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于包拯的简介(7.3-那年今日之包拯去逝)

关于包拯的简介(7.3-那年今日之包拯去逝)在1973以前,包公墓的位置有两说:一说是在河南巩县,一说是在合肥大兴集。直到1973年4月,合钢二厂扩建,才发现了包公墓,共发掘包拯家族墓12座,4座砖室墓,8座土坑墓。出土墓志、瓷器、银器、铜器、陶器共计50余件。其中,包括包拯及夫人董氏、大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儿媳文氏和长孙包永年六座墓葬都有墓志。尤其是包公墓志上,洋洋洒洒3000多字,不仅记录了包公一生的生平事迹,而且其死亡时间及死亡后由河南运回合肥的经过都有着详尽的叙述。这才结束了河南与合肥的“包公之争”。今日其实宋朝史料记载,其实远在宋朝,人口流动小,恶性案件多为本地人所为,奇案并不多见。宋史只是记载了一桩牛舌案。而现代耳熟能详的大案要案,大都是来自于晚明时期的《龙图公案》一书。此书记录了包拯审理的案子共百余起,但是据有关学者考证,在这100多起案子当中,很多是不可靠的,其中有22例是抄自《海公案》的,借用他书的20例,不知出

那年

包拯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 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 。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宋仁宗天圣年间进士。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土、枢密副使。为人秉性耿直,不阿权贵。知开封府时,执法严峻,不避权势,廉洁奉公,敢替百姓作主。

关于包拯的简介(7.3-那年今日之包拯去逝)(1)


包拯以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著称,在民间称其包青天及包公,就任开封府尹期间,得到“四大名捕”(京剧脸谱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与有“御猫”之誉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之南侠展昭协助,因其大公无私,拥有一副铁面如墨的脸孔以镇慑佞臣,额上挂有一弯苍白明月,故亦有“包黑子”称号。



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小说、戏曲多作为题材,成为清官的典范。传说包拯办案不分昼夜,白天处理阳间事物,夜晚处理阴间事物。

其实宋朝史料记载,其实远在宋朝,人口流动小,恶性案件多为本地人所为,奇案并不多见。宋史只是记载了一桩牛舌案。

而现代耳熟能详的大案要案,大都是来自于晚明时期的《龙图公案》一书。此书记录了包拯审理的案子共百余起,但是据有关学者考证,在这100多起案子当中,很多是不可靠的,其中有22例是抄自《海公案》的,借用他书的20例,不知出处的有37例,完全传说下来的8例。也就是说,包拯并不是后人所说的破案高手,应该是后人演义出来的。

但是,历史上包公是个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好官,戏曲中神话些也并不稀奇。

今日

在1973以前,包公墓的位置有两说:一说是在河南巩县,一说是在合肥大兴集。直到1973年4月,合钢二厂扩建,才发现了包公墓,共发掘包拯家族墓12座,4座砖室墓,8座土坑墓。出土墓志、瓷器、银器、铜器、陶器共计50余件。其中,包括包拯及夫人董氏、大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儿媳文氏和长孙包永年六座墓葬都有墓志。尤其是包公墓志上,洋洋洒洒3000多字,不仅记录了包公一生的生平事迹,而且其死亡时间及死亡后由河南运回合肥的经过都有着详尽的叙述。这才结束了河南与合肥的“包公之争”。

关于包拯的简介(7.3-那年今日之包拯去逝)(2)


题包公遗像

龙图包公,生平若何?

肺肝冰雪,胸次山河。

报国尽忠,临政无阿。

杲杲清名,万古不磨。

关于包拯的简介(7.3-那年今日之包拯去逝)(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