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不令而行与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

不令而行与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

不令而行与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说,当一个人心思清明而方正的时候,尽管没有用言语去命令也会被遵从之行;相反,如若心中有邪念,即便命令也不会被遵从。

孔子作为华夏民族的至圣先师,在道德修养和待人接物方面都有着伟大的成就。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仁义治国”的为政理念,提倡通过个人的修身立命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孔子的伟大的德行为后世文人永远所遵从与膜拜。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语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为政者或者管理者,自己要有正心正念,然后所施行的教化才会被下属以及百姓所接受,否则即便“刀斧加身”也是枉然徒劳。如若将社会作为一台大机器,为政者便是心脏的存在,如若本身无法为身体的整体平衡着想,总是思考如何让自身不断地膨胀,那么手脚以及身体的其他各部位又如何能够顺从?这便是为政者的自我修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老板亲自管理的企业往往存在“上令不能下达,下情无法上达”的状况,那是因为: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老板总是以私利是否被满足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而导致团队的问题丛生。假如换个角度,老板能从员工的利益出发,去制定经营管理的策略以及方案,那么结局将大不同。

不令而行与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2)

孔子作为华夏民族的至圣先师,由其本人以及弟子所创建的儒家学说为后世的社会治理以及文明的进步提供了丰沃的思想基础。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语诚不欺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