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未来最好的地段在哪里(南沙被点名95次)
南沙未来最好的地段在哪里(南沙被点名95次)搭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南沙国际汽车产业基地等重点平台是“十四五”时期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南沙庆盛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南沙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类企业总部基地、南沙东方重机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南沙氢能产业枢纽等重点平台是“十四五”时期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广州南沙国际数据自贸港、南沙国家级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示范区是“十四五”时期数字新基建重点项目。在优化化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南部突出科创引领、湾区门户功能,着重提升南沙城市副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化与深圳西部及佛山、珠海、中山联通发展,创建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南沙科学城《纲要》提出,高标准建设南沙科学城,立足建设百年科学城、国际一流科学城,以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为核心区,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等领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高层
5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正式公布《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纲要》全文约1.2万字,其中南沙被提及95次,是广州11个区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纲要》显示,南沙区的功能定位是: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广州城市副中心。
此外《纲要》还提出,将积极推动南沙自贸试验区拓展范围;支持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立足建设百年科学城、国际一流科学城,高标准建设南沙科学城;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打造国家金融开放创新高地;支持南沙建设“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突出抓好南沙“一把手工程”
《纲要》在构筑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部分提出,突出抓好南沙“一把手工程”,做强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强化中心城区和南沙战略连接,夯实建设用地、基础教育等发展根基,建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区和示范区。
在优化化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南部突出科创引领、湾区门户功能,着重提升南沙城市副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化与深圳西部及佛山、珠海、中山联通发展,创建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
高标准建设南沙科学城
《纲要》提出,高标准建设南沙科学城,立足建设百年科学城、国际一流科学城,以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为核心区,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等领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高层次科研机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面向海洋强国建设战略需求,推动涉海大科学装置建设,打造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携手港澳集聚国际高端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全球开放合作枢纽。
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南沙国际汽车产业基地等重点平台是“十四五”时期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南沙庆盛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南沙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类企业总部基地、南沙东方重机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南沙氢能产业枢纽等重点平台是“十四五”时期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广州南沙国际数据自贸港、南沙国家级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示范区是“十四五”时期数字新基建重点项目。
搭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方面,规划建设南沙、从化、黄埔通用机场,提升通用航空服务能力。在国际航运枢纽方面,建成南沙港区四期,加快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南沙港区五期等项目建设,更好适应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建成南沙港铁路,加快配套站场和港区周边道路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更好联通湘赣黔、滇川渝和通往欧亚大陆。提升重点货源城市无水港功能,积极拓展港口腹地。
在完善铁路枢纽布局方面,提升南沙站铁路枢纽地位,同时南沙站也入选“十四五”时期铁路枢纽及轨道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在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方面,加快建设广佛环城际、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等,规划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连接南沙科学城的快速通道,强化市域快速直连,形成广佛、穗莞骨架网络,拓展大湾区轨道交通中心服务范围。城际铁路规划建设项目中与南沙有关的项目包括,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18号线南延至中山珠海)、中(山)南(沙)虎(门)城际、肇(庆)顺(德)南(沙)城际。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董业衡 耿旭静 通讯员 罗瑞娴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