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罗浮山麓兰溪村的千年“山枝”,现已成功嫁接新品种“翻过这座山就到惠州了,苏轼就在那儿说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在罗浮山下正果镇兰溪村,广州市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廖美敬一边查看老荔枝树长势一边说。罗浮山流传着苏轼与荔枝的美谈。据说,尝过增城荔枝后,谪居惠州的苏轼还因盼不到增城荔枝感慨“空寓岭海”。“岭南荔枝种植系统是岭南人民在两千年农耕生产中创造的具有鲜明岭南热带亚热带地域特色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倪根金表示,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面向,是由“荔枝有关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农业生产、民俗文化、农耕技术以及产品加工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拼成的一个琳琅满目的图景。有了蝉鸣荔熟,广东就成了岭南|进化:在褪去野性的路上遇见岭南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2)

岭南,荔枝的原产地。岭南先民在2000多年前于这片热带、亚热带沃土广植荔枝,延续至今,积淀出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文化遗产。

从茂名浮山岭下1900多岁的黑叶荔枝,到增江河畔400多岁的挂绿荔枝,再到东莞新出的冰荔荔枝,广东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新的荔枝品种品类,种有世界三分之一的荔枝,是中国献给世界的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两千余年荔枝品种进化史,沉淀为这样的文化印象:有了蝉鸣荔熟,广东才是岭南。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3)

永新的阳光照澈古老的荔园

随着2020年增城区、东莞市荔枝种植系统以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之名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茂名市古荔枝贡园种植系统补选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广东荔枝栽培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根植岭南大地的人文传统,在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应有的位置。

“岭南荔枝种植系统是岭南人民在两千年农耕生产中创造的具有鲜明岭南热带亚热带地域特色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倪根金表示,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面向,是由“荔枝有关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农业生产、民俗文化、农耕技术以及产品加工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拼成的一个琳琅满目的图景。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4)

有了蝉鸣荔熟,广东就成了岭南

|进化:在褪去野性的路上遇见岭南

“翻过这座山就到惠州了,苏轼就在那儿说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在罗浮山下正果镇兰溪村,广州市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廖美敬一边查看老荔枝树长势一边说。罗浮山流传着苏轼与荔枝的美谈。据说,尝过增城荔枝后,谪居惠州的苏轼还因盼不到增城荔枝感慨“空寓岭海”。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5)

罗浮山麓兰溪村的千年“山枝”,现已成功嫁接新品种

“荔枝是大山的孩子,果子落地生根发芽,所以山里的野生荔枝也叫山枝。”廖美敬拾起一粒落果说,“人们发现哪棵树的果好吃,就将吃完的核扔在地上,慢慢地这种荔枝越来越多。”这就是荔枝驯化及品种品系在历史长河中越来越多的开始。

年初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遗传学》发表了一篇荔枝基因组研究论文,提出荔枝“一个起源中心、两个独立驯化事件”假说。“已知最早的野生荔枝生长在我国云南东部,在海南岛与大陆还连在一起的时代,荔枝沿着珠江流域首先往岭南传播。”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表示。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6)

“荔王”是根子贡园悠久荔枝文化活化石

如今,茂名市浮山岭一带仍是荔枝“龙脉”,闻名于世的茂名四大古荔园分布其中,尤其茂南羊角镇禄段古荔园还有世上最老、最多、最集中的荔枝树及群落。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广东省荔枝分子标签工程技术中心测定,该园千年以上老荔枝树363株,而一株1900多岁的黑叶荔枝将已知茂名荔枝栽培史追溯到东汉初年,侧面说明《西京杂记》中南越王赵佗进献荔枝给高祖的事不假,也印证了茂名广东荔枝原产地的地位。

羊角镇禄段古荔园里荔枝树因传统栽培注重根深叶茂而大张其乔木天性。高大婆娑者独木成林,但教星月也只是枝叶间的景色;分庭抗礼者枝干相接,从“皮开肉绽”到共结连理在生存之战中逐渐融为一体。据介绍,园中连理枝现象颇为常见,它给了早期荔农嫁接栽培的启示。“贡园里的荔枝最初是黑叶,其他荔枝都是它繁衍出来的。”羊角镇禄段古荔园书记何亚柱道,荔枝繁衍发展到如今主要有嫁接、圈枝与实生苗三大类。

嫁接是将一种荔枝枝条接在另一种荔枝树上,“高接换种是为了更换老品种。”东莞市荔枝协会会长赵吉庆说,“现在冰荔这些新品种价钱高,很多人甚至把桂味、糯米糍拿来嫁接冰荔。”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7)

老枝上的新芽

“圈枝也叫驳枝,找一根长得较好的枝,环状剥除一截皮,再以塑料纸裹泥包扎等它生根后,砍下直接载。”在增城区正果镇承包一片山经营荔枝种苗生意的东莞老板冼生说,“圈枝苗几年就可以挂果,多用于繁衍优质荔枝。”现在流行矮化嫁接,矮化后树冠蓬松,“方便管护、采摘,成本会低好多。”东莞市壹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建权说。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8)

1992年,一株单产创东莞纪录的荔枝树

除了无性繁殖技术,岭南荔农还摸索出了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管护技术。倪根金教授指出,特别是防治病虫害技术,增城果农会将浸泡数天后的烟草叶柄、叶脉水(“烟梗浸出液”),喷洒在荔枝树上防治卷叶虫、蚜虫、尺蠖;而东莞荔农从则用平腹小蜂降伏荔枝椿象——平腹小蜂孵化后会找荔枝椿象的卵吃。

这些技术为荔枝品类的丰富和广泛栽植奠定了基础。东莞与增城接壤,两地均是优质荔枝产区。明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论广东荔枝“则以增城为贵族。”同期荔枝专家徐㶿的《客惠纪闻》也说荔枝“至东莞,渐多渐佳”。

东莞最擅长荔枝育苗与销售,世界首部荔枝科学专著《荔枝与龙眼》介绍了东莞凤涌作为岭南育苗中心的地位,认为东莞荔枝苗的工业化、商品化程度很高,“糯米糍平均价格每担 2.50 美元,淮枝每担 2.25 美元。”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荔枝栽培史上第一个革新家”叶钦海10 余年培育优质妃子笑苗木100 余万株,被推广到惠州、广州、茂名和海南琼山等地,对我国荔枝栽植作出了贡献。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9)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东莞凤涌荔枝苗木运输,高鲁甫/摄

而增城荔枝尤其精于新品培育,为岭南荔枝优品的更新迭代出力多多。据载北宋时,增城就有 100 多个荔枝品种;如今,也多达 70 个品种,其中近50个为原产或他区罕见品种,原产品种挂绿荔枝、尚书怀荔枝更是名满典籍,他区罕见的如绉纱裘、桂花香、素馨香。如今,增城荔枝拥有全国最多的荔枝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明证。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0)

增城挂绿母树撑开的绿荫

“我们正选育一个新品,它各方面都是与众不同的。”廖美敬说,一个品种不可能一直火下去。合作培育该品种的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建国表示,新品的母树是正果镇兰溪村的一种大肉荷包。“市场的变化和荔农的选育共同推动了荔枝品种的推陈出新。”有感于此,他想起了一斤三月红能卖两三百元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觉得从没吃过比三月红还好吃的荔枝。”可是不久,他就与团队在东莞发现了一种更好吃的糯米糍,并将其培育成了今天38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的冰荔。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1)

东莞古荔园,东莞荔枝种质资源宝库

从茂名、增城、东莞三地的荔枝栽培可以发现,岭南人是荔枝进化的有力推动者。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注重以科技研究岭南人文环境与荔枝进化之间的深刻互动。诚如倪根金教授所言,“不能仅从经济利益角度看待农业文化遗产,还应看到其文化、历史价值,甚至是科学研究价值。”

|多元:在增加收益的探索中创新技艺

增城区百花林水库的荔林深处一条小溪上,有一处广州市级文物——南宋百花林摩崖石刻。青苔满布的石头刻有一首五言诗。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申遗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赵飞说:“这是难得一见的与荔枝相关的田野文物,石上刻的是南宋末年增城籍进士李肖龙的诗。诗中‘荔子漫山红’一句,为宋元时期增城荔枝栽培的繁盛提供了重要佐证。”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2)

增城一处荔林深处,刻字已为岁月剥蚀的南宋百花林摩崖石刻

这片荔林长在溪边山坡上用石头垒成的一级级两米宽的平地上——先民为在山中坡地栽荔枝创造的“梯田”。“中北部的山地、丘陵和台地是增城荔枝种植的主要区域。传统的山坡地荔枝园有成套的技术体系。山顶保留原生树木,既涵养水源也免洪水侵扰。下方的果园开垦成梯田。果农会开出宽窄不同的梯面,坡度越倾斜,梯壁的砌筑就越高。果园上方和两侧设排水沟。”赵飞解释。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3)

“大树底下好乘凉”——荔枝林下的松茸菌

清代,因荔枝与莞香外销东莞有过“食香衣果”的农贸辉煌,而此正赖传统复合种植模式——在坡度不超过30°的山地、丘陵、平原栽荔枝,在坡度高处种莞香等林木。如今,这种传统农业模式不再多见,但植物共生智慧得到了承袭。东莞市棉金棉业的荔枝林种了松茸菌,“松茸菌可以改善土层,而荔枝既能遮荫,落叶还能壮肥。”老板袁秋华对收成挺满意,去年11月“包装好的松茸菌40块钱一斤,一天可采千八百斤。”除了精于以复合种植增产提效,莞人还摸索出焙荔枝干减损增益。

荔枝干在宋代已经外销。东莞市级非遗项目焙荔枝干代表性传承人叶茂水说,焙荔枝要“三上三落”,“第一次上炉先用80度焙上一日一夜,第二次上炉用75度培两天,然后用70度温果,最后用竹围围住荔枝干,等它挥发掉最后的水分。”叶茂水说,以前一般用淮枝焙荔枝干,随着荔枝品种后浪不断,“现在也会用糯米糍、桂味焙”。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4)

由荔枝加工而成的荔枝干

与东莞焙荔枝干一样有名还有增城荔枝蒸馏酒,“三十斤荔枝才出一斤荔枝酒。”增城荔枝蒸馏酒非遗技艺传承人陈正阳介绍,不但荔香封存,且口感细腻,喉头温暖回甘久。陈正阳家藏有两只民国外贸酒瓶,瓶颈处刻有“trade Mark registered.”绘着挂绿荔枝一对,瓶肚上则写着“chenseng Lichi samshoo east HWEI ford road canton China.”陈正阳家民国时有荔枝酒庄。“这酒瓶是我在法国逛跳蚤集市的时候淘回来了。”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5)

民国时期远销海外的增城蒸馏荔枝酒酒器

荔枝在历史时期就是岭南重要的经济水果,且衍生出一系列如荔枝干、荔枝酒的附属产品。如今,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了广东省的既定政策,荔枝产业不但是增城、东莞、茂名的农业主导产业,也成了三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实现差异化发展。增城全力推进仙进奉荔枝种植,主打高端荔枝市场,并形成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的荔枝产业集群;东莞作为广东荔枝“四张牌”提出地,正全面推进5G智慧生态果园建设,持续输出优品荔枝苗;而茂名作为广东省荔枝原产地,不但拥有全国乃至世界体量最大的荔枝产业和荔枝产业集群,还建成以国家荔枝种植资源圃为核心的中国荔枝博览馆。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6)

位于茂名的中国荔枝博物馆

“种植资源圃现在有全世界的700多种荔枝,将为推动茂名乃至我国荔枝产业发展打好种业基础。” 茂名市水果产业发展中心四级调研员刘付峤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形成集特早熟荔枝、中晚熟荔枝、晚熟荔枝等于一体的荔枝产业,荔枝上市期能从3月延续到9月。”

|认同:在两千余年共生中化入人文

“点虫虫,虫虫飞,飞到荔枝基。唔好(不要)偷人荔枝食,咪时(否则)俾(给)人捏你下巴皮。”这是一首流传于广府地区的童谣《虫虫飞》,增城区《荔乡情》杂志社主编、增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朱佩坚说它,“既可以唱,也可以小孩子做迷藏念。”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7)

荔枝树下的快乐童年

有趣的是,村村有荔枝也是岭南名士的家乡记忆,并随着明清时期岭南名士群体的崛起及岭南儒学的影响力,而在文化品格上逐渐改变了北宋蔡襄《荔枝谱》的“闽优粤劣”论,为岭南出名荔正了名——可以说,岭南荔枝的文化出圈,是岭南文化崛起的物证。

“岭南三大家”之首的屈大均一生钟爱荔枝,仅《广州荔支词》就有54首;同期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写道:“中国有很多欧洲人从未见过的水果,它们全部生长在广东省和中国南部。当地人把这些水果称作荔枝和龙眼,味道大都十分鲜美。”

从汉代至今,荔枝入诗填词,以荔载志,寄托岭南名士乡愁,也开拓了国际友人、农学家对中国农业文化的印象。

如今,类似《荔乡情》将荔枝作刊物名,以荔枝作企业、店铺名的做法,正如过去以荔枝当村庄、地方名一样,在茂名、东莞、增城不胜枚举。这其中饱含广东人对两千余年与荔枝相伴相生的感情、记忆和文化意识。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8)

《荔枝与龙眼》作者高鲁甫(中)与西园寺缘空大师(右)在西园挂绿树前合影

增城的挂绿母树,见证岭南荔枝在文化圈的声名鹊起,经历清末西园寺的繁盛香火,等到带着相机追寻岭南荔枝历史的高鲁甫,目睹战火纷飞年代的残暴践踏,如今已是增城的文化象征——这也是一颗增城挂绿拍出55.5万元的根本原因。

如今,增城为它划出挂绿广场,组建挂绿母树管护团队。“这是一个百岁老人啊,我们只希望它长长久久,挂果不那么重要。我每天早上都来看看,发现解决不了病情立马找廖工。”在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农艺师、挂绿母树守护人张育明眼中挂绿格外好看,“你看它的叶片是油亮油亮,比别的树都好看是不?”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19)

26年风雨无阻的守护,令廖美敬、张育明成了“广东省首批荔枝龙眼古树守护人”

何亚柱一样对荔枝感情很深。他从小在古荔园玩,如今当了古荔园负责人,“照管它就跟照管家里老人一样。”近年来,古荔园蜕变为茂名荔枝三产核心资源,“荔枝产业让我们富起来,保护好这些老树的心劲也更足了。”蔡建权对父辈珍重荔枝的印象很深,“我爸爸舍不得嫁接,对荔枝感情深是一方面原因”。

增城、东莞、茂名三地荔枝产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加深了当地人对荔枝的喜爱,并在荔枝文化底蕴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时代内涵。挂绿曾因一抹绿痕与何仙姑成仙的传说紧密相连,而今增城竟以全城“挂绿”宣告全区检测核酸无一例阳性;茂名荔枝与朝贡文化紧密相连,而冼夫人与荔枝的传说更被视为汉俚融合的见证,如今古荔园成了荔枝季营销玩法策源地,“一骑红尘妃子笑”也渐渐隐去了讽刺锋芒,增添了美丽想象。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20)

茂名高州根子镇泊桥贡园里快600岁的荔枝树“贵妃醉酒”

对于从荔枝产业低潮期走来的人,“岭南荔枝种植系统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为一种荔枝精神。”陈厚彬教授总结道,“它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它能从历史风雨中挺过来;它是一种包容并蓄的精神,它经历了多少人、多少事;它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精神,数千年来在岭南这块土地上生长。它也是一种匠人精神,荔枝产业起起落落直到今天才有这样的发展。”

如今,广东省荔枝产量大幅提升,荔枝产值也持续攀升。恰如陈厚彬教授所言,蛰伏许久的荔枝产业迎来了春天,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厚积薄发的旺盛生命力和饱满发展热情令时代惊喜,令广东振奋。它带着传统农业文化的优秀基因,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潮,也正以甜蜜定位融入520告白日等现代人热衷的节日,创造着属于新一代荔枝新一代啖荔人的记忆。

正宗的仙进奉荔枝在增城哪里(寻路农遗有了蝉鸣荔熟)(21)

属于年轻人世界里,荔枝成为新一代啖荔人的情感寄托

又是一年蝉鸣荔熟时,今年广东荔枝种植面积394.99万亩,预产126.89万吨,占据全国荔枝的半壁江山,是世界荔枝的三分之一。其中,增城19.2万亩、预产4.5万吨,东莞15.97万亩、预产1.02万吨,茂名约135万亩、预产50多万吨。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正以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全新的时代内涵。


【策划】严亮 麦倩明 周晓凤

【统筹】冼伟锋 陈会玲 马炳华 董玉 樊静东

【记者】陈静 李维康 李嘉镓 张子煜 晁海娟

【摄影】吴秒衡

【摄像/视频】李睦宇

【文案/脚本】李嘉镓

【设计】吕敏怡

【来源】南方农村报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室 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

【鸣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华南农业大学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 广州市增城区农业农村局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