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然而在中国,对号入座的人足够强大,便可以轻而易举决定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命运。艺术创作不能等同于现实生活,故事片不是纪录片,如果电影照搬生活将十分无趣而难以吸晴。当年中国队对手,如日本的江上由美、美国的海曼等球员出场时,银幕上都打上了名字,偏偏国手无名无姓,莫名其妙。被迫阄割后的影片因此众人诟病,群起攻之。缺憾源于一个教练的“电影抹黑人物原型”投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体育人,不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不了解电影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与加工,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更加戏剧化的冲突。

春华秋实,受疫情严重影响的2020年影坛,仍有不少收获,刚刚过去的国庆档期创造了史上第二大票房纪录。其中最具价值的影片叫《夺冠》,二刷之后认真思考其得与失。

讲述中国女排故事的体育题材电影《夺冠》未映先遭重创,国家队前主教练、影片男主角原型陈忠和一纸诉状,迫使影片重新调整。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

片名由《中国女排》改为《夺冠》,男主以“陪打教练”替之,删掉其所谓“抢鸡腿”之不雅情节,造成多处口型对不上,殃及首夺世界冠军的老女排及陈忠和执教夺冠的教练及队员多隐其真名。

我们耳熟能详的袁伟民主教练、邓若曾教练、曹慧英、梁艳、周晓兰、杨希、孙晋芳、陈招娣、周鹿敏、朱玲、陈亚琼、张蓉芳、王一梅、冯坤、杨昊、魏秋月、周苏红、赵蕊蕊等女排明星,均以教练、号码替代。只余“铁榔头”郎平一人显真身,有些怪异。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2)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3)

当年中国队对手,如日本的江上由美、美国的海曼等球员出场时,银幕上都打上了名字,偏偏国手无名无姓,莫名其妙。

被迫阄割后的影片因此众人诟病,群起攻之。

缺憾源于一个教练的“电影抹黑人物原型”投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体育人,不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不了解电影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与加工,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更加戏剧化的冲突。

艺术创作不能等同于现实生活,故事片不是纪录片,如果电影照搬生活将十分无趣而难以吸晴。

然而在中国,对号入座的人足够强大,便可以轻而易举决定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命运。

虽然几乎所有看过影片的人并没有觉得丑化“陪打教练”,并没有歪曲中国女排。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4)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5)

恰似希腊著名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维纳斯依然很美。被逼修改后的《夺冠》依然魅力四射。

如果说《八佰》是最好的国产战争片,《夺冠》无疑为中国最优秀的体育片。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6)

影片没有简单化概念化地宏扬女排精神,镜头没有仅停留在女排如何刻苦训练,流血流汗的层面。

倡导与时俱进,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与“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的高度融合,才是克敌致胜,勇夺桂冠的秘笈。

反思中国人的输赢观,凸显主旋律下的个体价值表达,殊为不易,更有深度。

铁血教头袁伟民以“魔鬼训练”闻名,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条件简陋的环境下,靠高强度训练,靠网升15米的极致手段,靠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培养“下意识”战胜对手;郎平时代的女排,靠突破旧有僵化体制的局限,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引进先进科技手段,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再加上传承女排精神,稳稳当当站在世界颠峰。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7)

影片最触动我们的并非赢球,而是郎平回忆一位外国记者问她“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郎平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的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价值。”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8)

这是一个关于输赢的故事,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一个关于家国和时代的故事。

女排精神在80年代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彼时积弱积贫的中国刚刚打开国门,拥抱世界。女排是中国 ﹙足球、篮球、排球﹚中的首个世界冠军,她让落后的中国被世界认知。

作为六十年代生人,我们见证了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时,国人兴高采烈的疯狂,也在大学校园里敲锣打鼓,抛摔瓶罐庆祝女排的胜利!

1981年女排夺冠,《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做了报道。女排的胜利,是中国的胜利;女排赢了,便是中国赢了。

北大学子在校园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提升了全国人民的精气神,女排夺冠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领域。女排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中国的精神。

影片大量展示国门开放初期,服饰单调的人们洋溢着单纯质朴而精神饱满的神态,十分亲切与可爱。那是最好的年代,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9)

陈可辛是一位成功而伟大的导演,他生于香港、成长于泰国,之后在大中华地区发光发热,他擅长以个人境遇讲述时代故事。从1991拍《双城故事》始,近20部作品几乎没有烂片,更有多部类似《甜蜜蜜》式的经典之作。同时他属于北上融合最成功的香港导演。他拍摄与监制的一批内地题材的作品,口碑市场双丰收,如《中国合伙人》《亲爱的》《七月与安生》等等。可以说,陈可辛不仅比一般的香港导演更懂内地,且比本土导演更懂处理现代戏!

陈可辛说:“中国女排这个题目很大,从女排的故事入手,可以以小见大观察时代。我以前也反复拍过跨年代的戏,这次是最全面的、系统的表达。”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0)

《夺冠》大量选用与历史人物相像的非职业演员,工程巨大,前所未有。选角之初,曾尝试找高个演员或者模特,练了两周排球,发现完全不可能拍。才从全国几千名排球运动员中寻找四、五十个演员,耗时一年半。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1)

大量素人演员要学习基础表演,还要与职业演员无缝对接,自然搭戏。职业演员用经验和技巧接近人物、塑造角色,素人带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真实体验而来,二者的完美搭配呈现,困难重重,费时费力。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2)

历史场景再现,要保证每个开球、得分点的镜头跟原始比赛录像贴合,需要精心调度,反复演练。需要多机位、专业摄影、纪录风格。

陈可辛导演克服一切障碍,让我们见证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比赛与精彩的表演!

泪点与笑点齐飞的故事才能打动观众。

陈可辛是煽情高手,《夺冠》是催泪弹,大部分时间观众哭得稀里哗啦。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3)

大家被女排姑娘们励志奋斗与坚忍付出感动,为大年初一与父母包饺子哭成一片所感染,为赢得胜利欢呼雀跃喜极而泣,为北京奥运会郎平战胜中国队却失声痛哭而心疼,为“郎平脖子以下没有一块好骨头”而悲伤,为曾春蕾奥运会被弃用,泪流满面对郎指导说:“一个运动员能有几个4年呀,我不知道4年后自己是不是还有机会?”为第一位夺冠女排老队员去世前拉着郎平的手说:“你回来吧,你能给中国队带来新东西。”……

导演善于抓住成功付出的代价为卖点,让观众的眼泪大雨倾盆。

香港导演一向善于捕捉与制造搅笑元素,影片在紧张与泪奔之时,不时让观众喜笑颜开。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4)

如沙滩排球出身的张常宁发球时喜欢习惯性转球,导致违规超时。郎教练说:“给你5秒钟转完沙子。”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5)

九零后二传手丁霞打球下意识摸八零后徐云丽的屁股,招致队友反感。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6)

主攻手朱婷说自己曾想玩皮划艇,教练调侃道:“脚往哪搁?”

……

大量的幽默风趣的细节,来源于生活,既塑造人物,又给观众留下轻松愉悦。

我一直认为原名《中国女排》与现名《夺冠》,都不如叫《郎平》或《铁榔头》更贴切。影片主要讲述与郎平相关的比赛与故事。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7)

其实,中国女排历史即郎平发展史。

“铁榔头”作为队员时为世界女排三大扣球手之一,扣球强劲而精确,为中国赢得了四个世界冠军!

1986年,郎平宣布退役,远走他乡求学并国外执教。

郎平的教练生涯取得的成绩也丝毫不亚于球员生涯。

1989年,郎平出任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女子排球队主教练,获意大利杯赛冠军;1991年,出任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主教练,获美国东部地区女子排球赛冠军;1999年,出任意大利摩德纳女子排球队主教练,在2000年获意大利女排联赛冠军、2001年夺得欧洲女排冠军联赛冠军、2002年再夺得意大利联赛和杯赛双料冠军;2002-2003赛季开始,郎平出任意大利诺瓦拉俱乐部主教练,夺得意大利超级杯和2004年意大利联赛冠军。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8)

20052月,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带领美国女排战胜东道主中国队,并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银牌。

再说国内执教成绩——

1995年首次执教中国女排将跌入谷底的中国女排带到了世界杯季军、奥运会亚军、世锦赛亚军的高度,令中国女排的重新崛起。

2013年之前,中国女排连续多年萎迷不振,沦为世界二流球队。郎平再度出山,拯救中国女排。夺得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金牌、2018年世锦赛季军和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带领中国队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球队。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19)

《夺冠》特意选取了四场重头比赛,第一场江苏男排和女排国家队的比赛;第二场1981年世界杯的中日大战;第三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较量;第四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中巴大战。

中国女排夺冠的场次很多,有的精彩程度并不亚于影片的表现。

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奥运会,拥有世界第一扣球手海曼的美国队志在必得,分组赛上美国队击败还击败了中国队。然而决赛再度相遇,中国女排笑到了最后,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队,报了一箭之仇,首次获得奥运

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胜利,海曼为救最后一球冲进观众席的场景历历在幕。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20)

《夺冠》没有选择这场比赛,皆因要表现更具代表性的比赛。

与江苏男排的比赛,是教练让稚嫩的郎平首挑大梁,承担重任。

中日大板之战,中国女排战胜比自己实力更强、由小岛孝治率领的东洋魔女,首夺世界冠军。

中美女排北京奥运的“和平”大战,陈忠和的中国女排以2∶3不敌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东道主输球,胜利者尴尬。郎平作为职业教练的成功,没有赢得多少赞美,却招致无数骂声,形成强烈的冲突。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21)

《夺冠》序幕以“和平大战”开始,颇有意味。

中巴女排里约奥运四分之一决赛大战,虽然不是冠亚军争夺战,但此场比赛真正奠定了中国女排最终夺冠的基础,且为中国队开局不利,过早碰上东道主的背水一战。当场比赛颇为戏剧性,先输后赢,紧张刺激,扣人心弦。

三场国际比赛既为颠峰对决,亦为东道主失败之战,中国女排两场战胜主办囯,一场在自己家门口输掉比赛,颇有深意。东道主是把双刃剑,主场之利在于观众排山倒海的热情与支持,同时压力山大亦可能发挥失常造成失败。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22)

执掌中国女排的教练不少,除了袁伟民、郎平、陈忠和,还有邓若曾、张蓉芳、胡进、李耀先、粟晓峰、蔡斌、王宝泉、俞觉敏,等等。

为什么只选择三位教练进行表现?

袁伟民带领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其为女排精神的奠基人。

今年60岁的郎平,既为优秀队员亦为成功教练,两度执教中国队,其成长史即中国女排发展史,她对整个世界女子排球发展的贡献居功至伟。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23)

陈忠和的业绩与作用,与前两位相差较远。但这位甘当20年陪练的“绿叶”,在女排最困难时出山,夺得2003年世界杯冠军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

郎平与陈忠和从队员到陪练,从朋友到对手,40年亦师亦友亦“敌”的复杂关系颇有戏剧性。《夺冠》编剧有意识通过二人的关系带出中国女排的故事。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24)

影片开场即陈忠和作为陪练走进1979漳州女排训练基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陈忠和出来搅局,《夺冠》将更加完整,票房更好。

我更加期待陈可辛导演的下一部体育片电影《李娜》,其比《夺冠》开机更早,制作时间长达四年,可谓精雕细琢。又无原型干扰,但愿更加优秀!

运动最美时刻夺冠(夺冠的断臂之美)(2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