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太平天国与曾国藩谁对谁错(都说他的太平天国里最大的叛徒)

太平天国与曾国藩谁对谁错(都说他的太平天国里最大的叛徒)并且,在这部自述写好后,立马被清军收了上去,根本没有修撰的时间。首先这篇《自述》并不能算是一篇自传,而完全是李秀成在清军方面的“呈堂证供”。李秀成在牢狱中每天要书写七千余字,这是何等的工作量?现代的许多作者都知道,每天写这么多字是有多困难。甚至,在那个年代又没有电脑这种便捷的编辑工具,更何况李秀成是顶着无数的心里压力在写作。另在曾国藩手下书写的记录中,曾国藩对李秀成的杀心被他察觉,但是,李秀成面不改色,哪怕是被人押往刑场的过程中也依然谈笑自若。若说这种视死如归的猛士是叛徒,恐怕也是难以让人信服的。李秀成的《自述》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妥善的流传下来,在后人整理后有了三万字和五万字两个版本的说法。至于,在李秀成自述中关于太平天国发展史的部分,其中,真真假假让人难以详辨,而李秀成在写这部自述时的内心变化也是飘忽莫测,让人根本摸不着头脑。现时流传下来的《李秀成自述》中,我们根本没办法从中摘取出关键的信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中后期,一众太平天国高层在天京闹起内乱,这场事端直接将整场运动推向失败的深渊。虽说太平天国在其后仍然半死不活的维持了一段时间,但是,已难逃败局。在苟延残喘的日子里,李秀成和陈玉成作为太平军的两位高层始终苦撑着,直到李秀成最终归降于清军将领曾国藩。

有些现代人经常会拿李秀成投降时写的一本自述说事,说他就是太平天国方面最大的叛徒,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桩历史。

太平天国与曾国藩谁对谁错(都说他的太平天国里最大的叛徒)(1)

李秀成作为下一步计划的制定者自然对计划了若指掌,可是,他始终没向敌人透露出任何计划详情。在李秀成的《自述》中,他还说幼天王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孩子,从小到大都没骑过马,这次追击肯定被清军杀死了。只不过因为清军只当他是个小孩,并不知晓他是幼天王罢了。

正因为李秀成这么说,曾国藩才并未对幼天王采取追击行动,还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中解释了此事,说:幼天王一定在战火中死了,尸骨无存。从这我们就能看出,李秀成就算被捕,但也还是忠于太平天国的,始终想为太平军保留火种,想方设法保全幼天王性命。

另在曾国藩手下书写的记录中,曾国藩对李秀成的杀心被他察觉,但是,李秀成面不改色,哪怕是被人押往刑场的过程中也依然谈笑自若。若说这种视死如归的猛士是叛徒,恐怕也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太平天国与曾国藩谁对谁错(都说他的太平天国里最大的叛徒)(2)

李秀成的《自述》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妥善的流传下来,在后人整理后有了三万字和五万字两个版本的说法。至于,在李秀成自述中关于太平天国发展史的部分,其中,真真假假让人难以详辨,而李秀成在写这部自述时的内心变化也是飘忽莫测,让人根本摸不着头脑。

现时流传下来的《李秀成自述》中,我们根本没办法从中摘取出关键的信息,实际上,完全是因为李秀成在书写过程中周围环境太复杂罢了。

首先这篇《自述》并不能算是一篇自传,而完全是李秀成在清军方面的“呈堂证供”。李秀成在牢狱中每天要书写七千余字,这是何等的工作量?现代的许多作者都知道,每天写这么多字是有多困难。甚至,在那个年代又没有电脑这种便捷的编辑工具,更何况李秀成是顶着无数的心里压力在写作。

太平天国与曾国藩谁对谁错(都说他的太平天国里最大的叛徒)(3)

并且,在这部自述写好后,立马被清军收了上去,根本没有修撰的时间。

李秀成虽说并没受过很多教育,文化水平偏低,但是,他是个很精明的人。他自然从细节中就能发觉自己成书之日,就是被清军杀害之时,所以,在书中也有着抒发坦然面对生死的语句。不论如何,李秀成终究是个凡人,在生死之际,一定会情绪翻涌,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东西,怎会有章法可言?

我们之前说过,这篇自述曾成功的“误导”了曾国藩,给太平天国的幼主带来了逃生的机会。我们不妨就此猜测,李秀成写这篇供词就是为了诱导清军达成自己的某种目的,进而,为太平天国贡献最后一份力量。

太平天国与曾国藩谁对谁错(都说他的太平天国里最大的叛徒)(4)

首先,李秀成的供词将清军引向了其他地方,而不让清军阻击其余会师的太平军残党。试想,若李秀成乞降,这些残党的动向绝对是换取生机的巨大筹码。

其次,李秀成建议清军招降流落在中原大地的太平军余党,这也许是李秀成在双方割据期间布下的烟雾弹,借此掩护太平军残党,使之休养生息。

最后,李秀成还在自述中策动曾国藩,让其反大清,建立一个属于汉人的政权。这里面有着很浓厚的民族主义气息,而且,写得十分隐晦,充满了暗示。这部分自然会被曾国藩撕毁,倘若他真的听从了李秀成所言,恐怕孙中山先生的设想要提前五十年了。

李秀成的文化水平着实有限,加上,我们之前说过的种种原因,这篇自述传到曾国藩手上自然又做了大量的修改,以至于,传下来的部分我们再也无法读懂。并且,在临刑前,李秀成毫无戚容,谈笑自若,并写有10句绝命诗,“叙其尽忠之意”。曾国藩没有将李秀成送到北京,其实,就是为了杀人灭口。

太平天国与曾国藩谁对谁错(都说他的太平天国里最大的叛徒)(5)

虽说,李秀成在太平军的战术纲领上有许多失误的地方,但是,他仍对太平天国十分忠心,我们不能借一部难以读懂的自白书来评价他,尤其将其定性为太平军叛徒,也许是对这个太平天国后期支柱的最大侮辱。

李秀成的一生,是比较能关心平民疾苦的,他甚至把“利人”看得比“名节”还重。他曾对人讲过:“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若仅沽名殉节,不顾祸遍苍生,亦岂志士仁人之所忍为”。由于他平日能够“用命散财,肯救穷人”,所以能深“得军民之心”。

参考资料:

『《太平天国的没落》、《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最大的叛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