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各年级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
三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各年级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三年级(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需要依赖实践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动手操作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另外该年级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爱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且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成分,且多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小学生五年级(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需要依赖实践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动手操作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另外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期,他们思维活跃,爱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也不满足于接受课堂教学,他们爱看课外书,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容易发生兴趣,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并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解决,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差异,重视学习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成长,观察能力,抽象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成长,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在逐步形成。另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时机,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归纳来进行学习,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另外,他们争胜心强,希望得到团队的认可,能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方式满足学生求知欲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