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凭一首诗流传千古的诗人(他是江湖诗人一生浪迹天涯)

凭一首诗流传千古的诗人(他是江湖诗人一生浪迹天涯)在南宋文坛,门派林立,有北宋流传下来的江西诗派,有浙东为首的永康学派、永嘉学派、金华学派、四明学派、东发学派、深宁学派、姚江学派,以及朱熹为首的新安理学,和影响比较大的江湖诗派等。所以你看,文坛之残忍,绝不逊色于刀剑江湖。他们不开“武林大会”,却比“刀光剑影”更加惊心动魄,甚至亦有“盟主”之争。最典型的为朱熹儒家理学之考亭学派,曾有无数“寒窗学子”成为“门下走狗”,但因朱熹极力打击浙东学派,甚至将不相关的女词人严蕊收入大狱,而遭世人口舌非议。晚年,朱熹的理学亦被指“伪学”,以监察御史沈继祖为首的朝廷权贵,更是列出“十大罪状”,开始对朱熹的学说进行了残酷地围剿,朱子门生许多人遭到流放、许多人入狱,许多人因此丢掉了性命。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凭一首诗流传千古的诗人(他是江湖诗人一生浪迹天涯)(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比如南宋时期的文坛,一些文人士子开始效仿绿林,纷纷开宗立派。

他们不开“武林大会”,却比“刀光剑影”更加惊心动魄,甚至亦有“盟主”之争。

最典型的为朱熹儒家理学之考亭学派,曾有无数“寒窗学子”成为“门下走狗”,但因朱熹极力打击浙东学派,甚至将不相关的女词人严蕊收入大狱,而遭世人口舌非议。

晚年,朱熹的理学亦被指“伪学”,以监察御史沈继祖为首的朝廷权贵,更是列出“十大罪状”,开始对朱熹的学说进行了残酷地围剿,朱子门生许多人遭到流放、许多人入狱,许多人因此丢掉了性命。

所以你看,文坛之残忍,绝不逊色于刀剑江湖。

在南宋文坛,门派林立,有北宋流传下来的江西诗派,有浙东为首的永康学派、永嘉学派、金华学派、四明学派、东发学派、深宁学派、姚江学派,以及朱熹为首的新安理学,和影响比较大的江湖诗派等。

凭一首诗流传千古的诗人(他是江湖诗人一生浪迹天涯)(2)

而杨万里自成一派,他摒弃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自创了诚斋体,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杨万里不是今天的主角,我们下面要讲的是“江湖诗派”的领袖人物——戴复古。

提起戴复古,可能很多人会很陌生,但是他有一个很出名的祖辈,即唐朝诗人戴叔伦。

并且,金坛戴家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隐士家族”。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一下,“隐士”和“隐士家族”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比如说陶渊明,我们知道他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隐士”,也是文坛的清流,更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

所以“隐士”可喻方外之士,不问世事,注重修行。

而“隐士家族”则不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为典型的代表,为何他人在山中坐,可知天下事?真的是能掐会算吗?

凭一首诗流传千古的诗人(他是江湖诗人一生浪迹天涯)(3)

并不是。“诸葛家族”隐于草野时,是有专门情报机构服务的,为他们传递天下消息,比如《风起陇西》中的荀家之荀诩。所以“隐士家族”并非不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只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故“安史之乱”后,戴叔伦和自己的哥哥都出仕为官了。

而戴复古的父亲戴敏才同样是一位隐士,嗜诗如命,终身以诗为业,不入世俗:以诗自适,不肯作举子业,终穷而不悔。

但是到了戴复古长大后,南宋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所以他决定“出山”,去谋求仕途,这也是“隐士家族”的传统,他们和名门望族一样,都有“匡扶社稷”之心。

遗憾的是,戴复古生不逢时。

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继位,定都临安,他并不想迎回徽钦二帝,因为他怕“二帝”回归,自己的皇位不保,所以就有了“主和派”和“主战派”,但是连陆游和辛弃疾这样的“马上诗人”都无用武之地,更何况刚出茅庐的戴复古呢!

凭一首诗流传千古的诗人(他是江湖诗人一生浪迹天涯)(4)

尤其是到了宋孝宗时期,皇帝和官员已经习惯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早已安于“直把杭州作汴州”,不幸的是,戴复古就是生于这个时期。

朝廷不想收复失地,一个诗人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于是失望的戴复古开始流浪江湖,仗剑天涯,这不是为了烘托“江湖”氛围,他是真的持剑的,和李白那个时候一样。

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用在戴复古身上,再合适不过。

他生平第一次出远门,就走了整整10年,有诗《都下书怀》:

京华作梦十年馀,不道南山有弊庐。

白发生来美人笑,黄金散尽故交疏。

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却谋归总是虚。

出处古人都说尽,功名未必胜鲈鱼。

凭一首诗流传千古的诗人(他是江湖诗人一生浪迹天涯)(5)

等他转回家中时,发现结发妻子已经病故,两个儿子只有十多岁,戴复古作诗《题亡室真像》:

求名求利两茫茫,千里归来赋悼亡。

梦井诗成增怅恨,鼓盆歌罢转凄凉。

情钟我辈那容忍,乳臭诸儿最可伤。

拂拭丹青呼不醒,世间谁有返魂香。

安顿好家事后,戴复古又重出“江湖”了,这一次走得更久,整整20年。

我们都知道,李白和苏东坡一生飘蓬,足迹遍布山河半壁,而戴复古也不比他们差太多,最主要原因是大片山河已沦陷。

年少刚离开家时,戴复古第一站就直奔京师,拜见了陆游陆放翁,尊其为师。

凭一首诗流传千古的诗人(他是江湖诗人一生浪迹天涯)(6)

之后,戴复古南游瓯闽,北窥吴越,上会稽,绝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庐、五老、九嶷诸峰,然后放于淮、泗,以归老于委羽(黄岩羽山)之下。

三两个字的地名,真走起来却需要十年功,尤其是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

所以戴复古不仅诗是“江湖诗派”,人最终也变成了江湖人。

他有一首诗,作于游途中,题为《题春山李基道小园》:

潇洒数椽屋,旋营花竹坡。

心宽忘地窄,亭小得山多。

共赏春晴好,其如客醉何。

栖鸾将远举,宁久盼庭柯。

戴复古大半生都在游荡,见惯了人情世故,所以对人心、人性颇有感悟,也足以见戴复古的阅历之深。

凭一首诗流传千古的诗人(他是江湖诗人一生浪迹天涯)(7)

木屋潇洒而立,迎风沐雨,山坡上种满了花竹,人心若是宽阔,就会忘了地方狭窄,亭子看上去很小,是因为山太高、太大、太多;静下心来好好欣赏这美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鸟儿已经飞远,在等待这庭院中的树木长成。

“心宽忘地窄,亭小得山多”这两句写得很妙,透彻地映衬了“人心不足”的原因,正如我们常说的:家有房屋千万座,睡觉只需三尺宽。

“亭小”喻指人,若和天地比,自然渺小,如沧海一粟,但是人不能轻视自己,要知道心虽小,却能容万物,眸虽浅,却装得下万里河山。

人生的一切,都在于心性,心高天地远,心窄溪河边。

- end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