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要预防破伤风(分清主动和被动)
什么情况下要预防破伤风(分清主动和被动)破伤风的症状和预防破伤风痉挛毒素是目前为止“最毒”的毒素之一,也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它经局部神经细胞或淋巴液、血液扩散,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释放会使肌肉舒张的神经递质,引起全身骨骼肌持续强制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重症患者可能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衰竭等。破伤风引起破伤风的罪魁祸首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这种细菌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一旦经皮肤黏膜破损部位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会大量繁殖,能产生两种外毒素: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破伤风是个古老的、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曾经夺走无数年轻的生命。
我国推广新法接生、住院分娩后,已于2012年成功消除孕产妇新生儿破伤风,但非新生儿破伤风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破伤风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轻症容易误诊,重症死亡风险高,医疗负担重。不治疗的话,病死率近乎100%。
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内破伤风的死亡率仍高达30%~50%,所以,破伤风的预防很重要。
破伤风
引起破伤风的罪魁祸首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这种细菌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一旦经皮肤黏膜破损部位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会大量繁殖,能产生两种外毒素: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是目前为止“最毒”的毒素之一,也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它经局部神经细胞或淋巴液、血液扩散,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释放会使肌肉舒张的神经递质,引起全身骨骼肌持续强制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重症患者可能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衰竭等。
破伤风的症状和预防
感染破伤风杆菌后一般不会马上发病,潜伏期长短与感染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有关。潜伏期可能有3~21天,多数在10天左右发病。一般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新生儿破伤风也称“四六风”,潜伏期一般在出生后5~7天。
预防破伤风的生物制品有多种,既有主动免疫制剂,也有被动免疫制剂。
其中,主动免疫,即是指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TT)、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简称白破疫苗DT)、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DTaP),四联疫苗(DTaP-Hib)等。
扩展阅读:
为什么要打百白破疫苗?这个苗都有什么替代方案?
破伤风是什么,打过疫苗还需要打破伤风针吗?
主动免疫安全方便,副作用少,可以提供长期的保护,全程免疫(≥3剂)保护期5-10年。不足之处在于要多次注射,而且起效较慢,一般注射2周后抗体水平才够高。
破伤风疫苗安全有效,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应用。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军队,破伤风感染率和病死率都大幅下降。
被动免疫,主要是指接种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的特点是起效快,但保护时间较短。
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作用原理不同。破伤风类毒素是疫苗中的抗原成分,进入人体后,靠我们自身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破伤风抗毒素是现成的抗体,打入人体后,直接被人体所借用。
破伤风抗毒素(TAT),就是人们熟知的“破伤风针”。TAT的保护期在10天左右,价钱便宜,有过敏风险,需要做皮试。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有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两种,后者比前者更安全,保护期在28天左右,价格比TAT高,不需要做皮试。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主动免疫:接种疫苗
-
破伤风疫苗
全程需3剂
-
含破伤风类毒素联合疫苗
其中,免疫规划疫苗包括: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如四联疫苗,用于替代免费的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如下:
外伤后是否使用被动免疫制剂,需要结合伤口状态和既往免疫史综合判断,一般原则如下:
①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3剂)且当前日期在最后一次注射后5年内,所有类型伤口,主动、被动免疫制剂均不推荐使用;
②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3剂)且当前日期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的5~10年内,观察伤口的状况。如伤口为洁净伤口,无需再接种疫苗或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如伤口为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应加强1剂破伤风疫苗,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③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3剂)且当前日期在最后一次注射后10年以上,不论伤口为何种状态,都应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以快速提高体内抗体水平,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④接种破伤风疫苗不足3剂者,或免疫接种史不详者,如伤口属于清洁伤口,仅需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如伤口属于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在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的同时还应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常见误区,你踩中没?
-
误区一:破伤风针是“一针灵”
多数人知道外伤可能引起破伤风,一旦有外伤,不用医生提醒,也会想到破伤风针,而且认为只要打了破伤风针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破伤风针属于被动免疫,是用抗体中和体内游离毒素,并不能杀灭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一针灵”有时候也会不灵。
成功的免疫需要做一系列“动作”,包括:
彻底清创伤口,降低细菌含量,消除缺氧环境;消灭侵入人体的细菌,用抗体中和体内游离毒素;注射疫苗,自己产生抗体。
打破伤风针只是预防破伤风多个环节中的一个环节。
外伤后清洗、消毒伤口,是预防破伤风的首要环节。一定要及时、规范地处理伤口,这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原则相同。高风险感染者,使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同时,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接种破伤风疫苗。
-
误区二:不问免疫史,一律打破伤风针
孩子磕磕碰碰更是家常便饭。但如果之前已经打过破伤风疫苗,且在保护期内,体内有抗体,根本不需要外援的抗体,外伤后不必急吼吼地去打破伤风针,少花钱,少受罪,还能避免过敏的风险。
一直以来,医疗机构的接种门诊和普通门诊、急诊是分开的,很多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临床前沿知识很了解,但预防接种知识的储备,还是上学时候的。
以我自己为例,在临床工作时,有一次,我的孩子光脚踩到了地上的牙签,那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得赶紧去打“破伤风针”(破伤风抗毒素,被动免疫),而没有考虑到她已经接种了4剂百白破疫苗了。当时接诊的医生也没有问接种史,就直接给打了破伤风针。到接种门诊工作后,我才知道,其实当初的处理并不恰当。
-
误区三:
超过24小时再打破伤风针就没用了!
破伤风无法自然免疫,人群普遍易感,即使患过破伤风,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只有通过疫苗才能获得自身抗体。
目前,成人破伤风疫苗的使用并不普及,儿童也常有漏种疫苗的情况,发生外伤后是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的。
当免疫接种史不详或接种破伤风疫苗不足3次时,应尽早使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多数为3-21天,最短可短至1天内,如果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但因种种原因没能在24小时内使用被动免疫制剂者,只要还没发病,就应尽早注射。
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后就产生预防作用,即使发病,也会减轻症状。
-
误区四:只有发生外伤才会感染破伤风
外伤可能感染破伤风,但外伤并不是感染破伤风的必要条件,以下几种情况都可能感染破伤风:
①皮肤黏膜有外伤史或破损史,如:被犬等动物致伤、不安全注射、分娩或流产等;
②皮肤黏膜、软组织有细菌感染史,如: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牙周感染、肛周感染等;
③有消化道破损病史,如:消化道手术史、消化道穿孔等。
面对疾病,预防为先。
多一些主动,
就多一份安全。
参考文献:
1.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
2.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年版)
3.疫苗应用与安全问答/刁连东,翟如芳主编
来源:公众号“疫苗中国”作者:齐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