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1934年12月10日,红25军在陕西庾家河村召开会议,会上决定在鄂豫陕边界创立根据地。徐海东九次负伤,全身17处弹伤,而他最感谢的是将他从死亡线上救下来的年轻女护士,也正是她的精心照料,让徐海东重新站起来。作为一位开国大将,徐海东却让长女留在乡村生活,这引来很多人议论。那么,徐海东为何要这么做呢?徐海东徐海东是土地革命年间的传奇人物,他只读过三年书,自称是个“粗人”,可在战场上智勇双全、满腹谋略、威震敌胆,百姓们将其称之为“徐老虎”,蒋介石悬赏25万元通缉,和朱毛首长并列。

1970年,开国大将徐海东病重,其长女徐文金听闻后,匆匆带上土特产,风尘仆仆从农村老家回到父亲身边。

看到女儿长期操劳、两鬓已生出白发,徐海东内心十分愧疚,心疼道:“你受苦了,爸爸对不起你!”

很多人好奇,徐海东为何会这么说?其实,徐海东和长女失散23年,新中国后才重聚,可父女俩只待了2个月就没能再相聚。

徐文金当时想留在城市里工作,徐海东劝她回农村种地,这之后徐文金就扎根农村中,其儿女也一直留在农村。

作为一位开国大将,徐海东却让长女留在乡村生活,这引来很多人议论。那么,徐海东为何要这么做呢?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1)

徐海东

一心挂念长女

徐海东是土地革命年间的传奇人物,他只读过三年书,自称是个“粗人”,可在战场上智勇双全、满腹谋略、威震敌胆,百姓们将其称之为“徐老虎”,蒋介石悬赏25万元通缉,和朱毛首长并列。

徐海东九次负伤,全身17处弹伤,而他最感谢的是将他从死亡线上救下来的年轻女护士,也正是她的精心照料,让徐海东重新站起来。

1934年12月10日,红25军在陕西庾家河村召开会议,会上决定在鄂豫陕边界创立根据地。

可就在开会的关键时期,一声枪响,警卫人员前来报告,称国民党反对派围攻上来,情况十分危急。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2)

徐海东

徐海东临危不惧,指挥223团同敌人展开激烈的厮杀,经过十余次的厮杀,直到黄昏才将敌人击退,局势这才稳定下来。

只不过,军长徐海东却被一颗流弹击中,子弹从其左眼眶下钻过,又从脖颈后穿出,鲜血直流,徐海东当场昏迷倒地。

这次徐海东受的伤比以往都要严重,他整整昏迷留田,醒来后发现一个女护士坐在床前。

这个护士徐海东并不陌生,她名叫周少兰,红25军长征前,这个小护士在他办公室门前吵闹,不愿意被安排在当地,想要跟着大部队一同长征。

徐海东见了后走了出来,得知周少兰回去后免不了再当童养媳的命运,内心倍感同情,答应了她的请求,准许她跟着大部队长征。

徐海东纳闷,为何这名女护士一直坐着不走,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周少兰救了他一命。

原来,徐海东的伤势非常严重,战士们第一时间将其送到后方医院,止住了血,但因其喉咙淤血太多,和痰粘在一起,堵住其喉咙,使得徐海东呼吸十分困难。

在这一关键时刻,周少兰毛遂自荐,决定亲自为徐海东人工呼吸,一口一口地将其喉咙中的淤血吸出来,这才使得徐海东呼吸通畅。

之后,周少兰又每天帮首长擦拭身体、换洗衣物,不时喂上温水、米汤。

军政委吴焕先得知后,对周少兰说:“以后,我给你们做媒,你看如何?”

周少兰听了后很是害羞,不过她早就对徐海东心生好感,尤其是徐海东骁勇善战、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更是让其对这位首长敬佩不已。

徐海东得知周少兰为自己做的这些后,感动不已,对这位女护士有了更多的好感。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3)

徐海东和妻子周东屏

此后两个月,徐海东又经常处在昏迷中,醒来后也十分痛苦,周少兰看了后心疼不已,只能更加用心的照料。

经过长征路上的朝夕相处,两人之间也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彼此间聊起了家常。

徐海东建议让她改名为“东屏”,寓意是徐海东的保护屏障。周少兰听了后激动不已,她知道这是首长的另类表白方式,欣然接受这个名字。

1935年9月16日,红25军抵达陕北永平镇,和刘志丹部胜利会师。

没几天,程子华、刘志丹张罗着,让这对情投意合的伴侣结为夫妇,就这样,徐海东、周东屏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这对革命情侣开始了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生活。

抗日打响后,徐海东亲赴前线,但1938年8月他在前线病倒,并犯上“吐血”的怪病,主席得知后让其回延安休养,周东屏为其悉心照料。

徐海东很是自责,对妻子说:“真对不起你,我们结婚太早,让你受累,不能更快地进步。”不过,周东屏对此毫无怨言。

解放战争后期,徐海东得知战场上捷报连连传来,开始了安心养病。

徐海东和妻子周东屏生育四个儿女,尽管长期在医院中度过,可有妻子、儿女陪伴在身边,并不感觉到孤独。

不过,此时他也回想起了当初和前妻所生的女儿徐文金,不知道她是死是活,如果活着又是否嫁人,生活过得如何?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4)

徐海东一家合影

每每睡梦之中,他总是会回想起长女徐文金,可记忆中的长女只是儿时模样,这之后因战争父女俩被迫分开。

每次想到这里,徐海东内心十分自责,他自认为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没有将女儿接到自己身边抚育。

想到这里,徐海东拜托警卫员帮忙前往家乡湖北黄陂徐家窑,打探女儿徐文金的消息,一有消息立马上报给他。

二、农村姑娘来到大连

1951年冬,正在家里务农的徐文金,热得满头大汗,突然村干部带着几名解放军走了过来。她最初并没有太在意,以为村里有什么事情。

可没想,村干部径直走到自己家里,这让她十分惊讶,自己安分守己、老实本分,解放军为何要找自己?

她连忙起身弯腰鞠躬,以示尊重。 其中一个解放军见状,连忙将她扶正,说:“使不得,使不得,徐文金同志。”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5)

徐文金听了后更是愣住了,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大老粗,不识字,对方为何叫自己“同志”?

看着徐文金疑惑不解的样子,村干部连忙介绍,说:“徐文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父亲还活着,这几个解放军是你父亲专程派来找你的。”

徐文金听了后,心里咯噔一下,她生怕自己出现幻听,掐了自己一下,又呆呆看着村干部,不知道说什么。

显然,村干部的这一信息量实在是太大,她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随后,一个解放军干部询问徐文金的个人经历,经过一番问答后,解放军确认此人就是徐海东的长女徐文金,高兴道:“哈哈,终于找到了,徐文金同志,我们找你找好久了。”

徐文金这才意识到父亲还活着,极有可能还当了个大官。

因当时年龄小,徐文金对父亲并没有什么印象,记忆中反而三伯父更多一些,只知道父亲名叫徐海东,其他的一概不知。

不过很小时,徐文金就听别人说,父亲早已在战场上牺牲,因而一直认为不可能再和父亲见面。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有消息称徐海东并没有死,反而成了解放军高官。

徐文金对此并没有当回事,毕竟农村闲言碎语比较多,很难辨别真假,可能是当年革命的老人们,迫切希望父亲活着罢了。

但很快,父亲活着的消息越传越广,大别山区的百姓人人议论。

乡亲们知道她是徐海东女儿,很是羡慕,他们一致劝徐文金不要再种地了,赶紧去城里找父亲去,今后就能在城里上班享福了。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6)

徐海东

久而久之,徐文金也开始浮想联翩,如果是真的那样,她和丈夫就可脱离苦海,找份好点的工作。

徐文金已和父亲23年没见面,她也渴望能够见到父亲。不过她并不确定那个“徐海东”是否就是自己的父亲,一直没能行动。

如今,有了解放军干部的亲口确认,徐文金这才知道,她的父亲还活着好好地。

解放军干部称,徐海东正在大连休养,希望徐文金能够前去看望,这让她很是期待。不过,此时徐文金已有了家庭,还生了女儿,她舍不得丈夫和女儿,提出一同前行,得到了同意。

1951年12月,徐文金一家来到大连,这是农村姑娘徐文金第一次进城,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她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

在解放军的带领下,徐文金一家走进“八七疗养院”,此时徐海东已在会客厅等待许久,早在得知女儿被找到时,他就期盼早点和其见面。

见面时,徐海东显得非常激动,一种血脉传承的使命感让他对这个失散23年的女儿倍儿好感。

不过徐文金却显得十分胆怯,不敢叫爸爸,丈夫在一旁鼓励她,她也一直没能开口。

徐海东见状,内心十分自责,当年敌人抓捕时,他却不在家,只管着自己逃离,将父母、妻女留在家。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7)

一时间,徐海东脑海中尘封的记忆不断涌出,向徐文金说起了当时的经历。

三、徐海东诉说往事

徐海东是湖北大悟县人,1900年出生于窑工家庭,徐家往上六代均是窑工。徐海东出生后,徐家窑遭遇饥荒,这让徐家生活更是十分艰难。

不过,在他九岁那年,父亲仍砸锅卖铁将他送到私塾读书,这也让他成了徐家第一个识字的人。

徐海东聪明过人,勤奋好学,私塾先生对其夸赞不已,称他日后必成大器。然而,因家庭贫困,徐海东只读了三年就辍学,和父辈一样走上了窑工之路,这一干就是11年。

长大后,徐海东和童养媳田得斋结为夫妇,田得斋家庭也十分贫寒,4岁时就来到徐家,比徐海东小8岁,因小时候得过天花,家里无钱医治,使得其满脸疤痕,不过徐海东并没有半点嫌弃。

1925年,徐海东在同学吝积堂的介绍下,来到武昌投奔革命,因表现出色很快就入党。入党没几天,其大女儿徐文金出生,徐海东很是喜爱,不过他当时被组织上派去学习军事,无法回家探望。

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后,徐海东这才在组织授意下回到家乡,他归心似箭,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妻女。

回到家乡后,田得斋带着女儿早早在路口等待,看着妻女,徐海东革命以来身上的压力和负担随之消失。

不过,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徐海东很快又在家乡搞起了农民运动,成立农民自卫队,狠狠打击地方反动地主和劣绅,极大鼓舞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

然而,大革命失败后,到处充斥着白色恐怖,徐海东只能暂时解散自卫队。他又回到徐家窑,继续展开革命活动,组建党组织,发展党成员,并建立起了一支武装力量。

徐海东带着自卫队,和地方匪军展开了厮杀,杀得恶霸李旭亭部哭爹喊娘。

同年11月,在上级领导指示下,徐海东率农民军参加黄麻起义,300多人正式加入红军,起义失败后,徐海东率部转移到木兰山,担任鄂东游击大队分队长。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将徐海东视为眼中钉,高额赏金悬赏,但始终没找到徐海东的身影。一怒之下,反动匪军决定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下手。

在蒋介石指示下,特务分子将鄂豫皖交界所有徐姓人员杀害,其中徐海东家族66人死在反动派的枪口之下。

徐海东当时并不知情,当他听闻敌人暴行后,连忙趁夜返回家中。只见徐家已成为废墟,房子被推倒,一场大火将村庄烧得干干净净,徐家七代人打造的窑厂也被砸坏。

他找来找去,始终没找到母亲、妻女,哥嫂、侄儿们,之后向附近的人打听才知道徐氏一门被敌人斩尽杀绝。

徐海东明白,唯有闹革命,才能让劳苦大众从枷锁中解放出来,这之后,他以极大的愤怒参加革命,每次上战场必将冲锋陷阵。

其实,徐海东的妻女并没有死,其妻子田得斋被反动当局抓捕入狱。敌军其实是想以田得斋为诱饵,引徐海东上钩,待其前去营救再一举抓获。

然而,田得斋被关押三年时间也没人过问,国民党一头目见她长相丑陋,徐海东又迟迟没前去营救,说:“这个丑婆子是徐海东不要的,就免她一死吧。”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8)

就这样,田得斋从狱中出来,她多次打听丈夫的下落,可始终没有打听到,后来只能无奈选择改嫁,活了82岁,1990年病逝。

而此时的徐文金也没有死,敌人“清剿”徐家窑当天,她被三伯父用箩筐挑着趁夜逃跑,辗转来到一个小山村中。事情平息后,三伯父给徐海东写了一封信,说明了情况。

不过当时战争形势紧急,徐海东无暇照料女儿,只能无奈忍受相思之苦。

然而,在那个年代里,生活异常艰苦,往往是饥一顿饱一顿。幼小的徐文金长期营养跟不上,整个人又矮又瘦,为了能让她更好的活下去。

三伯父忍痛将她送给灿金套村一户高家人家,当上了童养媳。这是一个郎中世家,尽管不是大富大贵,但在困难年间难能吃上饱饭。

1941年,16岁的徐文金和丈夫高正凯结为夫妇,婚后两人生活简单幸福,徐文金负责勤俭持家、种地务农,丈夫走街串巷、外出行医。

父女俩说到这里,双方早已泪流满面。谁能想到,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徐老虎”,面对失散23年的女儿老泪纵横。

徐海东得知女儿这么多年受了那么多苦,十分心疼,他紧握着女儿的手,说:“文金,你恨爸爸吗?爸爸对不起你,也对不起你的妈妈啊。”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9)

徐文金与父亲合影

多年来,徐文金总是在夜深人静时责怪父亲丢下自己不管,如今这才知道父亲的苦衷,深情地喊了声“爸爸”,父女之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你还是回农村种地吧”

解放战争时期,徐海东病情加重,被安排到大连休养,有了医院专业的治疗,徐海东肺结核基本好转,不过肺功能损坏,无法正常工作生活。

徐文金见父亲身体虚弱,决定陪在他身边照顾。而时隔23年再团聚,徐海东也乐意让长女住上一段时间,弥补自童年缺少的父爱。

时间长了,父女俩人的感情也在不断升华,彼此亲密无间地分享秘密。在这里,徐文金也度过了难忘的春节,感受弟弟妹妹给予的关怀,她的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是她和父亲徐海东度过的唯一一次春节。

过年后,考虑在父亲身边住的时间太长,为了长期照顾父亲,徐文金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父亲能帮忙安排一份工作。

当时徐文金才26岁,还很年轻,学习能力强,她希望能留在城里工作。而丈夫高正凯是个郎中,懂得一些文化。

因此,徐文金希望父亲能利用他的身份和关系,帮忙找份合适的工作,这样就可陪伴父亲左右。

徐海东听了后沉默不已,他的内心波荡起伏,思考万千,女儿的处境他十分能理解,也十分同情。他也渴望将女儿留在自己身边。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10)

徐海东一家合影

再者说,徐家为了革命牺牲了66人,就算他向上级请示,上级领导也会同意他的行为。

可徐海东并没有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俱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女儿没什么文化,想要留在城市里必然要自己找关系,这样只会增加政府负担。

同时,徐海东还认为,自1941年开始,他就长期卧病在床,再也无法为我党效力,朝鲜战争他就十分着急。在他看来,自己就是“无用的人”,又怎么敢为女儿找关系呢?

良久,徐海东诚恳而又怀着愧疚的心情拒绝女儿这一请求,

徐文金听了后委屈不已,当时政府各大岗位都有空缺,很多人才都是从农村中招来。

她认为,只要父亲开口,她就可以在城里工作,根本不用找关系。没想举手之劳的事情,竟被父亲拒绝。

徐海东见女儿默默流泪,内心很不好受,但他解释道,共产党不是国民党员,国民党一人当官,全家享福,如果他走后门,那革命岂不是白闹了?

可徐文金一时间情绪上头,听不进父亲的劝阻,执意要留在父亲身边。

徐海东只好本着脸说:“你没有文化,在城里什么也干不了。如今农村有田地种,有房子住,穷苦百姓翻了身,你还是回农村种地吧!”

四、谨记父亲嘱托,独自拉扯大5个儿女

在徐海东看来,自己和女儿在革命年间幸运的活下来,彼此日后还能见面,更应该珍惜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不能搞特殊化,不能为政府添麻烦。

其实,徐海东对自己要求一直很严格,以身作则,不占公家便宜。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11)

周恩来

1955年,周恩来指示相关部门给徐海东建造一处房子,可他得知后直接拒绝,认为国家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自己的房子虽然简陋,但还能居住,没必要建造。

徐海东身体不适,出门只能乘坐专车,可他从来不允许子女乘坐。就连政府发给他的纸墨、信封等,他也不允许孩子私拿。

从这就可看出,徐海东为何执意让长女留在农村。经过他的悉心开导,徐文金这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下定决心要在农田种一辈子地,不会再找父亲帮忙,也不会求政府任何东西。

不过徐海东对自己的家乡却很慷慨,他筹资建造从大悟县到武汉的公路,并为家乡招商引资化肥厂、烟厂、榨油厂,还为家乡发展种茶叶,让乡亲们共同致富。

不久后,徐文金收拾行李,和父亲告别回到大别山区,临走前徐海东嘱咐女儿种好地,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回到家乡后,徐文金脱下父亲为他购买的干净衣服,换上庄稼服,和丈夫默默耕耘着,每当庄稼成熟时,她都会寄上一些特产给父亲品尝。

徐文金为了能和父亲写信交流,还发奋努力学习,很快就学会写信,她经常和父亲通信,汇报在农村的工作。

这之后,徐文金夫妇又生了四个孩子,徐海东听了后很是高兴,亲自为外孙起名,分别是保国、建国、卫国、兴国。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因五个孩子正在长身体,吃得比较多,但庄稼地没多少收成,徐文金夫妇省吃俭用,可孩子们依旧吃不饱饭,饿得瘦骨嶙峋,时不时生病。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12)

乡亲们劝她去北京找父亲接济,可徐文金硬是不求父亲帮忙,不愿意给其添麻烦。有人听了后并不苟同,认为她这是故作清高,和父亲斗气,

然而,因夫妻俩省吃俭用,一切优先孩子们,正值壮年的高正凯因长期劳累、饥饿,1962年时就早早离世。

当时徐文金五个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6岁,负担一下子压到她的身上。因家里穷,丈夫下葬时连棺材都没有。

此时徐文金才37岁,还很年轻,人家建议她改嫁,把五个孩子丢给政府,这样就可省去很多麻烦。

徐文金拒绝这一提议,她以自己为例,表示自己一直没享受过父爱母爱,那种滋味难以名状,不能让孩子们重复她的苦难。

就这样,徐文金踏上了艰辛的抚养5个孩子的道路,为了让孩子们改变命运,她拖着残疾的右手,每天来到山上砍柴火挣学费,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一点点把孩子拉扯大。

因日子清贫,几个孩子吃着麦麸、米糠、野菜长大,身上的衣服缝了一次又一次,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

但就算如此,她仍难以买得起2分钱的火柴、5分钱的盐,只能继续省吃俭用。

在徐文金的精心抚养下,每个孩子都上了初中,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一大奇迹,很多家庭的孩子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13)

徐文金晚年

五个孩子中,2个入党,三子卫国还在部队当了七年兵,期间卫国想要让母亲找外公托关系照顾照顾,但母亲直接拒绝。

徐文金的所有儿女均在农村中生活发展,儿子当上了村医,三子转业后开客车,其他儿女种地生活。

1997年,记者来到徐文金家采访,问她是否看了父亲徐海东的纪录片《北上先锋》,徐文金摇摇头,家里买不起电视。

记者环顾四周,发现家里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房屋也已破损,一到雨天就漏雨,足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也能理解徐文金为何买不起电视,连忙将消息上报到公司党支部。

荆门广播电视台领导听闻后,十分动容,号召员工为其捐赠一台彩电。很快,彩电就送到徐文金家中,徐十分激动,拉着记者的手,流着泪,连连感谢。

1970年3月,得知徐海东病重,徐文金连忙前去探望,这是父女俩第二次见面。

当看到长女后,徐海东十分惭愧,为自己没能照顾女儿而自责。徐文金却劝说父亲安心养病,不要再想过去的事情。

可没想,徐文金刚回到家乡不久,同年3月25日,徐海东就因病逝世,临终前,他因没帮到女儿而感到愧疚,对长子徐文伯说:“你们大姐还在乡下当农民,她受的苦最多,你们今后要好好照顾。”

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一个农村姑娘来到大连)(14)

徐文金晚年

徐文金没能参加父亲的葬礼,她只能拿着父亲寄来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以慰哀思。

2004年,徐文伯来到湖北出差,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绕道来到大姐家中,见徐文金家如此寒酸,当场落泪,并拿出一万元给大姐修缮房屋。

2009年,生活朴素的徐文金,带着对父亲的思念,因病去世,享年84岁。

生前,有人问她,身为开国大将的女儿,一直没享受过任何特殊待遇,是否后悔?

徐文金摇摇头,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百姓,自力更生有什么可后悔的?反而,她为自己没给父亲抹黑而骄傲自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