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921年改为省立第五中学。抗战时期恢复广东省立梅州中学。梅州中学一度是雄踞岭东的省立中学,“瑞应北冈,定卜才雄南岭”正是当年的写照。可见广东省立梅州中学几个大字1904年,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黄遵宪及知名地方文化教育界人士吴登初、黄墨村等创办成立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务本中学堂、嘉应官立中学堂、梅东中学堂。务本学堂的前身为崇实书院,“知古知今,综经义治事为程,首崇实学;有体有用,储贤良茂材之选,上副旁求。”这个建校主旨立意非常高,注定创造历史。1905年,清政府宣布正式实行新政、废除科举,一时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12年,四校合并正式命名公立梅州中学,以“北门岗”原务本中学堂为校址。1914年,改为省立梅州中学。一对梅中校友的老照片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全球客家名人堂”,跟着客家名人看世界,原创随笔为主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

客名君按:客名君了解过的很多梅州籍大咖,梁伯聪、林风眠、李金发、黄药眠、李国豪、钟皎光、孙亢曾、谢晋元、黄琪翔、江欢成、曾宪梓、曾雪麟、廖万清、蔡亚萍……(数不过来了)他们的中学母校,指向一位资历特别老、曾在华南影响重大、水平傲立岭东的学校——梅州中学。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

客名君曾经将客家地区的老学校的校歌辑录成一篇文章:平生意,付与良教学堂——客家地区百年老校校歌选赏,写的时候我自己都特别震撼。要知道,梅州当年的学校密集程度,在全世界都是骇人听闻的。曾在嘉应州传教二十余年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里查斯曾说:"在嘉应州,这个不到三、四十万人的地方……随处都是学校,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城中,便有十余间中学和数十间小学,学生的人数超过城内居民的一半。……因为客家人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而那个祠堂也就是学校。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骇人听闻的事实。按照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他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今天客名君搜集了不少老照片,连缀成文,来探索一下当年梅州中学的师资,也思考一下该校当年人才辈出的原因,以资今鉴。

先简单讲讲校史

1904年,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黄遵宪及知名地方文化教育界人士吴登初、黄墨村等创办成立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务本中学堂、嘉应官立中学堂、梅东中学堂。务本学堂的前身为崇实书院,“知古知今,综经义治事为程,首崇实学;有体有用,储贤良茂材之选,上副旁求。”这个建校主旨立意非常高,注定创造历史。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

1905年,清政府宣布正式实行新政、废除科举,一时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12年,四校合并正式命名公立梅州中学,以“北门岗”原务本中学堂为校址。1914年,改为省立梅州中学。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4)

一对梅中校友的老照片

可见广东省立梅州中学几个大字

1921年改为省立第五中学。抗战时期恢复广东省立梅州中学。梅州中学一度是雄踞岭东的省立中学,“瑞应北冈,定卜才雄南岭”正是当年的写照。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5)

梅州中学南校门原貌

1949年省立梅州中学、县立一中,私立华光中学,梅州女师合并,定名为广东梅州中学,沿袭至今。

梅州中学曾是粤东北地区少有的伟大学校,一度成为闽南、赣南、本省潮汕、惠阳、嘉属八县区优秀学子会集求学之所。各地的学子纷纷到此求学,梅中学子遍布四海五洲。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6)

崔岳楼

梅州中学早年的校歌,唱起来浩气满腔(作词:古直;作曲:王仲咏【一说是黄仲咏】):五岭东趋尽揭阳,中有梅花乡。横枝独傲冰雪里,畸人节士代相望,流风犹未泯。大启我门墙,前临铁汉负雄岗。一堂济济,弦歌洋洋,媲前修而独立,芳菲菲其弥彰。行已有耻,为学之纲,自强不息,进德之方。勖哉吾辈,毋怠荒,毋怠荒,努力好修以为邦家光。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7)

铁汉楼

校歌里面讲的“铁汉负雄岗”,就是这个铁汉楼,这是是当年为了纪念流放到梅州蕉岭的“铁汉”、苏东坡的同事、宋朝著名谏官刘安世(字元城)而建造(典故参见科技做到极致,必和产业关联 | 铁汉生态刘水)。

当年梅中学生风貌

梅州中学在文革前曾是省立重点中学。近一个世纪来,梅州中学培养出了大量卓越人士。据不完全统计,梅州中学为新中国培养出0多位将军将军、院士8位、教授级专家学者240多位、厅级以上官员40多位。他们在做学生的时候,都是怎样的风貌呢?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8)

梅州中学的高中学生,大约拍摄于1953年。照片上可见青春健康的脸庞,还有梅州式的儒雅。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9)

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1952年。当时梅州中学校园远动会的女子接力赛,背景是古色古香的梅州中学校舍。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0)

这是客名君从网上找到的一张1914年的白话话剧票,可以看出当年梅州中学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按照这个时间推理,林风眠和李金发当时应该也看过这种话剧。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1)

1953年左右,梅州中学的篮球队。照片的背面写着:班际球赛争夺冠军前。可见当时梅县高中生的风貌。梅州中学在创办之初就非常重视体育。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2)

1953年梅州中学的高中足球队,胸前的梅中赫然两个大字,是一个值得他们自豪的名字。梅州作为足球之乡,每个学校足球都是主要运动。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3)

1951年元旦拍摄的梅州中学节日欢迎队,学生秩序井然,青春风貌,勃勃有朝气。

梅州中学出来的名人

先说说梅州中学出的院士,梅州中学出了8位院士,一所中学出8名院士,这不仅在梅州绝无仅有,甚至在全国教育史中也罕见。他们是:桥梁专家李国豪、藻类专家黎尚豪、化学专家黄本立、电信专家吴佑寿、建筑设计专家江欢成、水利工程专家张楚汉、历史语言研究专家陈槃、医学专家廖万清。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4)

23岁时的李国豪

桥梁专家李国豪(1913.4.13-2005.2.23),广东梅县人。13岁于梅乡学校小学毕业,考入梅县县立中学(今梅州中学)二年级,1929年16岁(未读完高中)考入同济大学。1940年和1942年先后获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和特许任教博士学位。同济大学教授、校长。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5)

李国豪全优的毕业证书

十年动乱期间,李国豪研究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的振动问题。从武汉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浙江钱塘江大桥,到汕头海湾大桥、虎门珠江大桥和上海东海大桥,几乎中国所有的重点桥梁都与“李国豪”三个字紧密相联。他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后,将同济大学转为以土建为主的综合型大学。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内少见的“双院士”。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6)

黎尚豪

藻类学专家黎尚豪(1917.3.9-1993.1.24),淡水藻类学家。广东梅县人。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理学院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初始,在广泛进行湖泊调查和已奠定的扎实的藻类分类学基础上,黎尚豪开创性地提出并展开了淡水藻类实验生态学的研究工作,这是当时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课题。黎尚豪建立和发展了我国淡水实验藻类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藻类生理生态的研究,建立了一套为国内普遍采用的藻类培养技术,利用固氮蓝藻作为晚稻肥源,在示范应用中取得增产10%左右的效果。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7)

黄本立

光谱学家和化学家黄本立,广东新会人,1925年9月21日生于香港。抗战期间,1945年5月在梅州中学学习,高中毕业后考入广州私立岭南大学读书。1993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现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黄本立先生创立了一种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建立了国内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AAS)装置和国内第一套钽舟无焰AAS装置。提出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和非氢化物元素的新型雾化器-氢化物发生器,并获专利。近年研究强电流微秒脉冲供电(IICMP)空心阴极灯激发原子/离子荧光分析法,改善了多种元素的检出限。HCMP技术亦已成功地用于辉光放电飞行时间质谱仪上。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8)

吴佑寿

电信专家吴佑寿(1925.7.14-2015.1.14),生于泰国,祖籍潮州枫溪,1943年毕业于梅州中学,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中国杰出的电子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原系主任。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计算机汉字识别的领头组织者。五十年代,吴佑寿带领科研团队,实现了中国数字通信进程中一次次创新——1958年研制成中国第一部话音数字化终端;60年代领导研制的SCA型数传设备用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监测系统;1978研制的32/120路全固态微波数字电话接力系统,用于卫星通信等系统,获原电子部工业成果奖一等奖;80年代初研制成功1000万次/秒图象计算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1世纪初研制成的我国强制性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DMB-T为创立数字电视传输“中国标准”奠定基础。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19)

江欢成

建筑学家江欢成,1938年11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1957年梅州中学高中毕业。土木结构专家,著名工程结构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江欢成设计事务所所长。江院士在全国第一次成功地将30米天线卫星地面站设计在软土地基上,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世界第三高大楼金茂大厦(420米高,88层)业主的设计顾问组和SOM的设计代表组的负责人。由他总负责设计的东方明珠塔(463米),在造型、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得到国内外普遍好评。总负责设计的558米高世界最高塔雅加达塔,在和世界第一流建筑师的竞争中一举中标,为我国建筑设计开拓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0)

张楚汉

水利专家张楚汉,1933生于广东梅州,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40年来,紧密结合我国水利水电高坝工程实践开展研究,提出了高坝-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动力损伤开裂分析模型,可以综合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横缝几何非线性、混凝土材料损伤开裂、坝体抗震钢筋等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高坝动静力超载破坏的非连续全过程仿真分析模型,实现了高坝结构在动静力荷载作用下连续-断裂-非连续-破坏的全过程仿真;提出预测新建高坝安全性态的工程类比法以及三级承载评价指标,建立了科学性与工程实用性相结合的高坝安全评价体系。工程实践方面,完成了三峡、二滩、小湾、溪洛渡、锦屏等30多项高坝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安全评价。在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咨询活动中,参与或主持了如南水北调、西南大水电站群开发、怒江保护与开发、唐家山堰塞湖整治与北川地震遗址保护等项目。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1)

陈槃

文史大家陈槃(1905-1999),字槃庵,号涧庄,河东镇平东村人。1925年毕业于梅县省立第五中学(今梅州中学),后考入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初从事研究中国文学,受业于词学大师陈询和诗文名家古直。1927年后,追随傅斯年学习古代文学史、史记研究等科目,深得赏识,后又师从顾颉刚学习上古史、春秋研究等科目。1931年毕业后到北平,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谶纬研究和春秋史地考证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返乡在五华任教,后返研究院。1946年晋为研究员。1949年随研究院赴台湾,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1963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该院史语所历史组主任向由陈寅恪担任,因陈寅恪留在广州岭南大学任教,同仁众推陈槃接任,敬重陈寅恪的他力辞不接,直至1969年10月陈逝世后,始任该职。代表作为《左氏春秋义例辨》,对“谶纬学”的奠基研究成就卓著,并历时七年对故土文献整理出版,编成《五华诗苑》。陈槃在长达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出版《左氏春秋义例辨》《大学今释》《中庸今释》等专著有12种,发表论文202篇,学术成就皆开创性,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2)

廖万清

将军院士廖万清,生于1938年11月11日,医学真菌病学专家、皮肤性病学专家,一级教授、文职特级、博士生导师、总后一代名师。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梅县。现任世界华人皮肤科医师协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主委。长期致力于军内外皮肤病与真菌病防治研究,在国内外发现9种新的病原真菌及其引起的疾病类型,其中格特隐球菌ITS C型<S8012>引起脑膜头及胶囊青霉(LiaoWQ-2011)引起肺青霉球的菌种已被美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菌种保藏中心永久保藏,并向全世界有偿供应。承担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病原体威胁感知和监测预警)、国家973、军队、国自然重大/重点等重要课题目20余项。2018年获得戴芳澜终身成就奖。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3)

叶剑英

此外,共和国元帅叶剑英,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抗日名将谢晋元、中国远征军副总司令黄琪翔、张榛盛、廖万清、陈斐琴等40多位将军;在文化教育界闻名的林风眠、李金发、黄药眠、潘炯华、侯杰昌等240多位教授级专家学者;前国足主教练曾雪麟;在工商界颇有成就的曾宪梓、孙城曾、黎次珊、梁挺生、吴炳连等著名企业家,以及大义凛然、气壮山河的熊锐、李国玺、杨广存、郑显芝等20多位英烈。下面简单列几位。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4)

张我权

辛亥革命北伐名将张我权(1886-1925),清末庠生,后投笔从军,考入广东陆军速成学堂第二期并加入同盟会。毕业后任广东新军左营校尉,随赵声、姚雨平等人在新军中进行反清活动。历任广东省防军独立旅旅长、循军第五路统领、广东陆军混成旅旅长、广东都督府护军副使。 1913年8月6日,张我权带兵将苏慎初赶走下台,接任临时都督兼民政长,11日,龙济光率军进入广州,张我权下台。 8月18日,袁世凯通令褫革张我权军职。调入北京,历任陆军部谘议、顾问等闲职。1923年1月,北京政府授张我权将军府孚威将军称号。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5)

谢晋元

著名抗日英雄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1919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五中学(梅州中学)。1925年12月,谢晋元从国立广东大学(今国立中山大学)毕业,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第69号)。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赠为陆军少将。上海30万民众前往“孤军营”吊唁,瞻仰遗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中正誉其“精忠贯日”。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6)

林风眠

艺术家兼教育家林风眠(1900.11.22—1991.8.12),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1917年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学院。1918年参加勤工俭学赴法留学。因其家境清贫,曾得到毛里求斯华侨团体旅毛林风眠集义会的资助。1920年入读法国迪戎(DIJON)国立美术学院。不久又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各大博物馆研习美术。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参考: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创始人林风眠是怎样的艺术家?)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7)

黄药眠

著名作家、文艺批评家黄药眠(1903.1.14-1987.9.3),原名访荪、黄访、黄恍,笔名有达史、黄吉、番茄等,广东梅县人。早年就读于广东省立第五中学(今梅州中学),1921年秋考入广东高等师范英语系。中国政治活动家,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美学家和新闻工作者。青年时期,追求民主与科学,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黄药眠历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民盟参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常委、副秘书长;中国作协常委、顾问;全国高校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民盟中央宣传部长,是民盟的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民盟高校领导体制改革小组的负责人,六教授成员之一。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8)

李金发

雕刻艺术家及诗人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广东梅县人。雕刻家(邓仲元将军铜像作者),中国象征派诗人开山鼻祖。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29)

林文铮

美术评论家林文铮(1902—1989),祖籍地在广东惠州博罗县公庄镇,1902年出生于印尼雅加达。1919年夏,林文铮在梅州中学毕业。我国近代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蔡元培先生赏识其才华,将女儿蔡威廉许配给他。他一生论著丰硕,著述有《首都美术展的意义》、《国立艺术学校教学大纲》、《何谓艺术》、《艺术运动社宣言》、《易水寒》、《西施》等。译著有《唐人小说选》、《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二十年后》、《大仲马》等。前两部是中文译成法文,后部是法文译成中文。他留下的文学艺术论著和译著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宝贵精神财富。

历史上的师资

培养出了这么多杰出的学生,创造了这么多辉煌的教育成绩,梅州中学当年的师资是怎样的呢?是什么样的老师让梅州中学能成为蜚声岭东的“最高学府”?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0)

务本学堂创办人黄墨村(左)

早期的创办者,有举人张思敬、贡生王漱薇、秀才黄墨村,到留洋海归黎贯、李时可、温见、黎郁君、熊敬孚,到大学教授级别的古直、黄海章、孙雄曾、钟皎光等人。这里面人才济济,大咖云集,随便找一位,往往就是知识渊博、文采飞扬、书画俊美的大儒、诗人或教育家。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1)

校长黎贯(伯通)的诗集

1920年,成立16年的梅州中学印行了一份《全校同学录职员表》,其时正是黎贯(伯通)先生担任校长的时代,记录教师26人,其中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有黎贯,后来继任校长的李时可,还有秀才老师梁伯聪、黎茂仙。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2)

古直

梅州中学校歌作词者古直(1885—1959),字公愚,号层冰,梅县梅南滂溪村人。自幼聪敏,负笈苦读,早慧有成。古直少年时代曾负笈到兴宁县拜罗翙云先生为师,曾读《昭明文选》、古文辞、策论时文及《资治通鉴》等,凡罗先生书架上所有的藏书如《四史》、《读史》、《史政纪要》等皆时时取阅。读书十行并下,过目辄成诵,凡古人典籍、诸子百家,靡不淹贯。青年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和讨袁护法等一系列活动。古直在参与社会变革以及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创办了梅县梅州中学、龙文公学、高要初级师范等学校。在任封川县、高要县县长期间,兴办教育、育苗造林、兴修水利,做过不少益于民生的事。古直辞官后,隐居庐山,研究国学,专心着述。后来,被聘为国立广东大学(随后改名为中山大学)文学教授,中文系主任,从事中文教育,执教十余年。解放后在广东省文史研究馆供职,并担任省政协委员。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3)

梅州中学开学训词撰稿人李煮梦

李煮梦原名李才,字小白,号煮梦,在创作的多部小说里又署名 “煮梦生”,梅县隆文镇木寨村公王塘人。李煮梦擅长诗词写作,同时又喜爱饮酒,“能尽12瓶玫瑰露(酒)不醉,很有自比李白的不凡”,所以起字小白(客名君注:江小白就是从这里来的吗?)。他诗才横溢、特立独行,李煮梦诗文极好,才华出众,是柳亚子创立的“南社”的诗友。他还是一位创作白话小说的能手,在20世纪初期清末的上海文坛初露锋芒,比张资平的小说创作历程早十多年,而后者却被人们认为是第一位大量创作小说的梅州籍作家。他是叶剑英元帅早年的启蒙老师,其对叶帅诗词写作的影响和启发,现在仍可从叶剑英元帅的诗作里找到印记。他非常欣赏叶剑英的诗文,经常亲加指点,使其习作大有长进。叶剑英直到晚年还怀念这位启蒙老师,还能背诵李诗“调高泣风雨,笔健走雷霆”,“剑气纵横盘北斗,箫声凄咽拂南天”等佳句。

梅州中学早期有一批学养深厚、文史书画兼修的教师队伍,如早期的国文、绘画老师梁伯聪、黎茂仙、刘孝翼不但文史知识深厚、诗歌创作精纯。梁伯聪精于书法绘画,黎茂仙则深耕篆刻艺术,刘孝翼则出身于画兰艺术世家,他们孕育了校园浓厚的艺术氛围。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4)

梁伯聪

之前客名君写过,“数学皇帝”丘成桐院士的母亲梁若琳,是梅城最后一位秀才、梅州教育界一代宗师梁伯聪之女。梁伯聪(1871—1945)是一位诗书画文的全才,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著名画家林风眠,著名雕刻艺术大师、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开山鼻祖李金发,教育学家钟皎光、孙亢曾等为其学生。梁先生书画造诣深,为当时粤东有名书法家。他学识渊博,家中藏书丰富,著有《梅县风土两百咏》。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5)

黎茂仙夫妇与子女的合影

(1921年摄于梅县黎屋巷黎氏祠堂)

前面提到的黎尚豪院士的父亲黎茂仙(繁体字:茂僊)曾在梅州中学任教。他和梁伯聪都是林风眠的老师。左二、左一分别是黎璿璜(字茂僊)、妻子黄氏;右侧是他们的四个儿子:大哥黎志宁、二哥黎尚权、三哥黎尚任、四弟黎尚豪。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6)

=

黎茂仙的书法

花落花开隔水津,栈梯茅屋总堪邻。

扁舟若不寻归路,便是武陵深处人。

乞得琼浆一碗新,沿溪行尽渴生尘。

云英只在桃花下,不肯呼来见外人。

岁辛酉四月下澣录徐青藤先生

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二首

于余庆书屋以畀幼儿尚豪(茂僊)

黎茂仙原名黎璿潢,梅州孔庙旁黎屋巷人氏,祖上黎重光是乾嘉年间的举人,黎重光的女儿黎玉贞则是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黎茂仙与父亲黎惠谦一样,是清朝的廪贡生,而且继承了家传的中医医术。黎茂仙善于教书育人,其四子中,次子黎尚权是留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医学博士;三子黎尚任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后在泰国经商,著有《嘉应文学史》;四子黎尚豪则是藻类学家,中科院院士。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7)

温见加入南社的入社书(图片来自刘奕宏老师)

教职员工名单中有一位见于经传的老师叫温见,关于他的记录只有几个字:温见,字著叔,籍贯梅县,家乡西厢堡洋门,通讯地址井头街源长号。然而,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文学社团——南社的成员之一。他是留日海归,而且还当过县长,是南社诗人,最后回梅州中学教书。

老师有这么多文艺人士,因此梅州中学的诗社——探骊诗社是赫赫有名的,当年叶剑英、林风眠、李金发、林文铮都是探骊诗社的成员。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8)

梅州中学探骊诗社

三四十年代时期的梅州中学,拥有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的张立观,上海美专的赖敬程、李秉贞,还有朱侃等知名美术教师,学校在艺术人生在的培养上继续结出硕果,著名版画家吴忠翰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39)

梅州中学当年的校徽

当年省立梅州中学的校徽,今天来看,这徽章设计构图精美隽永、颇有气势。这和梅州中学有众多大咖教职工营造的文艺氛气质分不开的。

梅州东山中学的历史(1904年创立的梅州中学)(40)

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梅州中学早期的老师不但学历高,还曾在政府部门担任公职,甘心抛弃官位投身教育。他们多曾在教学和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工作,却作出不怕吃苦耕耘教坛的选择。而且,很多教员出自国内外的名牌大学,往往有深厚家学,文武双全,具有相当的通才能力,能身兼多种课程,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教得非常出色。这样高规格的师资,恐怕是难再复现,但是客名君相信这个基因是可以传承的。

人物太多,篇幅有限,客名君难以一一列举,只是列了一些历史上的,以供参考,由此也可以看出梅州中学自创立以来,励志敏行、树德育人、兴学良教、英才辈出的宏大基因。客家人的文教传统是伟大的,事实上,梅州中学培育的英才还在不断涌现。愿115岁的她持续创造教育的辉煌!

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进入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的“索引”

可按人名或关键词查找浏览客名堂的

全部历史文章

~~ ~~ ~~ ~~ ~~ ~~ ~~ ~~ ~~ ~~

关注这个号的人,都是有趣有品位有格局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