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介绍南县地名的短(南县地名释源之二)

介绍南县地名的短(南县地名释源之二)舵杆洲在今县芦苇场东洞庭湖西岸。洲长约13公里,面积6万余亩。西连北洲子农场,东插湖水之中,为古迹。《岳州府志》和《巴陵县志》载:“舵杆洲,在君山西六十里”,1951年省政府2807号令将几经变更辖地的舵杆洲划入南县,先后由大通湖农场、北洲子农场、南县河口乡管理,1963年南县舵杆洲芦苇场,由华阁公社代管,1980年后县财政局直接管理至今。清康熙时创议筑舵杆洲石台,清世宗时拨水利捐白银20万两。舵杆洲石台长96丈,宽30丈,高6丈,周长257丈,为台北弓背形、南堤偃月形、中泊船港。台上建有神庙,台角压镇铁铸水牛。公元1744年停工,后于道光年间坍倒,民谚曰:“康熙议,雍正修,乾隆完,舵杆洲”。又因原此沙滩弯长,形如舵杆,故称舵杆洲。系岳州府经常德府水路中之避风躲浪之要埠。 28.舵杆洲的来历 桂花园,在今南洲镇小荷堰村境内。宋高宗南渡时,浙江山阴进士涂淑和在华容解官还乡受阻。因见宋田山景

介绍南县地名的短(南县地名释源之二)(1)

《南县志政区地名志》一书

介绍南县地名的短(南县地名释源之二)(2)

《南县志政区地名志》一书扉页

介绍南县地名的短(南县地名释源之二)(3)

《南县志政区地名志》一书图片

26.桂花园的由来

桂花园,在今南洲镇小荷堰村境内。宋高宗南渡时,浙江山阴进士涂淑和在华容解官还乡受阻。因见宋田山景色迷人,遂家于此。因爱桂,便于家四周遍植桂树,后人称桂花园。今桂花无存,仅存一株千年古樟。宋陈与义曾泊此,写《泊宋田遇厉风作》:“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洞庭何其大,浪挟雷车驰。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老夫元耐事,淹速本无期。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今桂花园古石刻犹存,涂淑和墓已重修。涂家台系古文化遗址,已出土7一8千年间的文物。已成为全国保护文化遗址。

 27.等伴洲的来历

等伴洲位于今武圣宫镇,昔为洞庭水道要冲,亦为三国古迹。相传,等伴洲原为洞庭湖西水面洲渚,常遇湖水泛溢,故名泛洲,又因孤冷,亦名冷洲,后合称冷泛洲,俗呼冷饭洲。因此水阔浪高,客船不敢单独来往,故去常德、岳澧,均在此结伴而过,又呼等伴洲。清康熙时,商民倾资捐建石台,以备航船躲风避浪,石台高1丈8尺,由36层麻石砌叠,台长10丈,宽6丈,面积约一亩,石壁上安装铁环供船舶系用,民众又称躲风洲。清汉寿秀才沈其粼泛舟至此写有《新秋冷饭寺即景》诗。(见《洞庭风情》2007年第3期“前人遗韵颂南洲")。

28.舵杆洲的来历

舵杆洲在今县芦苇场东洞庭湖西岸。洲长约13公里,面积6万余亩。西连北洲子农场,东插湖水之中,为古迹。《岳州府志》和《巴陵县志》载:“舵杆洲,在君山西六十里”,1951年省政府2807号令将几经变更辖地的舵杆洲划入南县,先后由大通湖农场、北洲子农场、南县河口乡管理,1963年南县舵杆洲芦苇场,由华阁公社代管,1980年后县财政局直接管理至今。清康熙时创议筑舵杆洲石台,清世宗时拨水利捐白银20万两。舵杆洲石台长96丈,宽30丈,高6丈,周长257丈,为台北弓背形、南堤偃月形、中泊船港。台上建有神庙,台角压镇铁铸水牛。公元1744年停工,后于道光年间坍倒,民谚曰:“康熙议,雍正修,乾隆完,舵杆洲”。又因原此沙滩弯长,形如舵杆,故称舵杆洲。系岳州府经常德府水路中之避风躲浪之要埠。

29.天心湖的由来

天心湖在南县西南边隅,今为县芦苇场所辖。洞庭湖全盛时期(唐、宋时),湖因淞澧洪道汇合诸水挟带泥沙注入而渐次淤积成洲。清末,它淤成厂窖西洲,后又淤露天星洲等一群洲渚,其中天星洲最大,面积约二万余亩。天心湖已淤成洲,它早期东连赤沙湖、西接太白湖、南望目平湖、北纳淞澧、虎渡河的面貌已不再见。明兵部尚书杨嗣昌有《过天心湖》诗云:“湖光开八百,际此识天心。人意随空阔,端倪不可寻。遥观洞庭水,已辨麓山岑。径济如无事,虚劳测浅深。”

30.傅家圻的传说

傅家圻在南洲镇南山村境内,为千年水上古庙遗迹。唐宋时,宋田山为湖中山岛,系岳州至常德航道上之天然船埠。洪姓始在此建有古庙,庙门联云:“傅姓名标千古庙,家祥德感万年神”。因洪姓竹木商在三郎城处遇风浪,后艰难爬上傅家矶才得平安,为祈洞庭王爷保佑,故捐款修建寺庙,并加修傅家石矶。清嘉庆二年设塘汛,备哨船二艘救生,驻兵10人防守。傅家矶后谐音称傅家圻。清末,此地成为南洲风景名胜,有《傅家圻八景诗》载于《县志备忘录》。

31.学宫街的来由

南洲镇德昌小学门前的这条街,被称为学宫街。原来,南洲厅治由乌嘴迁署南洲后,于1903年由南洲厅通判赵润生创建文武庙于此,文庙祭孔子,武庙祀关羽,有祭田240亩。因此处有孔庙,旧称学宫,学宫街由此得名。民国初县署在文武庙创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段德昌等就读于此。彭德怀数次率部驻军时,曾在此操练。现存于德昌小学中的一块二米见方的汉白玉石云龙浮雕,画面宛如龙腾天际,又似游龙嬉海,艺术价值很高,当年毛泽东到此与段德昌相会坐于石上高谈阔论,后彭德怀站在此石上宣传革命道理,组织闹响成功。解放后“文革”中此地称为文卫路,上世纪90年代末县政府下文恢复此地为学宫街。

32.官正街的来历

南洲镇官正街位于“供销大世界”至劳动大楼之间,约长600米。1895年通判陈国仲拨田捐于九都修建厅署、巡检署、汛官署等时,从东堤河岸起向西修建一条街。由于它直通厅署官衙,故称官街。民国初年改称官正街,祀望当官的都公正清廉。

33.肖公庙的传说

肖公庙原为洞庭湖中一古刹。据传,曾有一肖公为排古佬,在湖上驾排,武艺超群。一日,一伙强盗见一对打渔父女,因姑娘如花似玉,楚楚动人,便将其一同抢走。老父哀求无奈,只得投湖自尽。肖公恰遇姑娘哭泣之声,探明原因,便挥舞长篙,将众贼左点右刺,打翻水下,然后救起老翁,让父女团聚还家。此后,肖公探盗穴,斩蟊贼,为湖上排客船户保驾护航。若干年后,肖公升天,于是民众建庙纪念,祈求护垸保丰收。肖公庙名扬至今。上世纪60年代,尼姑湖淤积成洲,广州军区筹建南湾湖军垦农场,肖公庙成为驻地。省民政厅和驻军首长主持召集南沅二县代表,商定以五七公路为界,北属南县,南属沅江。

34.班嘴的来历

今中鱼口镇驻地班嘴,为古赤沙湖滨之嘴,因明清二代皆设塘汛驻兵把守。后为疏溪畔侧之地,风景优美,《洞庭湖志》载:“班嘴,在县(龙阳)东北。”岳州府至常德府:“三十里至布袋口,六十里至团山,三十五里至寄山,四十里至黄古滩,三十里至傅家矶,往安乡、澧州从此分路入小河,三十里至班嘴……”。班嘴的来历,传说一为班姓居此嘴,二为板渔之嘴,故称班嘴。

35.沱江的由来

清末,藕池河形成后,洪水南冲至茅草街入洞庭湖,于是人们便将南洲镇至茅草街的藕池河这段称为沱江。它上承古沱江(华容河)水,(古称大江支流为沱),古华容河为长江支流,因以为名。它全长43公里,河床宽度300至436米,河底海拔24.1至27.6米,现已断流,出入口已修建船闸,辟为渔池。

36.太阳山的来历

太阳山在浪拔湖镇太阳山村境内,又名蜈蚣地,距县城4公里。山体皆红黄土,最高海拔34米,方圆一平方公里。明代隆庆《岳州府志》载:“明山太阳山皆取南方阳明之义”,在以五行代方位,南方丙丁火,故称太阳山。今山多辟为农田。明代户部侍郎程万里就出生于该地。上世纪90年代,该山出土了晋代古墓等。

37.宝塔湖的传说

宝塔湖原为200余亩湖泊,相传南宋岳飞行军筑堤走马于此,称走马堤。湖畔曾有宝塔,联云:“古往今来有几许文章入化;天空地阔看此间烟景无边。”湖因塔名,故称宝塔湖。2001年以后,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有鸿投公司在此投资建设宝塔湖世纪城。2005年《南县报》发起征文《宝塔湖赋》,全县赋似雪片飞入编辑部,有彭佑明《宝塔湖赋》技压群芳当选,由书法家高家余书写铭刻于世纪城广场前。现该公司已建七层宝塔于疏浚之湖中。此湖已成居民休闲胜地。

38.涂家老台的来历

南宋初年,涂淑和定居于涂家台(在今小荷堰村境内),并建有涂氏宗祠,祠后为桂园,村庄繁茂,水抱山环。因台基年深月久,称之为涂家老台,并有涂淑和墓。1999年3月,此处出土了七千年前的三具骨架和一批石器及零散陶片,具有重大科研价值,在全国引起轰动,并成为文化保护遗址。

 39.武口寨的来由

武口寨在县城西南29公里处,即今厂窖镇全城村境内。《常德府志·龙阳县志》载:“沅水东经武口(武口有五水分流)”。南宋建炎至绍兴年间,钟相、杨幺领导洞庭湖区农民起义,曾在此建寨。此口水深流急,港湾开阔,故能停泊24车大楼船。起义战士春夏耕种,秋冬攻城,兵农相兼,水陆两栖,此地因五水分流于此口,故称五口,后演化为武口,于是杨幺建于此口旁的军寨就称为武口寨。

 40.赤沙湖的形成

赤沙湖系洞庭三湖之一,为古湖泊。史载:“湖在巴陵县西,在常德府龙阳县东南三十里,周围四百七十里,当夏秋水泛则与洞庭为一。涸时惟见赤沙弥望,”故名。汉末王粲诗云:“悠悠澹澧口,下会赤沙湖”。南洲镇为该湖西北岸,明代淤成沃野。

41.洪沾庙的来历

洪沾古庙亦名洪沾水神店,在县城南17.5公里沱江东岸,因建于古洪沾洲上,故名洪沾庙,因祀奉主神为洞庭王柳毅,故又称洪沾水神庙。初创于汉代,历唐宋元明清数代。公元905年唐昭宗敕封柳毅为洞庭君利涉侯,又937年5月后晋高祖进封敕利涉侯为灵济公,再1328年元泰定帝封洞庭庙神灵济公为忠惠顺利灵济昭佑王。今庙已毁。县佛教协会建庙于德昌公园内,曰洪山禅寺,有继承洪沾古庙之意。

42.肖城的传说

肖城,在南洲镇西郊。此建于公元五世纪。座落于绝景原之上,西靠方台山而建街市,澧水流经北侧,赤沙湖绕其东南,三面临水,形势险要,为当时政治、军事要冲。因南朝梁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侯景将叛梁,围攻巴陵,梁湘东王肖绎遣胡僧佑、陆法和自江陵率军赴援。侯景将任约据白脊以待之。后陆法和诱任约入赤沙湖而围歼之。任约从水刹赤沙亭柱下被擒。为庆祝平叛大功告毕而又呼功毕城。初建时茅屋居多,后人改称肖城。

43.古郡县遗址的来由

在今北河口一带,曾有南平郡和作唐县遗址,是1982年全县地名普查时发现的。《太平寰环记补阙》载:“安乡县,汉孱陵县地。后汉建武十六年分治作唐县。吴为南郡治,晋太康元年置南平郡治作唐县,隋废郡改为孱陵县”。东汉建武16年(公元40年),从孱陵县分设作唐县,在北河口一带建立县治,至今近2000年了。后历经三国、西晋、东晋,至南朝的陈礻贞明三年(公元589年),“平陈废郡,县改名焉”,作唐县驻此达559年。南平郡废后,驿曰南平,村亦曰南平。因此,北河口有郡、县遗址遗存。

44.德昌公园的来历

在南洲镇原花甲、火箭村境内,有德昌公园,此地融陵园、景园、游园为一体。段德昌将军铜像,像基上镌刻肖克将军手书的“段德昌”英名,纪念碑碑身19.95米高,镌刻着何长工手书的“段德昌烈士永垂不朽!”还有烈士墓,安放着10余位烈士忠骨。1983年5月1日,纪念碑破土动工,后逐步建设成德昌公园,为纪念红军早期杰出将领、红军军长段德昌,他不但是湘鄂两苏区的主要创始人,而且还是一位常胜将军,曾介绍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3位无产阶级军事家之一。现在这里已成为旅游的风景名胜之地。

45.茅草街大桥的由来

茅草街大桥是南县连接益阳的主干道。于2000年10月26日奠基,由四座分桥组成,主线总长5.9公里,桥梁总长2.6公里,已建成通车。桥跨368米,宽跨比为世界同类型桥梁第一。因桥建于茅草街,故名。

46.兴盛大道的来历

县城南郊的兴盛大道,西起南茅公路,东至沱江上坝,全长5000米,分二期建设。第一期已完成2600米,路宽60米。第二期兴盛东路略比第一期建的路窄一些。兴盛大道寓意南县经济兴盛,故名。

47.大通湖垸的来由

大通湖垸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由104个小垸组合而成。公元1807年沱江中游东侧挽修第一个小垸——黎家垸开始,经历近百年,形成了同新、明山、大同、长厚等4个大垸。因垸临大通湖,故名。

48.育乐垸的来历

育乐垸由育才、乐新两个垸组成。育才有17个小垸,乐新有57个小垸。育才垸1865年修陈复垸,至到1886年有13垸并为育才垸,后又有永太、太来并为两太垸,1948年中和、陈复并为荣和垸,1951和1954年,荣和垸、两太垸先后并入育才垸。乐新垸从1874年修逢吉垸,至1951年,新成外垸等并入,越来越大。1978年,南茅运河竣工,育才、乐新两垸合并成一个大垸。取两大垸首字,故名育乐垸。

49.明山电排的来历

1974年10月修建明山电排,次年7月竣工。该站北临藕池河东支,南连大通湖,依山傍水,建筑雄伟壮观。拥有总功率9600千瓦,主机房为五层楼,高达39.5米,内装1600千瓦的同步电动机6台,直径2.8米的轴流泵6台。有4.5公里、宽112米的引水渠直通大通湖,南麓有变电站,为电排送电。因站建于明山,故名明山电排站。

50.光复湖的来历

光复湖位于华阁南部,距县城33公里。湖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4公里,有水面4.86平方公里,湖底海拔24.5米,一般水深0.8米至1米。该湖水质清明,水草茂密,适养莲鱼,夏季风景优美。因湖处光复垸内,成为休闲娱乐的地方,故名光复湖。

(原载《南县志政区地名志》彭佑明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