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哲恺是谁(我和你一样不喜欢被标签化)
杨哲恺是谁(我和你一样不喜欢被标签化)回到台湾后,杨哲恺开始向各大公司投简历,最终幸运地获得了几家名企 offer 和面试机会,甚至最难的公司合伙人面试他都过了,但一通来自硅谷的电话,却让他拒绝了所有的 offer,毅然投向了创业的浪潮。“大学四年有很多成长故事,每次我都会好好回想做过了什么事,收获了什么,什么时候是开心的,什么时候什么都不想做,我觉得教育是让我开心的事。”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杨哲恺不喜欢和别人一样,于是在大学快毕业时,他去了南美洲西北部的哥伦比亚实习。在过去的几年中,只有不到十个亚洲人去了那里。由于不懂西班牙语,他每次都得把会议记录用 Google 翻译成英文,但即使这样,他仍旧积极主动地去做事,去思考“别人正在做什么?这件事我能不能做?我可以怎样帮到他?”正因为这样,在作出这个和别人都不一样选择的他在短短三个月就提出了为公司节省巨额开支的改革方案。在南美的经历也带给了他很多的思考,让他有了更多的文化认知、
几年前,台湾的一位年轻人给全台湾的大学校长发去一封邮件,邀请他们和学生来参加「青年企业论坛」;而在另一边,他又给超过 40 名外企高管发去邮件邀请他们到现场做一次分享。最终,这个汇聚超过 2000 名大学生以及 33 名高管的大会被这位大学生成功举办。他,就是杨哲恺(Andy)。
在台湾交通大学就读时,他担任了全球最大的学生组织 AIESEC 副主席并参与总会运营,在印尼支教了 50 天,创建了 TEDx 社区;而作为 Honda Colombia 第一位亚洲实习生,入职三个月内就提出了为公司省下数百万美元的改革方案,进而负责亚太区供应商战略管理与开发。在拿到 HP、Delatte Consulting、ASUS 全球办公室的 offer 以及 P&G、Unliever 终面机会时,他却因为一通电话毅然选择了创业,创办连接青年与企业之间生态系的 BridgePlus,其主导的全国商战模拟大赛吸引了 22 个省份 847 所高校的 52373 名学生参加。
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杨哲恺去了印度尼西亚。和很多人旅游的方式不一样,他在那儿扎根了 50 天,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一起为当地青少年授课。这次支教,也让他看到了教育的不同面向及影响,深刻感受到教育带给人的巨大改变,甚至可以说影响了一个地区。由此,他开始真正对教育产生了兴趣。
还有一件事,让他笃定了投身教育行业的决心,这得从 TEDx 说起。杨哲恺获得 TEDx 举办权后,他找来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来做分享,有作家、音乐家、医生等等,而他们的主题也很有意思,“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下18分钟,你最想说什么?”一位曾当过医生的嘉宾说了他的故事:自己其实更喜欢写代码,并且写出了台湾流量最大的论坛,最终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转而重新攻读计算机科学,因为他觉得不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生活过得太难受了。
这次分享给 Andy 的自我探索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触动,虽然读的是理工科,但他最感兴趣的是教育,长达两年的不间断支教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回想起这些做教育的日子真是最幸福的时光。
虽说想要投身教育,但他没有一开始就这么做,“一样的人那么多,再和他们一样有什么意思呢?”
杨哲恺不喜欢和别人一样,于是在大学快毕业时,他去了南美洲西北部的哥伦比亚实习。在过去的几年中,只有不到十个亚洲人去了那里。由于不懂西班牙语,他每次都得把会议记录用 Google 翻译成英文,但即使这样,他仍旧积极主动地去做事,去思考“别人正在做什么?这件事我能不能做?我可以怎样帮到他?”正因为这样,在作出这个和别人都不一样选择的他在短短三个月就提出了为公司节省巨额开支的改革方案。在南美的经历也带给了他很多的思考,让他有了更多的文化认知、文化包容和文化理解能力。
回到台湾后,杨哲恺开始向各大公司投简历,最终幸运地获得了几家名企 offer 和面试机会,甚至最难的公司合伙人面试他都过了,但一通来自硅谷的电话,却让他拒绝了所有的 offer,毅然投向了创业的浪潮。“大学四年有很多成长故事,每次我都会好好回想做过了什么事,收获了什么,什么时候是开心的,什么时候什么都不想做,我觉得教育是让我开心的事。”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这就是「相信的力量」,杨哲恺认为他能够走上教育这条路是和“相信”分不开的,并进一步解释说,当我想要做教育这件事时,正是因为投资人、朋友们都相信我能做成,才有了现在的 BridgePlus;正是因为技术合伙人相信我,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来加入,才有了现在的团队;正是因为合作方、学校、学生的相信,才有了第一场五万多人参与的全国商战模拟赛。这种力量,让他也相信,只要去做,什么事都是可以做成的。
很多人都觉得这位拥有“相信的力量”、想要去改变整个行业甚至是每一个人的本质的 CEO 已经成功了,但他却不置可否。俞敏洪与李开复是杨哲恺最敬佩的两位企业家,因为他们都同时扮演了教育家与企业家的角色,用一种价值观的方式告诉人们做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即使很难也值得去做。不约而同地,他们相信成功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在学校里的成绩、工作经验都只是其中的一种成功,透过价值观的传递,他们还原了教育的原貌。
“比方李开复重新定义了成功,他认为成功是多元化的,成功有很多的判断标准,创办创新工场的初衷也在于此,给不同青年提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机会;而从俞敏洪身上,我也学到了要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凝聚团队的力量。”他继续说道,“我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人生的选择有很多,在去大公司和创业之间,杨哲恺选择了后者,他说:“5年后,10年后,我可能会因为错过了这次机会而后悔青春,所以我认为,这是我最想做的事。”
“我现在干了很多事,我以后还会干更多事,这些事现在看可能并没有为什么做准备,但是就像乔布斯所说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