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机对耳朵的危害大吗(降噪耳机不达标)
降噪耳机对耳朵的危害大吗(降噪耳机不达标)为了保护听力,还是建议大家采用3个60原则: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声音大小不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当外界音量超过60分贝时,尽量减少使用耳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呼吁:企业要消除相关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调校降噪算法,提升产品降噪能力。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门针对降噪耳机进行了检测,发现有五成的降噪耳机降噪量并未达到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听力损伤风险。提到降噪耳机,是指通过芯片有主动降噪性能的耳机。但是风险监测发现,部分产品要么不具备这样的技术高度,无法实现降噪效果;要么就是根本没有芯片降噪的技术,但还宣称是降噪耳机,误导消费者 。近几年,降噪耳机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国降噪耳机生产厂家已有300家左右,2019年国内降噪耳机产值达到将近214亿,同比增长了73.58%,占到了耳机行业总产值30.9%。
hello~大家好呀!
专注于手机回收的换换君来了!
近些年,降噪耳机市场越来越热闹,各大厂商都相继推出了自家的产品,不少还都宣称可以降低噪音、保护听力,但我国在降噪性相关标准的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数据显示,全国降噪耳机生产厂家已有300家左右,2019年产值达到近219亿元,同比增长了73.58%,占到了耳机行业总产值的30.9%。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门针对降噪耳机进行了检测,发现有五成的降噪耳机降噪量并未达到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听力损伤风险。
提到降噪耳机,是指通过芯片有主动降噪性能的耳机。但是风险监测发现,部分产品要么不具备这样的技术高度,无法实现降噪效果;要么就是根本没有芯片降噪的技术,但还宣称是降噪耳机,误导消费者 。
近几年,降噪耳机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国降噪耳机生产厂家已有300家左右,2019年国内降噪耳机产值达到将近214亿,同比增长了73.58%,占到了耳机行业总产值30.9%。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呼吁:企业要消除相关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调校降噪算法,提升产品降噪能力。
为了保护听力,还是建议大家采用3个60原则: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声音大小不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当外界音量超过60分贝时,尽量减少使用耳机。
来测测你的手机值多少钱?
头条直接搜索【换换回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