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铜壶里的古墓(竟然出土了一锅千年老鸡汤)
西汉铜壶里的古墓(竟然出土了一锅千年老鸡汤)并顺藤摸瓜,二个月以后,把以李某为首的盗墓团伙悉数抓获,所盗文物全部追回,计140件。但后来通过审讯得知,应该还有一件青铜鼎,不知道去哪里了。通过调看周边监控,一个姓李的人进入了侦查人员的视野。话说2017年夏日的一天,陕西韩城市郊的一个农民正在自家农田里干活,突然发现自家地里有个新挖的黑漆漆的洞,赶紧报告了当地的文物部门。考古专家来到现场一看,确认这是一座被盗的古墓。于是找来绳索下洞一看,结果发现墓室被盗严重。随后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同时向警方报警。
2017年,在陕西韩城市郊,一座西汉古墓被盗了。墓中竟然出土了一锅千年老鸡汤,惊呆了考古专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允洒家慢慢道来。
众所周知,陕西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朝(王莽)、前赵、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在此建都。自然而然,在陕西大地上,古墓遍布了,从古至今,这里都是盗墓贼的热土。
有一部纪实电视连续剧,叫《墓道》,讲的就是陕西关中发生的盗墓故事。
话说2017年夏日的一天,陕西韩城市郊的一个农民正在自家农田里干活,突然发现自家地里有个新挖的黑漆漆的洞,赶紧报告了当地的文物部门。
考古专家来到现场一看,确认这是一座被盗的古墓。于是找来绳索下洞一看,结果发现墓室被盗严重。
随后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同时向警方报警。
通过调看周边监控,一个姓李的人进入了侦查人员的视野。
并顺藤摸瓜,二个月以后,把以李某为首的盗墓团伙悉数抓获,所盗文物全部追回,计140件。但后来通过审讯得知,应该还有一件青铜鼎,不知道去哪里了。
少一件?
警方又再次审讯所有人,追查这件文物的下落。
那到底是一件什么文物呢?
有人回忆说,那是一件带盖的圆腹青铜鼎。他突然想起来了,说那件鼎很特别,非常臭。刚拿出来的时候,打开一看,里面是一锅鸡汤,还有鸡肉和骨头,乳白色的,当时还闻了闻,还有一股鲜香之味。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乳白色的鸡汤瞬间变黑,而且奇臭无比,怎么洗都洗不掉。
那么这件东西去哪了?
他说,因为太臭,所以他没要,就被另外一个人拿走了。其实,这件鼎是所有东西里面最值钱的一件。
后来经过反复追查,终于查到了这只鼎的下落。这只鼎被转手卖给了一个外地文物贩子,而且卖出了三十几万的高价。
这个人得到这件文物之后,还暗自庆幸自己得了大便宜。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快要崩溃了。本以为可以赚一笔,没想到便宜卖都没人要。最后只能扔在角落里。
按理说,他也是老江湖,从来没被打过眼。如此珍贵的东西为什么没人要呢?
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们再说说李某这个人。
这个人是盗墓世家,对于寻找古墓很有心得。虽然不能与人称“关外第一盗墓贼”自称“盗墓界鼻祖”的姚玉宗相比,但也不可小觑。
一天,他到韩城乡下踩点,看到一块坡地,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直觉告诉他,这下面有戏。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探针,一探,果然下面有膛子。于是匆匆离开,伺机行动。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某带着另外几个人再次来到这里。由于事先已做过钻探,所以迅速展开挖掘。
据考古专家判断,这个地方以前应该是坟地,但因为文革时期的平坟运动,所有坟墓都被铲平了,但铲得并不彻底,有的地方还是明显的隆起,这就给盗墓贼提供机会了。
当然,李某作为盗墓世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也正于此,所以李某等人并没有费太大功夫,两三个小时就挖到墓室了,并顺利地从里面盗取了一百多件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等。细点之后,总共141件,每个人分一份,便各奔东西了。
李某拿走了那锅装有鸡汤的青铜鼎,和几件别的东西。因为别人嫌臭,他不在乎。而且他路子也广,那个鼎很快就出手了,卖了几十万,这让他没有想到,当时满心欢喜,不虚此行。
我们再说说那个文物贩子,几十万花了,没想到打了水漂,怎么也卖不掉。
什么原因?
说出来很难让人相信——臭!奇臭!
正在郁闷的时候,警方找上门来了。总算出手了,倒让他长长嘘一口气!
那么,那锅鸡汤为什么刚出土的时候是乳白色,瞬间又变成了黑色了呢?还奇臭无比。
原因只有两个字:氧化!
——氧化?
——是的,氧化。
这是一座木椁墓,是西汉早期的墓葬。汉初沿用了西周至秦朝的木椁葬制,后来由于大量木椁的使用,导致木材紧张,森林消失,于是,西汉中期慢慢开始用砖室墓了。这无意中也保护了环境。
木椁墓,从出土文物看,规格很高,像这样的墓葬,密封都非常好。这里不得不说他的埋葬封填顺序了。
它的封填顺序从上往下依次是:
墓冢封土(地上到地下)。
白膏泥层(几十公分)。
木炭层(几十公分)。
外椁室。
内棺室。
生土层(最下面)。
正是由于有白膏泥和木炭层的密封,很好地保护了里面的有机文物。加之那锅鸡汤有带盖青铜鼎保护,使鸡汤得到了保鲜。
而且,当时下葬的时候鸡汤应该是热的,而且还是寒冷的冬天,盖与锅的接口处有鸡油密封,加上热胀冷缩的作用,使锅盖得更加严密了,从而为鸡汤形成了层层保护,也是层层保鲜。
鸡汤出土之后,环境发生了变化,温度也发生了变化,这就像一个人在黑暗的环境里呆的时间长了,突然一下走出来见到阳光,一时肯定受不了,眼睛会受伤一样。
曾经万历皇帝的定陵,六十年代发掘时,就是因为氧化问题,很多文物,诸如丝绸、织锦、书画,鲜艳的颜色瞬间变黑,卷曲,动之成灰了。
那么,何为有机质文物呢?
比如,动植物,纸张,丝绸,都属于有机质。鸡汤当然也是了。
为什么国家不允许主动发掘古墓?正是因为氧化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那么,李某为什么没有交待青铜圆腹鼎的下落呢?还是其他盗墓贼交待出来的。
很好理解。
几十万刚到手,怎么舍得啊!
最终,那锅保存了2000多年的鸡汤,让盗墓贼给毁了。
那么,如此规格的墓葬,墓主人到底是谁呢?
考古发掘到最后,也没有任何有关墓主人的文字信息。