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漫漶于青史的绝塞之地第一个县治地青石北川县示意图(来自百度地图)石泉县政区示意图(《北川县志》1996年版)北川自北周天和元年(564)建县,先后以青石、禹里、曲山为治所。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曲山镇遭受毁灭性破坏,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安县安昌镇以东两公里处重建县城,命名永昌。永昌由此成为北川县的第四个县治地。

北川新县城 (欧阳均军 摄)

本文为《绵阳晚报》“读古今”专稿,原载2018年9月8日第10版,作者:北川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谢雁萍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

羌族,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而又命运多舛的民族,饱受战乱和灾难侵扰;北川,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亦同它的住民一样,在战乱和灾难中颠沛流离,建县的一千多年里,治所数易其址。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2)

北川县示意图(来自百度地图)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3)

北川县示意图(来自百度地图)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4)

石泉县政区示意图(《北川县志》1996年版)

北川自北周天和元年(564)建县,先后以青石、禹里、曲山为治所。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曲山镇遭受毁灭性破坏,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安县安昌镇以东两公里处重建县城,命名永昌。永昌由此成为北川县的第四个县治地。

第一个县治地青石

漫漶于青史的绝塞之地

据旧志记载,北周天和元年(564)建北川县时,治所位于“县西三十里”。这里的“县”,指清代石泉县治禹里。初设北川县时,属茂州管辖,其上级行政机构在今茂县县城,北川县治设在禹里以“西三十里”的青石,交通相对便捷,利于管理,是合理的选址。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5)

1910年,北川县小坝乡(威尔逊 摄)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6)

1910年,北川县开坪乡伏地铺村(威尔逊 摄)

唐永徽二年(651),北川县并入贞观年间析置的石泉县。北川设县的最初87年,县治在今青石。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青石已经默默无闻,历史上却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从茂县经禹里、擂鼓至绵阳的古道,唐代叫松岭关路,宋代叫陇东路,明代叫小东路,历来是极其重要的交通干道,青石则是这条干道上的要隘。唐初,吐蕃大举东进,其势力抵达北川西北的松潘。贞元十九年(803),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率军二万,分九路出击,大破吐蕃,收复大片失地。为防止吐蕃顺北川河谷渗透,遂于青石设置营垒,取名威蕃栅,驻兵守之。到了明代,官军为了军事防御需要,在青石修建名叫青㭎堡的城堡,在青㭎堡上游修建石泉堡,各派官兵数十人 常年驻守。在此后几百年中,这两座城堡对保障县城禹里的安全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明朝嘉靖年间,白草羌发动大规模骚乱,驻守青㭎堡的明军指挥曹恩等人拼死抵抗,虽以身殉职,却重挫白草羌锐气。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7)

1910年,北川县索桥(威尔逊 摄)

青石,是1951年后对旧志所载“后周北川故城”所在地的称谓,当地人一直沿用青㭎堡的旧称。1935年,红军用青㭎堡之名建立了乡苏维埃政权。1951年,又在这里设乡,辖区两个重要地名“青㭎堡”和“石泉堡”各取一字,遂命名为青石乡。1992年行政区划调整,青石并入禹里。时光荏苒,北川最早的县治地鲜有人知,青石作为地名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第二个县治地禹里

1300年不变的治城

唐贞观八年(634),析北川之地,在禹里置石泉县;永徽二年(651),北川县并入石泉县,禹里仍为县治。民国初,石泉县因与陕西石泉“撞”名,复称北川县,禹里依然是县治地。1935年红军到达北川后,建立中共北川县委、北川县苏维埃,禹里不仅是新生红色政权的县治地,还一度成为红四方面军总部驻地。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8)

北川老县城治城(《北川县志》1996年版)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9)

昔日治城,今日禹里

历史上,禹里不仅是北川的政治中心,还是绵茂交通干线上的军事重镇。北宋末年,宋王朝为加强禹里的军事地位,防止茂县和北川羌人南下成都平原,于政和七年(1117)在禹里设置石泉军。石泉军管辖石泉、龙安、神泉三县,大致包括北川关内地区和安县境域。石泉军的治地也一直设在禹里。直到南宋末年,禹里时常遭到羌人的袭击,而蒙古军南下之势又咄咄逼人,才于宝祐三年(1255)迁石泉军至今永安镇。石泉军存在140多年,其治地设在禹里的时间即长达130多年。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0)

禹里登云桥、魁星楼(《北川县志》1996年版)

明正德年间,羌人活动频繁。明王朝在今禹里设立石泉守备司,任命文职兵备、武职守备各一员,负责督促和部署平武县大印堡、安县以及北川境内各城堡的防务。此时,禹里又成为驻守北川地区数千官兵的指挥中心。明朝嘉靖年间,官军在禹里北关修建名叫“虎士营”的营房,规模达120间。清初,禹里保持250名驻军。康熙二年(1663),松潘总兵何德成以武力征服青片河上游羌寨后,北川民族地区趋于稳定,驻军随之减少。雍正二年(1724),禹里守备及驻军200名被调往南坪,即今九寨沟县,仅留长防把总1名,驻军50名。禹里作为军事要塞的地位日渐式微。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1)

青片乡正河村大寨子遗迹(《北川羌族自治县志》2017年版)

禹里自贞观八年(634)成为石泉县治所,至1952年县城迁走,长达1318年,先后作为石泉县、石泉军、北川县的治所,历史印迹深刻,留下了“治城”这一简单明了的地名——至今也有老人以“治城”称禹里。

第三个县治地曲山

多难兴邦的深刻注脚

1952年,曲山至安县的公路动工修建,给改变北川的交通状况带来希望,而进出禹里仍要走数十里的崎岖山路,极为不便。禹里作为县治地,除了新增大批干部,还驻扎着三四百人的地方武装队伍,每天所需的粮食就达数百斤,全部靠人力背运。当时中共北川县委书记是跟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入川的山西籍干部,出于交通运输方便的考虑,便决定将县城从禹里临时迁至曲山。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2)

北川县城一角(《北川县志》1996年版)

曲山位于湔江右岸,因北面山口有明代官军所建曲山关而得名。传说从前二郎神捉拿孽龙时,孽龙本欲西出大山,但闻擂鼓狮子山上有人擂鼓助威,遂掉头向邓家渡方向而去,江水也随之急转向东。曲山因此又称回龙。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3)

2003年10月,庆祝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志》2017年版)

曲山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高坡陡,地势险峻,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1958年2月8日,曾发生6.2级地震,岩石崩塌,县委部分楼房震垮。地震的发生促使中共北川县委萌发回迁治城(今禹里)的计划,据北川县志记载:1959年,北川县成立6人组成的“城建委”,调集建筑施工人员200人,于11月在治城动工修建县委、县人委办公楼一幢,在长春沟修建中学教学用房三幢,1961年完工。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4)

2008年特大地震前的北川县城(李贫 摄)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5)

2008年特大地震后的北川县城(李贫 摄)

由于“大跃进”和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回迁计划最终流产。建起的县委办公楼后来成为治城区公所办公楼,建好的教学用房逐年拆除。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共北川县委、县政府仍多次酝酿回迁,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直至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将北川县城彻底摧毁。曲山作为北川县城的时间共56年。

第四个县治地

走向新生的永昌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建设厅安排组建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负责的工作组,到北川县城实地考察地震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城市的破坏状况,提出北川县城需异地选址重建的建议。工作组从北川县城的地质条件、受灾情况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要求,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提出新县城选址的前提与原则,将擂鼓、永安、桑枣及安昌东南等地进行比对筛选,综合各方面条件分析,最终确定安昌东南为北川县城新址。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6)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晏茂川 摄)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7)

北川新县城禹王桥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8)

北川县禹穴沟题刻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四川慰问灾区群众时,为新县城取名为“永昌”,意为永远繁荣昌盛。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19)

北川新县城巴拿恰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20)

北川新县城永昌镇

2009年5月,新县城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新县城共需建设221个项目,包括山东援建、社会捐建和自建项目三个方面,总投资153.7亿元,首期建设218个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广大建设者按照“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经过艰辛努力,于2011年11月全部完成首期项目建设。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21)

羌山会:羌寨祭祀神灵的大典(《北川羌族自治县志》2017年版)

北川县城搬迁到哪里去了(北川县城三次迁了四地你知道吗)(22)

青片乡羌寨民居(《北川羌族自治县志》2017年版)

2010年12月,新县城建设区内的拆迁户和北川老县城居民先后通过摇号分配新居,陆续入住。2011年2月1日,北川新县城永昌镇隆重举行“开启永昌之城,点燃幸福之火”为主题的开城仪式,新县城从此诞生。

来源:绵阳晚报2018年9月8日第10版

说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