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楷书书法30个技巧(他探索楷书50余年)

楷书书法30个技巧(他探索楷书50余年)面对这样的学员,胡立民老师总说:古往今来,没有书法家是以临帖出名的,即使临帖能以假乱真的米芾,经典作品也是不计其数。学书50余年的胡立民老师,表示已经见怪不怪了。即使这样,很多人在临帖时还是走进了误区。一味地追求形似,在这个“怪圈里”深陷而无可自救,为了写字而写字。临帖临得像而受到追捧的书友,或者每天沉浸于临帖的书友,一创作就有问题的书友都有个“邪念”:我临一年创作不了,临十年肯定能创作了。而事实呢,大概率十年也不行,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能临像不会创作?

这是大多数书友的现状!

1

从古至今,大部分书法理论家都觉得,一开始都要临像,久而久之,又转变为求其神,这也是当下比较认可的临帖的观点,从形似到形神兼备,是最佳的结果。

即使这样,很多人在临帖时还是走进了误区。

一味地追求形似,在这个“怪圈里”深陷而无可自救,为了写字而写字。

临帖临得像而受到追捧的书友,或者每天沉浸于临帖的书友,一创作就有问题的书友都有个“邪念”:我临一年创作不了,临十年肯定能创作了。而事实呢,大概率十年也不行,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学书50余年的胡立民老师,表示已经见怪不怪了。

面对这样的学员,胡立民老师总说:古往今来,没有书法家是以临帖出名的,即使临帖能以假乱真的米芾,经典作品也是不计其数。

楷书书法30个技巧(他探索楷书50余年)(1)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胡立民,字文安,号太阳村人,1959年8月生于河北文安县。2005年被评为中国首批国家投资收藏作品的56位元书法名家之一。

2013年9月应邀为国务院各国驻华使节讲授书法。现为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教育部《翰墨薪传》书法教育首批专家、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培训中心教授。

胡立民老师主攻楷书、行草,师承著名书法家高鸿源、旭宇二位先生。

作品曾入选中国书协首届兰亭,全国第7、8届书法大展以及多次单项展,并荣获全国第三届正书展最高奖全国『翁同和』杯书法大展提名奖,出版了近20本书法专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书法导报》多次播出专题片和专题报道。

楷书书法30个技巧(他探索楷书50余年)(2)

胡立民老师作品

2

学书法,有的人打下楷书基础便转行草,有的人打下楷书基础后仍然坚持探索,求变并兼学行草。

胡立民老师,属于后者。

今年,是他学书的第52个年头了,魏碑成了胡立民老师的“心头好”。

胡立民老师的第一个“书法10年”没有走出唐楷的圈子,也是经历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瓶颈,不断地从过失中总结。

他自己认为:学书有阶段性,意识也有阶段性。

楷书书法30个技巧(他探索楷书50余年)(3)

胡立民老师作品

同一本碑帖,前后十年看就大不一样。

比如《孔子庙堂》,胡立民老师说初期只注重技法,一味地追求与原帖相似,但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写。

直到最后,胡立民老师真正意识到自己要用技法表现精神,逐渐潜心于《孔子庙堂》并感悟到:书法创作笔画的自然、结构的平和完全是创作时心态的驱使,并非平日积累的再重复,而是再加工、再创作

那一刻,他意识到:原来我的"扛肩"、笔画的生硬、秀多拙少,可以说是以往临帖的堆砌和拆装,还没有用一种意识、心态去调动我所学过的各种技法去创作。

实践使胡立民认识到:临帖是学书最基本的手段,体会帖里作者书写的心境则是要旨。

楷书书法30个技巧(他探索楷书50余年)(4)

胡立民老师作品

3

这样的经历,让胡立民老师更加明确了自己往后的学书方法。

这时的他觉得,书法学习就应该没有“临帖阶段”和“创作阶段”之分。

带着这样的想法去看待传统,他确定了一条路线:从创作中寻找临摹的方向。

他从唐楷入手,后又上追隋碑魏碑,汲取传统:体会变,实践变,求变。

在全国第三届正书展中斩获“全国奖”的那幅作品,是胡立民老师刚想从唐楷跳出,但还没跳出,并融入了大量碑味的作品。

楷书书法30个技巧(他探索楷书50余年)(5)

胡立民老师作品

可以说,这是胡立民老师的楷书蜕变的代表作,也是一个变化的信号!

“创作过程中,我会发现临帖时丢了些什么,还需要细抠些什么,这样我再去临帖,从古人那里收获“笔法精髓”。”

这句话,验证了胡立民第一个阶段学结的方法是可行的。

4

一发不可收拾地,胡立民老师开始由唐楷的基础上追北魏,以魏碑不停地验证他的“学习路线”。

写出来的字不再是只是形似,有了势,字自然有了骨、筋、肉、血、气

这个方法最重要的核心是:知道创作中需要哪些元素,再着手去临帖时,对应这些元素,临什么就要去找哪些元素...

拿线条来说,如果你学了《石门铭》,《张迁碑》,《圣教序》、《李璧墓志》,《张猛龙碑》等,这些线条都是各有特点的。

如果你只是不分缘由地临帖,线条的特色你拎不准,记不住,那你学任何一种帖以及创作的时候,创作靠什么呢?

楷书书法30个技巧(他探索楷书50余年)(6)

胡立民老师十分推荐你选择《李璧墓志》,魏碑创作中需要的很多元素,在《李璧墓志》中都能找到。

这个时候,“精准临摹”显得尤其重要!

很多书友最大的问题就是:字形变不开。

《李璧墓志》的线条既不是秀雅的,也不是潇洒的,你得记住它写出来是古厚的,基本上没有苍茫感!这个把握了以后,你就能明白字形变化的规律。

掌握了字形才能在本身的特征基础上有所变化,再梳理细节,比如聚散、长扁.....

运用好这些元素,创作中 你至少不会再写俗字了,因为有根基了!

胡立民老师也把这一步,叫做“生发”。

这一步的宗旨是在一个笔画写好的基础上,变化出多种笔画。

注意,变化不是你随意的书写,而是来自于对其它古帖的借鉴。

字形变开必须要遵循聚散、大小、欹侧、长扁的变化规律。

胡立民老师说,书法不仅仅是从技术到技术,而是注重“由技进道”,要在过硬的技法技巧的支撑之下,进一步超越技术,向道的层面深度掘进。

有意识地使用和控制古人的字形,有思想的打造和创新自己的结构,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是有性情的!

胡立民老师从2006年起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就明确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书法人才,而不是为国展教学。

这些年,他从未为学员投国展出形式、看稿子、调内容,但在全国11届书展中依旧有16名学生入展,十二届国展中有9名学员入展...

蒋振喜老师就是第11届入展的学员之一,全国性的书法赛事、展览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作品。

“我现在还是跟胡立民先生学习,每天坚持临帖。”蒋振喜谦虚地说,“书法艺术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努力。”

楷书书法30个技巧(他探索楷书50余年)(7)

蒋振喜老师跟随胡立民老师学习了3年半时间,有天胡老师说:你来当我的助教吧。

胡先生笃定地说,我的学生我了解,无论是你的书法水平还是你的教学方法,你绝对是一位好的老师。

从此,蒋振喜成了胡立民导师工作室的助教,每年,他到全国书法教学点授课,助力书法爱好者走向成功。

因为他在教学实践中,总是要求学员边临习,边创作。

如此听下来,如何将临与创结合,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如果你也是如此,想从创作中寻找临摹的方向,另辟蹊径敲开魏碑艺术创作的大门!点击下方专栏查看详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