“引兵入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万斤”,这充分说明,这次曹操盗的是西汉梁孝王之墓。

梁孝王何许人也?他乃汉文帝与窦太后之子,汉景帝之同胞兄弟,深受窦太后与汉景帝所喜,故而不仅封地是最富裕的中原地区,另赏赐也是经年不断,民间便有了“梁王富有胜天子”之说。

也正是这样才会引来曹操的觊觎。

那么,时隔仅两千年,梁孝王的陵墓今天又在何处呢?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2)

在芒砀山南边的保安山,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保安山中有一个裸露千年的恐怖洞口,进去的人就会迷路再也出不来。所以很少有人会主动进去,当地人祖祖辈辈称这个洞口为“孝王避暑洞”。

永城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陈文钦听到有这么一个地方后,瞬间便将其与被盗的梁孝王陵墓联系起来,他为了寻找真相,决定亲自进去探个究竟。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3)

但是陈文钦进去后,正如同传说一样,他居然在这个洞中迷了路,这个洞更像一个巨大宫殿,由很多屋子组成,他转了很多圈依然没找到出口。

许久以后,陈文钦终于找到了出口,这得益于他扎实的考古经验。在走出洞后,他望着这座山脉不禁怀疑:梁孝王为何要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建一个避暑的宫殿呢?这有些不合常理啊!

这个谜题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才算解开。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4)

上世纪九十年代,芒砀山采石场在一次爆破作业后,一个陪葬坑被炸的显现出来,里面出土了1800多件文物,其中不乏有鎏金车马器、青铜器等,而这些东西都是当时王室所用之物,而这个陪葬坑离陈文钦当年探险的“孝王避暑洞”仅有100多米,这一切意味着,这周围必然有一个西汉王侯级的大墓。

当时已经在市文物局的陈文钦意识到这下面极有可能是传闻中的梁孝王墓,他决定顺着盗墓贼们挖出的盗洞再次探查。

然而,陈文钦顺着盗洞前行了二十多米后,一个涂满朱砂的房间赫然呈现在他的面前,这更加显示此墓绝对是王或后级别的墓葬,再往里走,这里已是一片狼藉,显然已经被盗墓贼盗掘了多次。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5)

陈文钦的这次探查惊动了河南省文物考古所,最终经过请示决定对这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当清理完成后,这座墓的规模惊动了全国考古界。

这是一座大型石崖墓,它全长210.5米,总容积达到1650立方米,有着31个不同作用的侧室,规模大大超越徐州楚王墓和中山靖王墓,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石室陵。

由于此墓多次被盗,尸骸棺椁已经找不到踪迹,但从遗留的一些玉衣片来看,当时有资格穿戴金缕玉衣的只有梁王,但八代梁王被埋入芒砀山,这座墓会不会就是曹操所盗的梁孝王墓呢?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6)

但是,随着发掘清理工作的进行,考古人员在墓中找到一枚刻着“梁后园”的铜印,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塞石上又发现了“西宫”的字样,通往前堂的甬道塞石上也发现了“东宫”的字样。综合汉朝宫殿建造来看,王后待人接客的宫殿叫东宫,生活起居的宫殿叫西宫,那说明这个大墓的主人只能是一位女性,再结合铜印来看,墓主人就是梁孝王的王后,而非任何一个梁王。

既然梁孝王的王后在此地建有大墓,想必被曹操盗掘的梁孝王墓也在附近,于是“孝王避暑洞”就是孝王墓的推测再次引起考古人员的关注,但唯独令人不解的是,如果这里真是孝王墓的话,那他的陵墓比自己的王后要小得多,这有些不合常理啊!

经过发掘,这里出土了大量刻有“孝园”的瓦片,从与梁王后的位置以及其结构布局来判断,这里确定就是孝王墓无疑,但梁孝王作为当时最有权势的藩王,其陵墓不应该只有王后三分之一大小吧,难道当时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

原来在“七国之乱”中,梁王追随汉景帝平灭立下大功,其地位达到了顶峰,甚至景帝酒后戏言称自己千秋之后将传位梁王。景帝是戏言而已,但梁王却当了真,一直心心念念盼着兄长传位于自己。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7)

然而不久之后,袁盎等大臣进言,劝景帝不得违背“传子不传弟”的祖制,于是景帝便立了刘彻为太子。然而这件事传到梁王耳中后,他对袁盎怀恨在心,便派出死士将其刺杀。藩王刺杀朝廷重臣,这是前所未有的恶劣之事,随后事后梁王带着凶手入京认罪,可景帝对其有了戒备之心,虽未治罪但让其无事不得入朝,入朝也不得久留。

于是梁孝王连惊带怕,终于在公元前144年夏暴病身亡。

所以专家们判断,梁孝王之墓极有可能才修建不久,但其过早病亡,所以工程不得不提前仓促完工,故而其陵墓规模远不如自己的王后大。再从两人所占位置来看,梁孝王墓虽小,但其占据了保安山的主峰,梁王后墓虽然规模弘大,但其所占位置却是保安山主峰一旁的山丘,从汉朝王侯的丧葬习俗来看,这恰恰符合“同穴不同坟茔”的习俗。

曹操所掘之梁孝王墓已经确定,而那个大洞似乎就是曹操当年盗掘梁孝王墓时所开,它历经将两千年而不塌不倒,似乎在诉说着曹操当年的恶行。

曹操盗掘皇家陵墓(曹操的摸金校尉在芒砀山盗掘了一个古墓)(8)

而梁孝王生前死后都享尽了荣华,岂料万般执着化成空,可悲可叹。

故事改编自《智囊全集》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而且隐藏着无数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败的奥秘、可吸收借鉴的智慧,让人生少走弯路。

我很喜欢读中国古代史,感觉越读越厚重,越读越有趣,越读越启智。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读一读这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是什么?这是“明代奇才”冯梦龙所著智慧总集,人称“小资治通鉴”。全书收录先秦至明代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加上点评中的同类故事,共有3000多个)。将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现,有趣;然后解读提炼出人生智慧,有料。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非常喜欢此书,无论到哪儿,此书都随身必备。曾国藩也对此书颇为推崇,曾谆谆告诫诸位弟弟:“此书务读三遍。”杜月笙也对《智囊全集》爱不释手,他识字不多,让别人读给他听,感慨道:“读懂此书,才算读透了社会。”

所以,我建议大家读读《智囊全集》文白对照,一看就懂。说心里话,有时你感觉缺少机会,实际是缺少智慧,点击下面横条,现在就可以带回家阅读

来源:梦语讲堂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