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乡愁(豫记回家我有所念人)
豫见乡愁(豫记回家我有所念人)大会现场你无法想象 阔别在外的人 因为一句呼唤 不远万里 甚至漂洋过海地踏上故乡的归程。(一)归豫:因家乡、因情怀、因理想星河滚烫 人间理想。建业中原文化小镇之樱桃沟足球小镇 建业大食堂宴会厅内 乐声悠扬 气氛热烈 超脱一般会议的严肃与拘谨。厅外 足球小镇豫风激荡 古色古香 红灯笼高高挂起 充满河南味道的各色美食飘荡在整座小镇的上空。
生于人世间 你我总会经历离别 或是天各一方的遥远分离 或是故乡垂暮的内心挣扎。
“远离家乡的人都有两个家 一个是内心归处的故乡 一个是能撑起自身能力的大城市中的家。”2019年冬 最后一个周末 “老家河南万物生长——因爱而归·2019豫记回家”大会举办 “豫记”新媒体创始人、总编辑杨桐发表主旨演讲。
豫记之邀 应者云集。台下 150多位海内外河南籍媒体人、文化界友人就坐。有人从德国漂洋过海而来 有人辗转“飞跃”而至。
“豫记回家”每年都是“豫记”的重头戏 但遥想五年来举办的回家活动 今年的规模史无前例。五年是一个跨度 五年是一个飞跃 如今“豫记”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一)归豫:因家乡、因情怀、因理想
星河滚烫 人间理想。
建业中原文化小镇之樱桃沟足球小镇 建业大食堂宴会厅内 乐声悠扬 气氛热烈 超脱一般会议的严肃与拘谨。厅外 足球小镇豫风激荡 古色古香 红灯笼高高挂起 充满河南味道的各色美食飘荡在整座小镇的上空。
你无法想象 阔别在外的人 因为一句呼唤 不远万里 甚至漂洋过海地踏上故乡的归程。
大会现场
你无法想象 一群因家乡、因情怀、因火一样的新闻理想相聚在一起的人 与会场面是多么的热烈与渴望。
你无法想象 既有老友 也有新加入的年轻“血液” 在这个冬季 瞬间被点燃 滚烫地交融在一起。
“豫记回家”历经五年 今年的规模超前 豫记也倾注精力 将活动安排的诚意满满 让豫记回家的亲人们感受到河南家乡的变化和魅力。
豫记在德国的代表刘秀丽 从法兰克福万里奔波 披星戴月 只为回家;New 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袁国宝 连续在北京、深圳、厦门、郑州间倒腾四次航班 也要赶来和大家碰杯酒。
中国人总有一种乡土情怀 尤其是文字工作者 会诉诸文字来表达情感 例如作家中 从莫言到贾平凹 从沈从文到冯骥才 从孙犁到余秀华 他们都有着浓浓地思乡情。
记者也是如此。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先生在想该怎样将蕴含于人民之中那种打不垮、压不倒的英雄精神时 为了找到一个突破口 决心回到自己熟悉的故乡河南 在这片饱受水旱灾害的地方 找到了豫东兰考县深受百姓爱戴、“开展除三害斗争活活累死”的县委书记焦裕禄。
新时代 在外工作的记者们 亦有着浓厚的思乡情。对豫记们来说 故乡已经远去 他们在海外 在中国的各个角落辛勤耕耘;故乡又不曾离去 因为“豫记”的联系 大家的团聚 家乡的羁绊 让漂洋在外的河南人生活里满是故乡的踪迹。
(二)豫记:记者、乡愁、文化
“豫记 不生产文化 只是文化的搬运工。”
“用笔触践行着河南文化的迁移与回归。”
“全球河南人的文化食粮。”
会场上 豫记的微纪录片透露着乡愁与文化的质感 更道出了豫记的本质与追求——用文字解锁河南人的文化与乡愁 让世界了解河南 让河南走向世界。
郑州市委网信办主任卢士海致欢迎辞
“豫记”是河南的记者们 是河南的记录者 更是河南人的记忆。回不去的乡村 乡土文化的危机 让众多河南人缺少一个文字抒发的平台。于是2014年 它由400名河南籍记者共同发起 用笔触迁徙乡愁 用文字记录老家河南 并连接有乡愁的河南人 将乡土人文植入移动互联网。
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郭广新致辞
过去五年 杨桐与豫记们梳理与挖掘河南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事 他们发现河南 记录河南 传播河南 拨动着无数河南人的心弦 守望着旧时光的乡土温情。
五年时间 1800天推送 3600篇长文 1000万字 1500名记者 400名作者 30余万用户 共计10亿次点击 全景构建了全球河南人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
建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裁代纪玲致辞
五年时间 因大家职业的相似性 媒体行业的巨大变革 一群媒体人在新时代发展中遭遇到的惆怅与困境 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豫记们的交往中 在他们的交流中 也透露出文人的思量与转型 也践行出新的媒体认知、方向与蜕变。因此他们的感情深至共鸣 思维时常“线上”起舞。
豫记新媒体创始人、总编辑杨桐演讲
如今 “豫记”让河南人的乡愁缩短在一线之隔。它已成为最懂河南、最懂河南人、最懂河南文化的传播平台 正在成为全球河南人的文化食粮。
(三)豫物:好物、乡愁、文化
乡愁是什么?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几间老屋、一条巷子、村落的池塘……乡愁也是曾经喂养人们生命的食物 带有家乡符号的食物味道 通过岁月的沉淀与发酵 已经幻化成为乡愁的一部分。
岁末天正寒 乡味暖人心。最牵挂的家乡味、家乡情 才下舌尖 又上心间。中国人对乡土的情怀 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食物之上 正如贾平凹所说 “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还有人说 “故乡的食物是最早的乡愁。”
大会伴手礼
部分产品已在豫记好物平台上线
国外的也不例外 《料理鼠王》电影中 小老鼠雷米制作的佳肴 打动挑剔严苛美食评论家科隆的还是相似的妈妈味道 那更是家乡的味道。
乡愁是生于斯 长于斯的最初味道。会场上 河南豫满全球跨境电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向阳说 河南人的乡愁也许是十三香、胡辣汤、烩面 或者是一小包南德方便面。
河南豫满全球跨境电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向阳致辞
不仅仅是满足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豫记也在扩展外延 将河南人的乡愁付诸食物 挑选精致、解乡愁的豫记好物 来让河南人感受故乡 让外乡人感受河南。因此 豫记好物平台应运而生 在“豫记回家”大会上正式上线 大家通力支持。
豫记好物启动仪式
于器、于物、于食 好物解乡愁!现在的豫记好物平台上 有“总有一碗汤 可以慰风尘”的郑知味牛肉胡辣汤 有“五年洞藏 精心酿造”的“老周的酒” 原产地先发的文元裕铁棍山药 还有充满中原味道的贾湖酒等。
豫记好物 满满的情怀 满满的家乡味道 真真做到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食 点点舌间味 浓浓思乡情。
后记
跨越山河大海 穿越四季变换。豫记们仍有爱 仍有牵挂。
送别大家的大巴车上 杨桐说 “这些年自己最大的压力 是怕砸了‘豫记’的牌子。”
说完 杨桐眼睛里含满了泪水。
车上所有人都为他鼓掌 很多人激动落泪 因为每个人都理解他的坚守与不易 更对豫记充满情感。
“豫记胡辣汤”10年了 “豫记”新媒体5年了 杨桐说 “我们都老了 但我们还没散。”
一语更凝噎。
“yuji”
郑州东站 杨桐与每一位离开的豫记 握手、拥抱、送别。他像是家乡的守护者 迎接每一位豫记回家 又送别他们 脸上流露出的诚恳、复杂与惜别 充斥着过去五年的坚守与付出;离开的豫记们脸上洋溢着笑脸 将行李放在地上 挥舞着双手再见 转头倏地又落泪。
仿若那首诗 “我有所念人 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 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 无夕不思量。”(作者/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