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内容简介(隐藏在孙膑兵法中的地理常识)
孙膑兵法内容简介(隐藏在孙膑兵法中的地理常识)如果实在赶不回来,遇到了类似于“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这种战争打到年底都未结束的情况,军队就会采取冬守春战的策略,先找地方集中过冬,来年开春再战。例如在战国初期秦魏少梁之战中,魏国方面有人提出秋守春战之计,以魏国强大的国力拖垮秦国薄弱的经济,魏国这样计划的目的就是利用整个冬天秦魏两军对峙之际拼两国的整体国力,给秦国的财政,运输与后勤带来巨大压力并使其违背农时,不能正常进行农业生产,从而让秦国不战而败。秋季是战争的季节春秋战国时代战事多发,而除了关乎国运的生死决战,持久战,攻坚战与突袭战之外,大多数战斗在夏秋季进行。诗经《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可以从侧面佐证这一点。这是因为冬春季节气温较低风雪较大,且树木枯萎,不利于军队的行动与隐蔽;而且冬季时候不光要过冬粮草不足,还要准备来年开春播种。冬季出征不仅给国
1.《地葆篇》中令人费解的布阵原则在先秦时代的齐魏争霸中,孙膑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对当时军事地理的熟悉,在马陵道设下埋伏圈,大败魏国军队。战胜之后的他,也将毕生的心血,凝聚在了自己的著作《孙膑兵法》里。
孙膑兵法-地葆篇全文
作为善于使用地理克敌制胜的高手,孙膑兵法里专门有一章《地葆篇》,专门用来讲解适合排兵布阵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例如:南阵之山,生山也;东阵之山,死山也......春勿降,秋勿登。这句话的意思是,适合在山的南部列阵扎营的山是生山,而适合在东部列阵扎营的山是死山.......春天时不宜在低地扎营,而冬天不应在高地扎营。虽然这些论断有阴阳学派和风水学说的影子,乍一看令人赶到莫名其妙,但是从地理学的宏观角度解释,孙膑从千万次征战中总结出的这两条经验,其实与中国大陆东部季风区的气候与季风环流有极大的关系。
2.秋季:先秦时代战争的多发季节豳风-七月的农业劳作图
春秋战国时代战事多发,而除了关乎国运的生死决战,持久战,攻坚战与突袭战之外,大多数战斗在夏秋季进行。诗经《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可以从侧面佐证这一点。这是因为冬春季节气温较低风雪较大,且树木枯萎,不利于军队的行动与隐蔽;而且冬季时候不光要过冬粮草不足,还要准备来年开春播种。冬季出征不仅给国家财政,运输与后勤带来巨大压力,而且还有可能违背农时。而相比之下,根据《豳风-七月》的描述,夏秋季节农事活动接近或已经到达尾声,在尽可能少干扰农事的情况下有利于劳动力的集结与征发。同时秋收时节粮食作物成熟并开始收割,有利于粮草的获取。例如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中写道“八月剥枣, 十月获稻”、 “九月筑场圃, 十月纳禾稼”(意思是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谷仓)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意思是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也可引为旁证,周礼中,具有集体军事训练性质的大型围猎“秋狝”也是在秋季农事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的。
先秦军队的战备
此外,从气候上看,夏季中国南部靠近太阳直射点、北部日照时间长而获得的光热较多,所以夏季中国东部季风区普遍高温炎热,穿戴铜甲铁甲皮甲作战的战士们会感到不适应。而相比之下,秋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变短且光照强度减弱从而使得气温降低,所以秋季天气相对凉爽,气候适宜,顶盔带甲的将士们不会感到过于炎热。所以,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的通常做法是---夏季开始集结兵马,然后沙场秋点兵,在秋季出征,冬天前确保班师回朝。
秋季是战争的季节
如果实在赶不回来,遇到了类似于“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这种战争打到年底都未结束的情况,军队就会采取冬守春战的策略,先找地方集中过冬,来年开春再战。例如在战国初期秦魏少梁之战中,魏国方面有人提出秋守春战之计,以魏国强大的国力拖垮秦国薄弱的经济,魏国这样计划的目的就是利用整个冬天秦魏两军对峙之际拼两国的整体国力,给秦国的财政,运输与后勤带来巨大压力并使其违背农时,不能正常进行农业生产,从而让秦国不战而败。
陶土质地的粮仓模型
3.夏秋季节的盛行季风:东南季风先秦的战争多发于夏秋季节
因为出征作战的季节一般是夏秋季,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主要盛行东南季风,推演到这一步,其实不难发现,季风和夏秋季节的气候,就是影响布阵方向的重要因素。此时对于很多山地而言,山地东坡是迎风坡,“东陈之山,死山也”,在山地迎风坡扎营列阵有如下弊端:
(1).迎风坡会阻挡东南风从海上带来的湿润空气而易形成地形雨,降水带来的潮湿会对行军作战产生不利影响,比如粮秣在潮湿环境中会发霉变质,弓箭的弓弦与箭羽也不能见水,否则影响弓箭威力。即使到了近代,雨水与潮湿环境对于军事作战仍有很大影响,火器与火药也要避免受潮比如。在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的三元里抗英战斗中,中国团练民兵且战且退,诱英军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时大雨骤至,英军燧发枪因受潮而不能发射,团练民兵冒雨反击,将英军分割包围,歼灭英军37团一连。
英国长弓手
(2).在迎风坡列阵的主要弊端是风向。因为夏秋季节中国大陆盛行东南风,那么位于山地东坡的营地阵型就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如果敌人占据了上风向位置,就有利于敌人向我军放箭而不利于我军用弓箭向敌军还击。敌军弓箭借助风力飞行,其威力与速度借助风力大增,而我军要用放箭射击敌军,箭就要逆风飞行,其威力与命中率会打折扣。英格兰内战玫瑰战争(1455--1485)期间,1461年约克家族与兰开斯特家族在陶顿展开会战。战斗在风雪中展开,虽然兰开斯特军人多势众,但由于处于逆风状态,长弓的威力发挥不出来,约克方的弓箭手则能借助风向大显神威,大量杀伤对手,从而弥补人数上的不足。
赤壁之战
而且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秋季由于随着日照时间与强度下降而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地面受到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而使雨水变得稀少,水分蒸发加快,空气干燥度加大,再加上秋天草木枯黄,易燃物增多,客观上为发动火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敌军占据上风向位置利用顺风发动火攻,后果不堪设想。赤壁之战,实际上由于局部地形的影响再加上天气突变,使得孙刘联军利用反季节常规的南风开展火攻从而火烧赤壁,留下了“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的千古传奇。但是,赤壁之战的事例又告诉我们,不同地区因为地形、气候的差异,会形成独具特色、违反普遍规律的局部小气候;而且天气状况存在的突变因素也要纳入决策考虑的范畴。
相比之下,“南阵之山”是指南部易守难攻从而在有利于军队在山的南部驻扎的山。山的南部的天然地理优势让敌人难以从山的南部向守军发起攻击,从而被迫把其他方向作为主攻方向,因此,南阵之山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在山地阳坡列阵。在山地阳坡列阵的好处在于阳坡植被繁茂,利于军队利用植被隐蔽,也利于军队就地取材,用林木打造滚木礌石、构筑防御工事和取得薪柴,而且阳坡气温较高,不利于毒虫毒草的滋生,如毒蘑菇就大都不会长在阳坡,所以在阳坡扎营有利于保证士兵的身体健康。但最大弊端在于上文中已经论述过的火攻。阳坡坐北朝南,位于夏秋季节盛行风下风向,再加上山地多易燃草木,容易受到火攻。比如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伐吴时因为正值夏季,刘备为避暑在山林地带扎营,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个人认为,夏秋季节在山地阳坡列阵弊大于利,不太可能是孙膑写“南阵之山,生山也”的本意。
第二种解释,是在山地阴坡的南部列阵,即在坐南朝北的阴坡山顶列阵,这样列阵可谓好处多多。
(1)·风向。因为如果我军在坐南朝北的山顶列阵,而敌人相应的在位于北部的山脚处列阵,在战事多发的夏秋季节,我军多数时间内位于上风向位置,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我军用弓箭打击敌军而不利于敌人用弓箭打击我军。除了风向,敌人是仰射而我军是俯射,仰射命中比俯射命中率要低得多。
居高临下放箭
(2)·地形。山地地形我军占据了地利优势,在高地居高临下,有利于瞭望,侦查,向下俯冲。但在山地扎营一定要控制水源与粮道保证后勤供给,否则就是马谡失街亭的下场。
(3)·山地植被繁茂,利于军队利用植被隐蔽,也利于军队就地取材,用林木打造滚木礌石、构筑防御工事和取得薪柴。但因为是我军坐南朝北,我军占据上风向,所以不易被对方利用风向火攻。
所以,“南阵之山,生山也;东阵之山,死山也”的地理学解释是:在战争多发的夏秋季节,在山坡北面列阵,因为气候更加温暖干燥、降水更少,更有利于维持营地卫生,也更有利于防御;而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东坡是夏季季风的迎风坡,气候相对潮湿多雨,不利于军事防御和维持营地的尾声。
可以看出,许多的地理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地形的优劣与季节,风向,光照互相关联,任何地理要素都不能孤立看待。
古代军营
既然可以根据季风和气候破解古代兵法,那么“春毋降,秋毋登。”意思是,春季不能在低地扎营,秋天不能在高地扎营。因为春季积雪融化,低洼地带容易积水,会给扎营军队带来不便;而秋季不在高地扎营,因为秋季树木开始枯萎,因为少了树叶片对风产生的阻力,所以风力大,会给扎营带来不便;而且在高地扎营,较大的风力会把营火炊烟吹向远方,从而容易暴露军队行踪,不利于军队隐蔽。这些规律还可以在今天野营搭建守则和蒙古包的搭建规律中略窥一二。
所以,军事地形实际上包含了众多息息相关的众多地理要素,唯有全面考虑,才能做出有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