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鸿章因为什么开始逐渐被重用(李鸿章为何拼命做官)

李鸿章因为什么开始逐渐被重用(李鸿章为何拼命做官)论官场人脉,李鸿章出自于曾国藩,曾国藩站队站对了,因此,官路亨通。然而,其主要人脉在于上而非下,并非地方实力派。但可惜,左宗棠不喜八股而沉迷于实学,最终只能被迫做了上门女婿,农忙时做农民,农闲时教书为生。但凭借着他与陶澍、贺氏兄弟、胡林翼的关系,其官场人脉之强令人羡慕。李鸿章的成功,自然源于其家族之风,成功虽可遗传,但需要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家族积淀。在这点上,李与曾二人相似,都是务农为主的耕读之家。从文化积淀上讲,六人中的胡林翼、左宗棠、张之洞反而要比李鸿章、曾国藩家族更深厚些,胡林翼家族早已崛起。因此,其官场人脉可上溯到陶澍、贺氏兄弟、林则徐等。但左宗棠比胡林翼更牛,“七世秀才之家”,凭才华直接与陶澍做了亲家,这一下,胡左三代交情反而不好称呼了,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左宗棠是陶澍的儿女亲家。

李鸿章出生于东乡(肥东县,现合并于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今磨店乡群治村祠堂郢),但其祖居地并非在合肥,而是在江西湖口。正如五千年的漫漫长夜里,纯血源这种观念很可笑一样,像张王李刘陈这些中国的大姓,“五百年一宗”的观念也很可笑。张作霖本姓李,李鸿章也相似,他原本姓许。

李鸿章的九世祖李心庄没有孩子,他的同庄担挑(连襟,姐妹的丈夫间的俗称)许迎溪(许为李的大姐夫)便将二儿子许子慎过继给了李心庄。许家因避乱从江西迁居到了安徽合肥,到李心庄时也在东乡住了有一二百年。

(1)中兴六臣中,左宗棠和彭玉麟家境最差、胡林翼和张之洞最好,李鸿章和曾国藩居中

李鸿章与另外的中兴五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张之洞相比(中兴四臣一说为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另一说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为此共有六人比肩),情况与胡林翼、张之洞类似,皆是父辈为官,之后利用父辈的官场人脉,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利用自己的才华从而得以成功于世。

李鸿章因为什么开始逐渐被重用(李鸿章为何拼命做官)(1)

李鸿章的成功,自然源于其家族之风,成功虽可遗传,但需要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家族积淀。在这点上,李与曾二人相似,都是务农为主的耕读之家。

从文化积淀上讲,六人中的胡林翼、左宗棠、张之洞反而要比李鸿章、曾国藩家族更深厚些,胡林翼家族早已崛起。因此,其官场人脉可上溯到陶澍、贺氏兄弟、林则徐等。

但左宗棠比胡林翼更牛,“七世秀才之家”,凭才华直接与陶澍做了亲家,这一下,胡左三代交情反而不好称呼了,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左宗棠是陶澍的儿女亲家。

但可惜,左宗棠不喜八股而沉迷于实学,最终只能被迫做了上门女婿,农忙时做农民,农闲时教书为生。但凭借着他与陶澍、贺氏兄弟、胡林翼的关系,其官场人脉之强令人羡慕。

论官场人脉,李鸿章出自于曾国藩,曾国藩站队站对了,因此,官路亨通。然而,其主要人脉在于上而非下,并非地方实力派。

李鸿章因为什么开始逐渐被重用(李鸿章为何拼命做官)(2)

在六人中,张之洞因祖父、父亲皆为地方实权官员,虽仅是道员、知县一级,但却是地方一把手,且于官场之道也是精通。当然,他们沾染的晚清官场弊病也是最多的。其一生好名、浮夸也与此有关。

六人中,最为不幸的当属彭玉麟。其父虽为八品官,但人生也算步入官场。可惜,最终其父早亡,其体验到了父亡后的世态炎凉。这也是,彭玉麟功成名就后,一直想归隐的根本原因。

(2)李鸿章一人成功,乃是草根阶层积二百年的努力放的成功的典范

其八世祖许子慎改姓李后,直到三世祖(高祖李士俊)时才由底层的小草变成了一颗大草,拥有二百多亩地的小地主。别小看这一身份的转变,由贫农变为地主,就代表着有资金用于学习。

果然,自三世祖之后,李家的知识积淀越来越浓厚。二世祖(曾祖父李椿)虽仍在乡间,但其在农村的地位已然较高。祖父李殿华是李鸿章家族进军科场的第一人,但其止步于举人考试,两次失败后退居乡间耕读教书五十载。

李鸿章因为什么开始逐渐被重用(李鸿章为何拼命做官)(3)

几十年的积淀终于使李家鲤跃龙门了。李殿华生有四子即长子文煜、次子文瑜、三子文球、四子文安。李文煜科考不利,便在家中专心教授四弟李文安,李文安生于1802年,字式和,号玉泉、愚荃。自道光五年(1825年)开始参加乡试,直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方考中举人,名列第96名。

终于,其父李文安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一起考中了进士,名列第112名。先是在刑部任六品主事,其后升任为督捕司郎中(五品)主管司法和监狱。

李鸿章六岁起便进入自家的私塾馆——棣华书屋学习,由其拨付李仿仙启蒙,名仕徐子苓为师。古代成才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考取功名,满族虽然靠马上得了天下,但治理天下却要看马下的功夫。

因此,清廷非常快速地全盘吸收了汉人政权的治国方式,同时,还进行了自我变革。一举打破了那句评语“自古胡人无百年国运”(语出《烧饼歌》,此为清末民初时人伪托刘伯温所作,因此,实际并非朱元璋所言)。

在清朝,人们仍然以做官为最高人生目标,如果仅仅从改姓的李那一代开始到李鸿章这一代,李家已然十世为农。

(3)虽然李鸿章的父亲已经跃出“农门”但却不稳固,李二希望建功立业为李家“鲤跃龙门”

在封建社会这是多么大的耻辱,也许,正因为如此,李鸿章的做官心态非常浓厚,从其可考出年代、留存下来的三篇诗作看,李鸿章做官的心态非常浓。

李鸿章因为什么开始逐渐被重用(李鸿章为何拼命做官)(4)

李鸿章在1842年到1847年这六年,是为官前的煎熬阶段。1842年,李鸿章19岁,初生牛犊不怕虎、自我感觉身有无人能出其右的才学,家族二百年的希望寄托于一人身上,他的急切心情可以想见。越是这样,越是能写出好的文章、做出惊天大事。

李鸿章属于前者,在这一时期,李鸿章写下了两首非常著名的诗,也可以说是李鸿章所有诗作中最好的两首。

前者《二十自述》展现了当时19周岁的他,还未能取得功名的急迫。它的名字叫《二十自述》,此处的20岁乃是虚岁,其词如下:

二十自述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每到春初酒价赊,惊心老大渐相加。三年白下增诗债,十载青毡易岁华。

马齿记从今日长,龙头休向昔时夸。因循最误平生事,枉自辛勤读五车。

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暮鼓晨钟入听来,思前思后自徘徊。人生惟有青春好,世事须防白首催。

万里请缨终子少,千秋献策贾生催。愧予两字功名易,小署头衔斐秀才。

李鸿章因为什么开始逐渐被重用(李鸿章为何拼命做官)(5)

(4)李鸿章鲤跃龙门第一步完成

道光二十年(1840年),李鸿章中了秀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入选“优贡”(清朝规定,每三年各省负责教育工作最高官员、正三品的学政从当地的秀才中挑选数人进入国子监读书。)后,立刻赴京准备参加1844年的甲辰科顺天府乡试。

入都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上两诗足以看出李鸿章为人傲气,这种傲气一直延续到人生的最后时刻。满朝文武,即使曾国藩在内,在李鸿章眼中都不及自己。这些在书中我们会通过书信逐步讲解,在此不赘言。

李鸿章因为什么开始逐渐被重用(李鸿章为何拼命做官)(6)

1844年,顺天府乡试,李鸿章考中了第84名举人,此后拜曾国藩为师。但可惜,次年李鸿章没有考中。1846年,考试失利的李鸿章在路过山东时,在旅店的题壁上写了一首直抒胸臆的诗《山东旅舍题壁》:

黄河东抱乱山流,迢递征途又暮秋。

愧我年华同邓禹,飘零书剑未封侯。

故园荆树隔三株,虎口知能脱得无。

怕听荒鸡啼晓月,断人乡梦易模糊。

诗中的邓禹,乃是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22周岁时,已经被刘秀拜为前将军,主持讨伐王莽、恢复汉朝的伟业。23岁时,其所属兵力已由两万迅速扩展为百万。56岁,亡故,享年57岁。1846年,李鸿章23岁,遥想古人邓禹早已经驰骋天下了,李鸿章看看自己却还在考取功名中。考取功名之后,在官场厮混到什么时候才能驰名天下?看着父亲过往的经验,李鸿章的苦闷可想而知。

所幸,李鸿章最终如愿以偿。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朝考时,被改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鲤跃龙门的第一步完成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