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交友困惑(大一新生人际交友最担心)
大学生交友困惑(大一新生人际交友最担心)初次来到北方,住进集体宿舍,感觉跟我之前的生活差异很大。最有感触的是开空调问题。李鑫锴(2019级):不知道怎么开始集体生活,能不能迅速适应新的环境?更多的同学则是用“宿舍关系”“南北差异”这样简单的关键词来表达担心。如果你感到迷茫和焦虑,不如先看看北师大心理学部即将进入大二、大三的师兄师姐怎么说吧!视觉中国供图
对于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小萌新来说,崭新的大学生活帷幕即将拉开,在兴奋、期待之余,是不是也有些小紧张?根据北师大心理学部近日针对大一新生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在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最担心和顾虑的话题中,“人际交友”占比最高,高达71%。
具体来说,大家担心的有:
我能不能和新同学建立友谊?如何和师兄师姐交流?好害怕麻烦到他人。
能否和宿舍室友相处融洽?有分歧怎么办?
不知道怎么开始集体生活,能不能迅速适应新的环境?
更多的同学则是用“宿舍关系”“南北差异”这样简单的关键词来表达担心。如果你感到迷茫和焦虑,不如先看看北师大心理学部即将进入大二、大三的师兄师姐怎么说吧!
视觉中国供图
李鑫锴(2019级):
初次来到北方,住进集体宿舍,感觉跟我之前的生活差异很大。最有感触的是开空调问题。
9月份,北京还比较燥热,我经常把空调调到21℃,享受最极致的凉爽,而室友中有4个北方人,不适应吹冷风。北京本地室友意见最大,经常在我不注意的时候调高温度,或关闭空调。白天的一丝燥热尚可接受,但到了夜晚,我经常会被热醒。
这样一来,空调问题开始由南北差异升级为宿舍矛盾,困扰了我们很多日日夜夜。最终,我向室友们提议,针对空调的开关以及温度问题制定一个规定。大家相互让步之后得出结果:睡觉前温度开低一点,在21℃-25℃,整体入睡时开睡眠风,温度开到26℃,在空调风口觉得冷的同学盖被子,远离空调觉得热的同学开静音小风扇。
对于我来说,我合理地表达了我的诉求,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不会影响到与室友的关系。
李金娃(2020级):
没上大学前,我感觉自己是个很内向的人,不好意思看别人的眼睛,不好意思请别人帮忙,也有点不好意思跟异性交流。特别是报名参加社团的时候,忐忑不安,心想,我这样的社恐人士真能“存活”下来吗?
事实证明,经过了大一,我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还变得格外开朗和外向,我无比庆幸当初没有回避社交。
在心理热线部门,我遇到了很多与我特质相同的同学,跟他们的日常相处十分温暖而放松,我们会一起共情、研讨来电、关心彼此、分享八卦,相互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在即兴戏剧社“椰丝团”,我体会到了即兴创造的魅力,享受大家一起迸发灵感,碰撞火花的过程。每一次都笑到脸痛,意犹未尽,一周的烦心事好像都飞走了。
或许师弟师妹们也会像我之前一样,担心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出现困难,其实看到这里,你可以稍微放心啦!因为很多改变都是悄悄进行的,不妨去尝试迈开第一步,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张海茹(2020级):
关于人际交友,我想强调的是:尊重和别人的差异,允许他人自由表达,也要捍卫自己自由表达的权利。所以,一定要学会感受我们的情绪和需求,并且勇敢地表达出来。
这并不是自私,而是强调每一段关系当中,“自我”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会有不少同学担心:如果我说出自己的不满,会不会影响和室友之间的关系?比如,假如室友经常熬夜,导致我们无法睡觉,那我们就需要表达不满的情绪和需求,而不能因为担心得罪人而不敢说。
除了有勇气,还要采取比较合理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诉求,而这样的我们因为足够真实,也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心理教师反馈:
几位学长现身说法,也是从不同视角证明,无论你是何种个性、特征,可能都会遇到一定程度的人际适应上的挑战,但是只要带着勇气和真诚去面对,最终也能适应。不过,有时候“适应”不意味着按照你的理想方式解决,而只是意味着学会带着问题前进,意味着你能主动为自己负责,承担后果,收获成长。在此可以提取一些共性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如何开始有质量的人际关系?建议同学们尊重自己的节奏,同时适当跳出舒适区。
相对内向的同学,建议从小事做起,慢慢适应,尝试找一个能聊得来的同学去交朋友,在尴尬、胆怯、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个小妙方不妨试下:直接表达你的处境“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好”“我有点紧张”“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想想再说”,附加上万能的语气词“额”“嗯”“啊这”,还可以加上摸脑袋、绞手指,别忘了,相比于躲在一个没有社交的场合自闭,这样的你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也能让他人看见真实而可爱的你。
渐渐地,比较有共同点的同学就可以找到彼此、相互取暖,如果能知道自己不孤独、不是唯一的战斗者,这本身就能很好地减缓焦虑。
如何化解冲突和矛盾?以上面李鑫锴和张海茹两位同学为例,展示的是非暴力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魅力,核心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情境。
我们通常强调在关系中要学会合作、配合,懂得包容、尊重他人,这对很多习惯自我中心的同学,是尤其需要注意和提升的。但对很多害怕冲突的同学,他们往往容易忽略掉的就是尊重自己,不敢或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这样容易压抑自己的一些正当的需求。如果我们有情绪却总是不及时的表达,可能会积攒成一个大的矛盾,最终也会破坏关系。这里要强调前提是“正当的需求”和“合理的表达”。
学会设立合理的目标。对于人际交往,我们要有合理的期待,不必抱着“和每一个人都无话不谈”“每个人都喜欢我”的想法。此外,要学会建立适度的人际边界和空间,比如不必期待所有活动都要拉上你在意的某个人一起去。虽然每个人都有倾诉欲与分享欲,但是其实接受者可以很多,不一定要把所有的期待捆绑在某个人身上。我们要逐渐学会独处与独立生活,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
什么样的人际距离才合适?我感觉这不是预先设想出来的,而是在实际交往中,由双方的感觉、性格决定的。我们越开放、坦诚,关系自然就会相对紧密,完全互不打扰的关系也没啥意义。大家不要害怕求助,在自己感到极度不适应、并且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时候,可以主动地跟父母师长、师兄师姐或者同学进行沟通交流,感觉严重、紧急的时候,还可以求助学校的咨询中心或热线。
tips:
非暴力沟通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与暴力相对的沟通方式,核心是不被情绪干扰,倾听和理解彼此底层的心理需求,强调表达感受和需求,用情感作联结,让人与人之间自然、本真的关爱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中流动,最终突破困难和偏见,推动和达成双方接受的结果。
它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如实观察、感受情绪、体会需要、表达请求。
非暴力沟通能把人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专注于自己与他人的感受。有个万能的表达公式就是:我感觉(情绪、感受),是因为(观察到的事实),我希望(需求、请求)。这个句式可以随着个人风格和实际情境拆开使用,不必机械照搬,核心是要做到三个尊重,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情境。
以“开空调”这个冲突为例,沟通者可以这样说:“我感觉有点儿不舒服,是因为你没有和我商量就把空调关了。我理解你可能觉得冷,我怕热,你怕冷……在我看来没有对错,如果不是热得特别难受,我也会尽量不开,尊重你的感受。我希望以后如果是30℃以上的气温,能不能用调节空调温度和风速的方式,来达成我们都能接受的状态,而不是直接关空调,你看可以吗?或者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怎么样,是不是面对人际挑战,多了一分应对的勇气?推荐阅读《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华夏出版社),也许你会生发出自己的解决之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