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成都的名诗(成都有处文学圣地)
杜甫在成都的名诗(成都有处文学圣地)诗史堂则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亦是主体建筑,正中间同样陈列着一尊杜甫塑像,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以写实的手法刻画而成。大廨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为敞厅式建筑,正中间安放着一尊杜甫塑像,出自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之手。如今的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包括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景点,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值得一提的是,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其中,正门是杜甫草堂主体纪念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匾额上写有“草堂”二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
上学时曾读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其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记忆犹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路有冻死骨”的现象一去不返,作者的愿望已经基本达成。
而诗中所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场所,即是杜甫草堂,为作者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曾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堪称一大文学圣地。
可惜的是,当杜甫离开草堂后,草堂便倾毁不存。直到五代时期,前蜀宰相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处”,使之得以保存。
如今的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包括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景点,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
值得一提的是,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其中,正门是杜甫草堂主体纪念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匾额上写有“草堂”二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
大廨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为敞厅式建筑,正中间安放着一尊杜甫塑像,出自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之手。
诗史堂则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亦是主体建筑,正中间同样陈列着一尊杜甫塑像,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以写实的手法刻画而成。
柴门为中轴线上的第四重建筑,也是最小、最简朴的建筑,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为低矮简陋,故而得名。
工部祠是杜甫草堂五重主体建筑的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因杜甫在成都时,曾被唐代大臣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尊称其为“杜工部”,祠由此得名。
作为成都平原最重要的唐代文化遗存之一,杜甫草堂既展现了唐代成都地区的社会生活风貌,又印证了杜甫对其居住环境及其生活情景的描写,为杜甫草堂的历史沿革提供了实物佐证。
众所周知,杜甫历经安史之乱,亲眼见证大唐由盛转衰,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最终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
正因为如此,杜甫才能深入社会底层,体察民间疾苦,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并通过诗歌将这一切揭露出来,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都是针砭时弊的不朽名篇。
时过境迁,斯人早已远去,但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